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北交所引入市值配售“打新”还需慎重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北交所总经理隋强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针对市场呼声较高的引入市值配售、改进代码编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针对性方面的建议,北交所将积极研究论证并推动落地。这意味着北交所市场在“打新”方面也有意引入目前A股市场实行的“市值配售”制度。


应该说,目前市场上确有投资者是希望北交所能够引入“市值配售”制度的,毕竟“市值配售”制度在A股市场实行了多年,很多投资者都已经习惯了“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而且这种“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论投资者账面上是否有资金,但只要有股票市值就可以“打新”,满足了投资者“打新”的愿望与需求。投资者“打新”中签后,再卖出手上的股票上交中签新股的认购款就行。


而且这种“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也避免了新股发行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因为投资者不需要由于申购新股而事先卖出股票来筹集资金,所以,也就避免了新股发行给市场带来的不必要的震荡。尤其是大型航母股发行的时候,如果是采取资金全额申购的话,投资者卖股打新,就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震荡。而采取“市值配售”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震荡了。


但“市值配售”显然也是存在明显不足的,那就是导致投资者在“打新”问题上的不理性。因为“打新”没有资金的要求,所以只要有股票市值,投资者不论账面上是否有资金,都可以“打新”,如此一来,投资者逢新必打,也不论新股的基本面如何。投资者这种“逢新必打”的做法,不仅有失理性,而且还导致了新股发行的虚假繁荣,导致了新股发行价格的走高,增加了新股的投资风险。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新股破发也因此而出现,这就是投资者盲目打新的结果。也正因如此,A股市场也有投资者建议取消“市值配售”,恢复资金打新的新股申购方式,让投资者按实力打新,进而理性打新。


所以,对于“市值配售”这种“打新”方式,北交所需要理性对待,需要权衡“市值配售”制度的利弊,没有必要因为A股市场实行“市值配售”,北交所就要实行“市值配售”,毕竟北交所与A股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没有必要在“打新”的问题上与A股市场保持一致。实际上,北交所并没有必要引入“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


之所以如此,首先就是“市值配售”并不符合北交所的实际情况。北交所市场是一个新开设的市场,目前挂牌交易的公司也就只是86家,整个市场的市值也不到3000亿元,可以说,北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