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思路一些记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1喜欢:17

一些凌乱的思路记录,大家先凑合看看,会不定期更新修改,敬请谅解。

1.了解企业过去的业绩。这是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也是投资的基本功。就是需要知道企业在过去的真实利润,管理层呈现出来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盈利的质量是怎样的,赚回来的钱在资产负债表展现出来的是什么,你个人认为这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变现成现金,或者多大程度能变现成现金,比如库存,应收,固定资产等等。只有真正识别了这些资产的内涵,才能了解和明白企业是否真正的在赚钱,才能明白真实的利润。这里有几个CNC行业的例子,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讲一下。

2.看懂未来的业绩。有些增长可以持续一些年,有些不能而且有些很快就会陷入负增长。这是需要非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行业经验的。很多投资者很容易陷入增长误区,就是以为过往的增长就是未来的增长,甚至会认为是永续的增长。其实只有小部分的增长可以在未来继续持续,大部分都会停滞这个才是常态。大部分公司是不用去做永续增长的预测的。

3.看懂业绩稳定性。这也是盈利质量的一个标志。盈利大起大落往往意味着行业周期性强,利润更多来源于周期性而非自身的固有优势,业绩稳定用波特五力模型来说往往意味着对上下游有较强势地位,竞争者没有办法动摇该企业的根基,这里顺便讲一下我对已经经典理论的看法,比如说波特五力模型,其实是非常精炼的,如果深刻了解其中的内涵对企业的护城河了解就会很不错,有时候我们的创新只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下并不需要颠覆这些经典的东西。

延展来说,这个业绩的稳定性其实也是一种可预测性,也就是确定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意味着对于做非清算型企业的估值是至关重要的。清算型企业在国内暂时还没先例,基本就不用考虑了。

只有未来可预测的前提底下,自由现金流折现才有办法计算和估值,没有了可预测性根本就没法算。有另外一个很接近的指标是形容股价稳定性的,叫夏普比率。股价稳定性曾经也是一个高收益的指标,虽然我觉得业绩稳定性和股价稳定性有一点相关性,但后者会具有更高的欺骗性,原因是很多股价低波动会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尤其是一些smart贝塔开始流行以后。

对于企业管理这个事情我觉得很多管理学大师比我有经验,可以参考他们所说的。我一般只会有一个模糊的判断,也不一定准确。但我一般不会投资人品很差的管理层的企业,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事终究会获得回报,老喜欢走捷径的人就容易掉坑里。段永平曾经说过,守正出奇,很多人最后老想着出奇,忘记了本分。所有出奇的机会都是等出来的,可能十年才有一次,没必要刻意去找,机会来了,自自然然就知道了。

(我了解公司一般喜欢从比较公允的资料来源,从管理层来的信息一般都比较谨慎处理。我认为从统计局,行业报告,海外的发展情况做初步的了解会比较准确一些。还有就是从上游,下游,竞争对手的年报、招股书当中作全面了解。再分析他们的竞争策略。所以常常研究很多的企业和行业虽然大部分都不会买。买入决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决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和其他人合伙做生意,所以也不要轻易的买入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

4.需要了解分析自己的利润来源1.承担风险获取对应风险的资本成本。这就是经典金融理论里面的贝塔。2.由企业的护城河产生的经济附加值产生利润的溢价。这就是找到市场并没有发现其价值的阿尔法。这个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技能。3.市场定价错误。这里包含了各种情况的定价错误,也包含了上述两种利润来源的收益率的定价错误。这还包括对过往业绩看错了(比如以往的房地产,医药等现代会计制度和企业真实情况不同产生的),对未来增长看错了,对稳定性或者是风险看错了。这个利润来源其实是不持续的。是价值投资的甜点,每次价值回归往往都带来了快速上涨的快感,但不能去追求这种价值回归而忘记买入那些“低估”的烟蒂股,很多烟蒂股是不具备价值回归的逻辑链的,投资者往往无法清算或控制企业,而且价值回归是一个无法控制的过程,周期时间如果长达10年20年那么这种价值回归带来的利润可能是负的。这也是前面所说,需要守正去买好公司,而不是出奇去买便宜的公司。虽然对于市场定价错误虽然会时常发生,一定是要非常谨慎,保证自己每一步的推断都是有很多可靠的数据支撑,严谨的逻辑链环环相扣。就拿做空来举例子,为什么不要轻易去做空,并不是说你认为某个股票高估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是即使你是正确的,也未必赚钱,因为这样的逻辑链是不完善的。高估不一定会马上下跌,这个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也可能会继续上涨。或者保持4-5年的高位,但这个时间你却不断要支出融券的费用,最后高估了一倍的股票5年以后回到合理估值,结果扣除了做空的成本后还是亏的。合理的做空应该是你算出来这个企业在未来3-5个月资金链就要断裂,就会倒闭,这样子还有一定的胜算。

5.理解事物的本质,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利润的可持续性,当只有比大部分人能更清晰看到技术或环境的变化会如何改变企业的利润,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投资领域获取更多优势。我是一个科学爱好者,性格比较谨慎,是个风险厌恶者,所以我倾向于追求更高的确定性。

6.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借助欧美成熟市场具有护城河企业的特性,找到中国同样具有类似的护城河的企业是一个容易找到投资标的的一个方式之一。

我不太喜欢讨论个股,因为也不知道说那些合规,那些不合规。谈论一下理念大家倒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圈去找一下合适的企业。

消费品是容易定价错误的行业,因为做品牌的广告营销支出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算是资本支出,但由于效果无法量化一般会计上都会不予计算直接费用化了。

公共事业也是容易定价偏低的行业,因为比较无聊,没什么惊人的增长看点,这一块坚信价值、熊猫大哥比我看得更透彻一些,他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高研发投入的企业也比较容易定价偏低,因为竞争对手切入这个领域也需要对应的研发开支,我认为这种研发开支可以归类到没有进入报表的资本支出。

一些成长型的行业和企业在国内也比较容易定价偏低,因为国内比较流行用PS,PE,PB去定价。

一般而言我更喜欢聊风险,这也是巴菲特名言所说的永远不要亏钱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风险才能有更清晰的企业视角和管理层视角。哪种风险对企业造成怎样的损失,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只有先想清楚可预计风险,投资的决策上就会知道哪些风险是能承受的,哪些风险是不能承受的。这样投资起来就会更从容,不紧张,不容易亏钱。

关于投资的久期,我认为长期资金才能作为股权投资的资金,我自己的要求是无论如何不应该短于3年。即使是个人投资也应该这样,短钱长投久期错配,到需要用钱股市却下跌了在低位这是常有的事。但投资债券等资产短期是安全的,长期对于保有购买力来说的不安全的投资,因为通胀会侵蚀掉实际的购买力。

@雪球私募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9-07 10:49

"只有充分了解风险
才能有更清晰的
企业视角和管理层视角"

2021-02-20 00:02

太强了 今天发现的高手关注了

2020-11-20 20:07

段永平曾经说过,守正出奇,很多人最后老想着出奇,忘记了本分。所有出奇的机会都是等出来的,可能十年才有一次,没必要刻意去找,机会来了,自自然然就知道了。
深以为然

2019-12-10 23:06

兄弟,你的粉丝怎么这么少?我认为严重被低估。你现在是专职投资吗?

2023-05-21 21:29

看来你是老股民咯

2021-07-04 15:16

你知道怎么发私信吗

2021-02-20 00:07

太强了 今天发现的高手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