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4喜欢:78
这些话说得非常到位,尤其适合那些金融或会计科班出身的基金经理,他们很多人学了很多专业词汇和理论公式,但从学校毕业出来后就进了投资行业,却从来没自己从头到尾独立做过一门生意,没有把自己彻底放在“老板”的位置去思考生意本质,很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炫技”当中,最后年化收益率却未必能跑赢指数,甚至不能跑赢通胀。
一个好的投资,核心逻辑往往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如果需要长篇大论几千字、一堆复杂的图表术语才能说服自己,那有可能是在给自己壮胆,这属于PPT玩家,而非洞察生意本质的合格投资者。
/很多人刚开始学习投资,还能明白自己投的是怎样的一门生意,但是随着自己学得越深,看上去水平更专业了,却离投资本身更远了。这种情况,往往是被“专业”的虚荣光环遮住了双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CFA、CPA、ICPA这些专业级别人士做不好投资的核心原因,他们很理解“专业理论和符号”,但是,并不真正理解生意本身。
投资的目的绝不是把自己搞得多专业,而是要能够穿透式的看见生意的本质。就像零售业务的应付账款,不要简单当成欠上游的钱,而是要理解为公司在白拿上游的货去卖,相当于免费加杠杆做生意。再直白点理解就是,假设我只有100万,我却可以找上游拿到价值1000万的货去卖,卖完再给钱,假设净利率是10%,相当于我周转一次就可以把本金翻倍!这,才是这个领域的“应付账款”的真谛。一定要跳出“术语”去理解生意本质,否则,术语越多越会限制住自己洞穿本质的能力。而投资,不是“应试”,而是根据你对事实洞穿的能力的一次变现!所以,永远别迷信甚至畏惧所谓的“专业”和“高级”,而要去学会朴素地洞穿迷雾下的真相。

热门回复

2023-10-31 09:38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没有能力估值,最好的做法还是不要入市。
内在价值本身是不断变动的,估值取决于很多前提假设,需要用到估值模型来确定该不该投,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该投。
对于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选择那些简单易懂且绝对不可能倒闭的生意,在股价跌到最近几年最低位、一眼看胖瘦的时候越跌越买。
长期持有自己以为的好公司,试错成本和证伪周期太长了。
绝大部分人还是不适合做投资的。它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理性,很多时候需要的又是一种偏执狂式的过度自信。很少人能够平衡好这种矛盾性格。
回头看我的很多成功投资标的,往往我发帖后被打脸最厉害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这往往意味着创出了新低,跌破了心理预期。多数人这个时候无法承受账面亏损割肉了,我却越跌越买更多。
这种特质,多数普通人(包括科班出身的人)都不具备,这东西的确也要看天分的。

2023-10-31 09:07

世界始终被1%的人拨着走,剩余的99%的人总在生活在“鸡汤”里,每次等这些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被收割了,世界又变了。
根据认知的不同,社会也分了三大阶层:顶层,中层,和底层。
每个阶层掌握每个阶层的认知,上一层可以向下兼容下一层,下一层却很难能向上窥见上一层的认知。
阶层逆袭的本质就是认知的逆袭,认知升级的本质,其实就是偷学上一个阶层的认知。
这个世界最残忍的真相,莫过于大量勤奋努力、但认知低下的底层人,养活了少数看穿真相的顶层人。
底层人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充当了社会运转的辅料,是为了帮助顶层人活得更好,实现各种自由。 底层人需要的是游戏、网购、直播、短视频、信息茧房、娱乐内容、垃圾食品等等,让自己麻醉。
中层人需要的社会的认可、底层的崇拜、顶层的嘉奖、各种光环等等,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顶层需要的是更好的制度设计,让每个人都马不停蹄的去创造,让大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按其时。
这就是人类运行的底层逻辑,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概莫能外。

2023-10-31 09:17

forcode兄说到的这一类是非常典型的,因为我自己就是科班出身,所以很理解这里头的“弯弯绕”,还好我自己没执着于“专业”,才能从里头的深渊跳出来。
同时,我想补充另一类极端:雪球上不少“大V”其实就是打着这样的幌子在乱来的,那就是,将“大道至简”的“简”理解为过于简单。比如,看到银行股,看看历史股息率、ROE就开始设定估值进行投资,并打着“和时间做朋友”的名义长期等待,在我看来,这和“守株待兔”没区别。运气好等到一只兔子,反而更麻烦,这辈子都难跳脱这个逻辑,要是次次等不到,反而还有机会跳脱这种过于简单的思维怪圈。大道至简的“简”是去粗取精,但可不是教人随便省略。投资如此,中医也如此,慧爱老师见过有些名气很大的中医把所有痛风统一对应一个方,这就是在乱省略,但是,这种“乱省略”因为容易学,所以被很多人追捧,便自然成就了这样一个“中医成功学”市场,骗子骗得过瘾,学生学得来劲,但是病么,治好治不好全靠运气了,哈哈。真是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啊,越想走捷径,反而离真相越远,过于复杂要不得,过于简单同样要不得,返璞归真、徐序而图、顺其自然方是中道智慧啊!

我是2011年开的户,前二年只买了点万科,对股票完全不懂,于是找书看,从《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中国式的价值投资》,《价值》……遇上2013年茅台大跌,满仓单吊10倍PE茅台,头天约150元左右买的,第二天满仓跌停……持有到2015年,小有收获。12年股龄,关于股票投资,最大的感受是:投资最需要的是顿悟,不是感悟,更不是经验!有的人一下能4毛买一元价值的优质标的,有的人一辈子接受不了这点;有的人天天拿着锤子找钉子,一天不搞二下难受,有的人用几年空仓等待一个好的优质股买入点长期持有;一个人的投资理念是无法被教育的,投资是关乎人性,贪婪,认知,理性,疯狂,偏执,过度自信等等的综合体。

2023-10-31 10:24

可以的,发出来就是希望能支持更多人跳脱误区。

2023-10-31 10:23

很认同这个观点!请问可以授权转载吗?(会注明来源)

对于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选择那些简单易懂且绝对不可能倒闭的生意,在股价跌到最近几年最低位、一眼看胖瘦的时候越跌越买。好像巴菲特也是这样做的,也是无法对复杂变量多的公司进行估值。一英尺的栏杆。

2023-10-31 09:51

估值是一门艺术,不是用计算器计算机去算

2023-10-31 12:00

底部成交量极小,顶部成交量极大,注定大部分人都是炮灰

2023-10-31 16:06

其实就是投资着要有反人性的性格。这种不合群的性格现实社会中会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