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规模优势扩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4喜欢:19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电子(00285)$

先看一张图,比亚迪与大众,丰田,以及两家之和的销量对比曲线。

4月份开始,比亚迪国内销量已经开始超过大众丰田之和。

再看新能车的情况。

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新能车销量2-20名,这19家的销量之和(包括腾势),跟比亚迪一家的销量对比情况。

比亚迪四月份销量大概相当于这19家之和的80%。注意,这是国内销量,比亚迪海外销量正在迅猛增长中。

再看一下比亚迪跟2-5之和,2-10之和的对比情况。比亚迪已经稳定超过2-5这四家之和的两倍以上,也超过2-10这9家之和的大概20%。

可见,比亚迪的规模优势随着荣耀版上市,而快速扩大。

对于复杂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复杂的设计,模具,繁琐的测试成本,厂房,生产线,这些成本无论销量多少,都是必须投入的。

而一旦销量超过盈亏平衡点,把上面的这些固定投入成本摊销完毕,剩下的车辆制造成本则主要是物料,生产线运行,跟人工成本。这些成本跟前面固定成本相比要小的多。

这也是比亚迪有能力推出各个荣耀版的原因,而荣耀版的上市,又进一步推动比亚迪销量规模扩张,形成对同行更大的规模优势。

2022年全球车型销量50万已经可以进入全球前十。35万已经可以进入全球前22,30万已经可以进入全球前31名。

比亚迪现在有8款车型年销量会站上25万辆,其中秦plus DMi+驱逐舰05的年销量有望超过100万,成为新的全球车型销量冠军。这说明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规模上,即便对标全球燃油车旧巨头,也已经开始具备规模竞争力。

更为关键的是,比亚迪相比其他汽车品牌,独有的全产业链,事实上让比亚迪的规模成本优势更大。因为他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用的。而且比亚迪是硬科技类型的公司,强大的现金流跟盈利能力,一定会催生更多更强的技术发展。

未来的汽车之王,已经没有备选项了。

精彩讨论

国人抵制美货特斯拉05-13 08:45

比亚迪的成长不止是政策扶持的结局,去试驾一下比亚迪,你才会知道比亚迪的销量为何是一打15。闭着眼靠想象的“政策扶植”才导致比亚迪的崛起,那是自欺欺人了。国外购车者智商和国内的也差不了多少,比亚迪所到之处,不能说全部烫平,也能占领20%~30%的市场。
我是比亚迪元plus和唐ev车主,我买之前试驾过同档次几乎所有车型,我的智商和大部分人也差不多,我相信我的体验和每个月30多万新车主一样。我们不是傻子,比亚迪确实好开才选择购买比亚迪的车

狗剩得05-12 22:27

有了BYD保险之后,船夫就掌握了保险浮金这个负利率杠杆。老巴正是掌握了保险后才成为保险和投资的双料王的

雪茄的寒武纪05-13 02:47

政策这件事,本来就是非对称的竞争。比如燃油车专利都在外国企业手上,那我当然鼓励自己企业多发展新能源的。
特斯拉刚开始用的是松下的18650,现在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我相信这个决策是商业因素为主的,而不是政治因素的。
出口这件事上体现的是市场的变化:欧美日是发达国家,消费力强,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增量大。东盟6.5亿人口约等于欧洲,南美4.5亿,中东5亿,而国内是从30年前人均GDP 800美元到现在12000,经历过汽车消费从无到普及的阶段,也懂得农村包围城市的道理。然后你再看看现在这个海外工厂的布局。

皮皮大王的小王05-13 01:03

数据面前,所有喷子都得闭嘴

全部讨论

05-14 10:11

比亚迪:不好意思,请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05-13 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