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水泥是机会還是陷阱?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回复:104喜欢:65

27个交易日,西部水泥股价从0.56hkd上行至今日最高0.95HKD,涨幅近70%!

若是涨回历史高点,就是5倍多的涨幅!

只是,真能成真吗?

西部水泥,原以陕西中南部为大本营的一家内地水泥商,在进军非洲之前,产能在2000万吨左右,截止去年中报,总产能达到3300万吨,海外产能接近500万吨,主要集中在莫桑比克、刚果和埃塞俄比亚,如果算上今年一季度的投产,海外产能破千万吨并不是难事。按照非洲水泥100美金以上的价格来看,简直就是暴利,国内的两千多万吨产能怕也只能望其项背。毛估估去算,搞不好都是近十亿美金的毛利,按照这样的利润,公司现在不到50亿港币市值的价格简直就是捡钱,妥妥的十倍级别的股票。

而且,这样的公司还有持续的回购和分红记录,现价股息率还有8%+,更重要的是,还有持股近30%的海螺做背书。

这样要背书有背书、要现金有现金、要未来有未来的企业,让人完全无法拒绝。

但是,真的有这么好吗?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

第一,公司19年660万拿下坦桑比克水泥资产的交易对手,CIF,令我不寒而栗,这家公司,中文名叫做“中国国际基金”,简称中基,掌舵人是徐京华。这位徐总可谓是在非洲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在华尔街买楼的能源掮客,凭着被外交部特意澄清过好几次的“中国国际基金”的牌子两头吃,一吃内地的贷款和分包,用作给非洲援建,二吃非洲的优质矿产资源和石油,转包给国内开发赚差价,而且,尤其喜欢趁非洲动乱出手,曾经还用石油资源把中石化的老总拉下了水。他自己,更是在香港因为破产、债务、税收滞纳等问题被起诉高达15次!西部水泥拿下的这笔资产便是中基投入2亿美金、负债5000万美元打理的年利润可达1亿美金的水泥资产,660万人民币拿下其60%的股权,实属捡漏。这里面的“深浅”,我是没看懂的,更没办法去非洲查清的。

其二,非洲的水泥利润如此之高,加之中非zf关系的基础,按道理来说,拥有着充沛现金流的国企建材企业们早就该去那儿大展宏图了,至少,在看到零几年以法国拉法基、海德堡、丹格特各千万吨级别的产能投建,也早该跑过去了,凭借中非关系,机会不会输给他们的。那为什么不?答案就是,非洲的利润没那么好赚!政治风险的变数是会让企业焦头烂额的。比如上面说到的CIF,就被硬生生降过股权比例至1%,三家国际玩家,也各自被勒令过降价、限产甚至收归等等。资本是逐利的,如此高的利润率,如果风险也较低,这个高利润率早就被拉平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一家民营的西部水泥却发现了这片土地的“认知差”,而且,从公司的布局来看,对非洲几乎就是孤注一掷。难道这是张董临退休前的一次“押宝”?把没有在地产黄金二十年挥洒的激情在非洲挥洒了?这种“一贯性”的出入令我是不安的。

其三,2021年到去年年终,公司净债务(现金等价物-贷款-优先票据-中期票据)从50亿人民币不到升到了80亿人民币+,净资产负债率直破60%!每年利息过5亿!抛开每年十多亿的维护性资本开支,算上经营净现金流,海外的投资怕是已经过50亿了。千万吨级别的水泥产能开支,这个投资力度是适配的,关键是,这还是扛着国内水泥业务下行局势完成的。更匪夷所思的是,就是这样的局面,公司还做到了连续派息,近三年派息合计达到14.68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公司是在借着债务、扛着资金链压力在大派息!哪个真正为了公司安全考虑的老板会这么做呢?如果省下这笔钱,哪怕省下个一半,对缓解公司在非洲的布局都是有大作用的。为何偏偏硬顶着风险来这样发钱呢?

如此冒进的做派,只让我想起《绝命毒师》里头的化学教授。

我无法凭借这些怀疑推定西部水泥有问题,也希望我的怀疑不要成真,甚至是错的,这样以来,股价涨个五倍、十倍的,也有不少人能发点财!我不赚,没什么要紧的。

西部水泥,到底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还是诱人的陷阱呢?

屏幕前的你怎么看?

$西部水泥(02233)$@@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全部讨论

03-01 09:22

03-01 08:27

我不认为国企傻,也不认为西部水泥出海成功

03-01 14:05

短线资金的炒作,拉高自救,降低成本。22年11月到12月,也搞过这么一次逆市生长。

严谨

学习

03-11 11:53

03-04 12:46

山长也不会买的。

03-02 22:27

03-02 10:14

感谢提醒

03-01 18:58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