读《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19)》笔记(概要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银行业进入后周期时代

业务量和收入增长放缓,2018年全球银行业信贷增速仅为4%;收益率曲线也趋于平坦。虽然银行业估值波动不定,但总体上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再度减退。、

尽管2018年收益率小幅攀升,但全球银行业ROTE总体上徘徊在10.5%的水平。

2、新兴&发达市场银行业

随着数字化颠覆愈演愈烈,新兴市场银行业ROTE急剧下滑,从2013年的20%降至2018年的14.1%。另一方面,发达市场银行业得益于生产力的提高和有效的风险成本管控措施,ROTE从6.8%提高到8.9%。

3、银行发展关键因素

1)地理位置。

银行所在地对其潜在估值的影响力接近70%。例如美国银行业的收益率比欧洲银行业高出近10个百分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影响。

2)规模。

与多数行业一样,银行的规模与收益通常有正相关关系,无论这种规模优势是在国家、地区还是客群层面。

4、银行业归类

1)领先型。

全球20%的银行创造了整个行业新增经济价值的近100%。这些银行颇具规模,在某一国家、区域或客群占有庞大份额,且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开展业务。此类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把资本和资源合理的投资于创新并进一步扩大规模,为下一轮周期做好准备。

2)稳健型。

近25%的银行在颇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仍能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包括许多欧洲银行。此类稳健型银行应当通过生态圈战略拓展业务布局,在现有客群和产品之外开拓新的领域,并通过创新提升差异化水平。

3)跟随型。

约20%的银行虽身处有利的市场环境,但既未实现规模化经营,业绩也不及同行。此类银行易受到下行周期的冲击,亟需迅速行动扩大现有业务规模,转变商业模式以实现差异化,并大幅削减成本。

4)受困型。

全球约有35%的银行规模不足,受困于不利的市场环境,其商业模式也存在缺陷,形势可谓极其严峻。此类银行如果无法彻底重塑自我,那么要想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仅剩的选择就是与类似的银行合并,或将自身出售给一家与其业务互补、实力更强大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