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喆《估值的标尺》的启发与不足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8

 

这两天读完了雪球大V马喆先生的新书《估值的标尺》,个人对此书的评分是四星

马喆先生是巴菲特、芒格的拥趸,投资理念深受二人的影响。读罢此书,非常认同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投资即生意”、“集中投资降低风险”。

”投资即生意“并没有蕴含什么特别的大道理,是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都心知肚明的信条。难就难在很多人做不到知行合一,很多投资者自诩时间的朋友却频繁换仓,自认是价值投资者却不肯花几天的时间深入研究一家企业。

作者是一位将“投资即生意”这一理念深入骨髓并付诸长期实践的价值投资者。这与作者的实业背景息息相关,作者有多年经营手机生意的经历,2010年关停了生意后专心做投资,因为他觉得他的生意苦哈哈赚钱难、没有未来,何不停止手头的生意,去投资更好的生意。在投资时,马喆先生会这样想:这家公司是否在经营一个好生意,如果把整个公司都买下来,目前的价格是是否合适。他的投资理念充满实业人的智慧。

书中一个案例非常形象,2009年作者一个做手机生意的朋友拿下了苹果手机的代理,兴奋异常,作者便问他,既然这么看好为何不买入苹果的股票,毕竟做了多年手机经销生意的作者及其朋友知道苹果的生意远远好于自己做的手机代理的生意。朋友没有买苹果股票,在他眼里股票是投机的纸片,没有想明白纸片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苹果公司。假如朋友当时买了苹果股票,1亿元现在变成了40亿元,比他做代理生意赚钱多了。

坚持“投资即生意”这一价值投资理念,做了10年时间朋友的马喆,也得到了“朋友”的厚增。2010-2019年,10年的时间,作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高达32.42%,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他用自己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价值投资的“内在价值”。

如果说“投资即生意”这一贯彻全书的理念并没什么新意,那么“集中投资降低风险”这一理念却显得颇有点特立独行的意味,与大部分投资人的投资哲学背道而驰,在大部分人眼中,分散投资时降低风险的利器,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初入股市的人都懂得道理。

很多人汲取了分散投资的精髓,投资十几只甚至数十只股票,这其实反而加剧了风险,因为当我们一次性持有十几数十只股票时,根本不可能对每一家上市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及识别风险。当我们把大部分资金押到两三只股票时,所有的动作都会变得谨小慎微、倒逼理性,“会像评估自己未来的配偶一样评估股票”,尽最大努力降低出错的可能。股票投资与其他工作不太一样,不是干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适当的专注才能提高生产力。另外分散投资是否能分散风险我不能确定,但分散收益是确定的。

当然,对于“集中投资降低风险”的认同不代表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单吊一支票。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其实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操作风格之一。虽然单吊一支票貌似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凌然,但对于投资人,尤其是职业投资人而言隐含较大的风险,企业经营是否成功受很多因素影响,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左右企业的发展,即便是企业主本身也难以拍胸脯保证自己的企业未来会一路高歌。所以,适当的分散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在实操过程中,作者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大部分时间,他持有2-3支股票,除了早期仅持有万科A外很少有单吊一支票的情况。

对我而言,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是作者附上了五年的投资报告,这些报告既包含作者近几年的成功的经验,也不乏诸多失败的教训及内心的难捱,使得这些经历更加鲜活更有指导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开局之年赶上了熊市,头四年有三年收益为负,直到第58个月才回本。但这并没有动摇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也会经历黎明前漫长的黑夜,但只要方向正确,并积极总结经验与反思错误,黎明终将不会缺席。

如何面对股价的暴跌,作者也给出了他的回答:我从不恐慌,因为我知道自己是花了80元买进今天值100元,五年后值200元的股票;其他人恐慌是因为他们用1000元买进今天值100元,五年后值50元的股票,我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确实如此,当你真正的理解了一家上市公司,认清了它的内在价值,股价的大幅波动只是市场情绪罢了,情绪过后终将会到其应有的价值,无须恐慌;对于那些凭直觉买进、跟风买进以及“专于”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股价跌下去了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

阅读本书的收获不止上述几点,建议买来细细品读。有人说,如果读完一本书中能有一点比较大的收获,这本书便是有价值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估值的标尺》对我来说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任何一本书都要抱着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我认为这本书仍存一些可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本书的核心——估值的标尺

先来看一下作者用来衡量企业的“估值的标尺”,即“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这家公司未来10年可以为股东创造的税后净利润(或自由现金流,下同)之和。

在花了几节的篇幅描述了这一估值的标尺后,作者自行揭短,认为这一模型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净利润没有贴现;二是未考虑十年后的净利润。但稍后便对此做出了解释,对于第一点缺陷,作者认为贴现率难以估计,便用一句“模糊的精确强于精确的错误”来解释;对于第二点缺陷,作者认为这是生意思维使然,因为企业的老板更关注10年内的业绩。

我认为马喆先生貌似对“模糊的精确”有所误解。“模糊的精确”并不代表对所有估值因子都进行模糊化处理,而是能精确的尽可能精确,不能精确的则模糊化处理。

首先,对于贴现率,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必要报酬率,即投资者资金的货币成本,我们虽然无法确定贴现率取10%或者7%哪个更准确,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取10%还是取7%,都比取0%更准确,试想一下,哪位投资者的必要报酬率是0?

其次,对于未将十年后的净利润纳入估值考量的解释也过于牵强,企业老板更看重十年内的经营业绩不代表企业的内在价值只包含十年的经营成果。我能体会到作者不将10年后企业的经营成果纳入估值的标尺主要的考量是10年后企业业绩太难预测,所以干脆毛估估为0,并称其为“模糊的准确”。

这么做貌似有些道理但其实很站不住脚,再次误解了什么是“模糊的正确”。打个比方,比如让我们猜测一个初三学生高考数学能考多少分,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学生在中学三年大概可以考120分(150分制),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推测,高考中他数学大概也能考120分,或者我们觉得未来有不确定性,保守起见预估考100分,但不会因为未来三年充满了不确定性,便所谓的模糊化处理,给一个考0分的预期。很明显,我们无论推测120分还是100分,大概率都比0分更准确。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以不确定10年以后公司的业绩为由,便将10年后公司产生的价值归为0,这不叫模糊的准确,这叫模糊的错误或偷懒。这种模糊化的处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投资决策也是无益的。

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在“估值的标尺”未考虑10年后公司的业绩的前提下得出的企业内在价值都高于股价的话,那更可以放心的买入这支股票了。诚然,这有一定道理,一家企业保守估值都比市场股价低,那更值得买了。

但这么做有两个弊端,一是一味的保守估计会错过一些股价适中或股价仅稍低的优质企业;二是“估值的标尺”难以指导卖出,过于模糊且保守的标尺难以发掘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当投资者认为一家企业的股价高于了所谓的“估值的标尺”进而早早卖出,但实际上这家企业的股价可能还远低于其真正的内在价值。

所以,对于作者给出的“估值的标尺”,我觉得要慎用,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思维的视角和指导买入的参考。

综上,虽然《估值的标尺》在我看来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可以说是硬伤,但不妨碍它成为一本好书。只要我们能在阅读书保持独立思考,一定能从本书中有所受益。

全部讨论

2021-03-23 20:22

这本书没有读过,但喜马拉雅上,马喆朋友圈儿反复听了两年多 ,非常有启发 。

2021-03-21 21:50

评价很客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