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股市如何选择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4号刚发完帖子预测人民币汇率可能破7,15号晚接着就到了7块,比预想的来的早一些,主要是美国通胀严重,加息预期超出,人民币破7已是不得不破。受加息高于预期影响,美股最近大跌,直接导致我大A走出了一波4月份的大跌行情。惨不忍睹、哀鸿遍野,股吧各类社交类软件的专家纷纷表达了某种失望和某种的期望,我辈各类散户更是骂声、嘲讽声、哀怨声不绝于耳。用我的话就是跌麻了。就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下上证指数究竟如何选择呢?

最近给与了很多政策性的利好,但依然扭转不了下跌的颓势,本来一纸适当降低服务费用的利好硬是被解读为利空券商,在东财的暴力砸盘带动下,整个创业板指惨不忍睹。现在的市场是敏感的、脆弱的。股票超发、IPO堰塞湖、大小非减持、退市可以再上市并大涨。19年至今每年IPO融资的钱已经远低于大股东减持的钱。资金盘子就这么大,10年3000点原地踏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靓丽风景线。美其名曰体量世界第二,不能单看指数。印花税2021年同比增长39.7%,2022年印花税同比增长3.9%,由此引发资本市场真的成为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重要场所吗?股民及及许多大V期盼的降低印花税,暂停IPO上市真能实现嘛。当前的上证指数真到了历史大底的时候?一些大V视人民币破7为利好一直解释各种原因而忽略了引发的资本外流和导致的输入性通胀,每次碰到类似言论都是直接拉黑。

自从管控房地产以来,各类房企暴雷,城投地方债压力增大。很理解并支持政府的决策。之前就提到过拉动经济的三个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房地产涉及的行业太多了,一旦停滞必定波及国内的基建投资,还好现在出台了新基建投资拉动了以储能、光伏代表的行业,但西方一旦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抑制立马反馈到资本市场的大跌,可持续性么,能带动国内经济的持续向上么,我想是不够。出口更不用说了,经济体系脱钩,国际形势云波诡谲,一旦欧洲、美国等方向影响仅靠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经济体量是不行的,义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也是我之前文章里提到的,也行只有消费是可控的,我泱泱大国14亿人口,一旦消费强劲,带动经济向好也不是不可能。但实际情况受疫情影响,国内企业不好过,人民收入降低甚至不可持续,大量的资金在银行内空转流入不到市场,物价高涨,似乎人们已经失去了消费的动力,开始过紧日子。

怎么能够促进人们的消费欲望只能从增加人民收入,发放定点消费券、购车补贴在我看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也不可能一直进行,没有可持续性。那就当前来看,股市无疑是增加额外财产收入的重要场所,从而带动经济的内循环。我国股民截止2022年3月份大概有2亿多户,姑且认为代表着2亿多家庭、6亿多人口,很庞大的一个体量。除国家队不谈,目前的股市是富了那些大股东和机构以及个别的游资及背后财团。大股东套现减持的钱是用来继续招聘员工扩大就业增加产能了,还是套现完资产转移移民出国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又拿出来多少进行国内的消费了?机构更是如此,那些所谓的精英拿着高昂的管理费用和薪资,集体坐庄拉高股价忽悠基民接盘,自己赚的盆钵满钵,导致价值投资在2021年成了一个笑话。股市成了国内中产和上班族的收割机,股民们就像飞蛾和新鲜的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举个例子,从今年有买新车的打算,奈何市场不给力,只能囊中羞涩,预算拿出50个W,国内有1万个这种想法的 人那就是50Y,再加上旅行、购物、吃饭等每年再多消费5W,100万个人,那就是500亿,这还是保守估计。各类专家一直说要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怎么消费?透支信用卡?房子已经压垮了小部分的70后、个大部分的80后及90后。透支了2代家庭的收入每月还要还着房贷,那点微薄的工资养家还不够怎么消费?将心比心,没有房贷月入10K的人花钱都谨小慎微,那其他人呢。大家都想着从股市赚点用于改善日常生活甚至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步,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从心底来讲我是看好未来1-2年国内股市的,一是上证指数处于月线级别的拐点,我更倾向于向上,上证指数从06年开始有了一个8年一循环的说法,分别有了07-08,14-15的历史级行情,而且历史每次都有2次探底的说法,这次大跌构成了第二个底,当然是与不是还得结合政策与环境,就像是07年的改革牛和14年的杠杆牛;二是国内不管搞内循环经济还是提振消费拉动经济股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前的经济形势是无法支持股市走牛。但我国股市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未来未免不会出现另一个政策牛。股市好了,股民数量和资金量肯定激增,大家都赚了钱,利率那么低存银行不现实,要么利滚利滚雪球,要么就拿着钱去消费,拉动汽车、刚性住房、旅游、电子、餐饮、互联网、服装、投资、创业等等,经济市场一下子会焕发活力,资金不在空转,而是回归到了货币的本质,价值。各类企业收入增加,可以贷款、投资、发债、扩大产能,再次利好银行、股市、就业等等。有人会说你这太乐观了,股票市场本来就是个零和博弈,大家都赚钱,那谁亏钱,多的钱哪来?股票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低买高卖,高买更高点卖,当然不可能像美股那样10年牛市,也不能像印度那样2年10倍。但起码可以度过当前的经济困境,走慢牛、健康牛,盈亏趋于正常化。届时疫情好转,经济其他两个马车活起来,就可以抵消股市下跌带来的影响。

最后坚持本心,多学习,坚信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坚信股市总会柳暗花明。与各位股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