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15年的主旋律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一步: 中国从2014年开始推的一带一路,去铺基建桥梁,港口,通信等等。这种做法快速的壮大了中国的可贸易部门(卡车,挖掘机,通信基站等等),

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也同样繁荣了当地的消费市场,当地工人有工作了,这又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可贸易部门(手机,汽车,洗衣机等等)

第二步:点科技树+ 被动的和美国脱钩(2024年-2026年),毕竟以后中国和全球南方共同塑造的中心-外围关系的基石是中国能不断的带动外围国家的生产力(通过投资or贸易)。

以上的这些,西方是能看明白的,必然伴随高烈度脱钩,其代价就是中国经济深蹲(Pmi,通胀,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企业利润,社融都会是趴着的)

第三步: 硬科技产业国产替代率被拉起 + 社会福利改革(约2030年-2035年),硬科技要保证没有丢失的拼图,同时这些硬科技能继续前进

这个阶段随着中国人口剧烈的老龄化会有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会转移到一带一路国家,此时的中国会对内会进行债务改革,社会福利改革,以壮大其内部的消费市场规模,要知道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人口只有9200万,大多数人都是穷人

中国会更多的进口一带一路低端产能,帮他们解决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就业,这创造了需求(他们工厂里的设备是中国的,手机,汽车,飞机是中国的,所有的芯片,新材料也是来自中国本土的),再想想他们以后的人口增量(50多亿人),初步工业化,城市化,都在这些国家,市场增量不小的

注意 : 直到中国的债务和社会福利改革出现之前,或者说中国科技树点亮前,中国Pmi,通胀,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企业利润,社融都会是长期趴着的。 所谓"产业转型期阵痛"或者"中国见顶论"都是说的一件事

注意: 中国是不会提前启动国内的消费市场的,无论哭喊声有多大都不会提前的,必须在科技树点亮后,否则中国希望塑造的中心和外围结构会变成笑话,或者被卡脖子卡晕过去,或者中国周围出现代理人战争

~~~分割线~~~~

这里必须指出: 一带一路是会员制的,中国巨量的消费市场,会倒逼一带一路国家更多的采购中国高附加值商品。

因为稀缺的消费市场是美国的盟友做不到的,翻译一下: 日本,韩国,台湾有能力卖给他们芯片,飞机,汽车。但并不能帮他们解决就业,税收,消费。

换句话说,对于同品同质的芯片,飞机,汽车,中国的出货量(在一带一路)会比日韩台多得多,而美国则正在变得越来越抠门和保守,只会想办法护着自己的贸易份额,甚至收割盟友的产业。

最后提一句,第三阶段的美国(民主党)会变得疯狂,会眼红这巨大的财富,需要中国军队能钢住(可能外派驻军,去兜住当地执政家族的命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