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35万元是废旧电池锂回收的基本门槛

写在前面的话

标题起的很唬人,其实心里慌的一逼,电池回收行业水很深也很浑浊,缺乏统一标准和长期连续可比数据是分析该行业的最大困难之一,本文虽然尽量采用平均数或者中位数进行分析,但也难以避免“潘长江和姚明的平均身高”是否具有代表意义的世纪难题。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各自了解的行业信息,更欢迎大家指出文章中的错谬之处,您的批判指明了我进步的方向。

一、定义

1、本文所称“锂电池废料”指退役以后无法被梯次利用只能被拆解、破碎、冶炼回收其中有价金属的电池,不包括极片和黑粉回收料。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称锂电池废料特指“废旧523方形三元电池”,因为这款锂电池废料是SMM网站上三款有公开市场报价的电池废料之一,限于篇幅另外两款等有空再分析。

2、规模化回收指全国锂电池废料回收所生产的电碳、工碳和粗碳的碳酸锂当量合计超过1万吨。

3、电碳价格指亚洲金属网、上海有色网的月度平均价。

二、以“废旧523方形三元电池”正式开始吧

2021年6月1日,SMM开始对废旧523电池进行公开报价,在最开始的半年时间里面,以镍钴金属计价的折价系数(以下简称“系数”)基本都在80%以下波动。

但是2021年12月之后,系数开始撒丫子往上跑,2022年2月24日突破100%,2022年8月18日突破150%,2022年11月4日突破200%,最近虽有所回落,也还是在187%。

系数低于100%的部分为回收厂商的“加工成本+毛利”,高于100%的部分就是回收厂商的亏损了,他们莫不是疯了?

玄机就藏在报价机制上,正如SMM关于废旧523电池的标识“6%<Ni<11%,3%<Co<6%”一样,报价只反映镍钴金属的价值;系数高于100%还能有成交,说明厂商回收废旧电池的锂金属价值能够覆盖额外成本。

那么!

在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电碳价格从8.9万元/吨上涨至20.35万元/吨,涨幅达到128.65%;为什么系数基本都是在70%至80%的区间内,并没有随着电碳价格上涨而上涨?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电碳价格低于20万/吨时,废旧电池里面的锂金属没有回收价值!

那么电碳价格到达什么位置的时候,废旧电池的里金属回收才有价值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要简单做个数据处理。

仍然是以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这一时期系数相对比较稳定,镍钴金属回收价值(加工成本+毛利)基本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假设5%-20%的合理毛利率,我们可以反推出“处理1吨废旧电池仅回收镍钴金属”的加工成本大概为4500元,±1000元。

接下来我们选择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6月30日这一期间作为我们分析废旧电池锂金属回收成本的重要时期,因为在这段时期,系数经历了从90%上涨至107%又回落至100%下方然后再次突破110%的震荡过程,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寻找某种均衡;同时,电碳价格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短暂的均衡。

大胆假设一个“锂金属回收成本”,在这一时期的前面10天,废旧电池镍钴锂金属回收的毛利率经历从负毛利到正毛利的跨越,此后随着电碳价格稳定在45至50万区间,毛利率得以修复并开始上下波动,说明市场暂时达到均衡状态。

这个“锂金属回收成本”为“处理1吨锂电池废料回收锂金属”的成本,大概为25000元,±5000元。这个成本太高或太低,系数的陡然变化都不应该出现在2021年12月,或者晚一些,或者早一些。

此后,随着系数的快速攀升(市场竞争的加剧),毛利率迅速下滑;而镍钴锂回收价值与电碳的相对关系则相对稳定,由此也能够印证“碳酸锂回收成本”大概为25000元左右。

如果全行业“加工1吨锂电池废料回收锂金属的成本”为25000元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剩下的就很好计算了。

NCM523正极材料理论含锂量为7.19%,考虑到负极、电解液、方壳等重量,以及退役电池的锂耗损,废旧电池的锂金属约为2%,换算为碳酸锂则为10.64%,90%的回收率够高了吧,最终换算为碳酸锂的比例为9.57%。也就是说花费2.5万元加工1吨锂电池废料可以回收95.7公斤碳酸锂,也即,在废旧电池获取成本为0并且电碳价格为25万元的情况下,锂金属回收价值仅仅只能够覆盖加工成本。

很显然,锂电池废料从终端到回收厂,这中间需要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废品回收网络,网络层级越多,中间费用越高,如果1吨电池废料的回收网络成本为1万元,锂金属回收的全成本则将达到3.5万元,在电碳价格低于35万元时,废旧电池的锂金属回收业务的价值为0!

可能有人会质疑“1吨电池废料的回收网络成本为1万元”,这个完全是我拍脑袋拍的。别着急,NCM532电池回收因为有镍钴金属去分摊成本,磷酸铁锂电池可没有,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但这个问题得下次再聊了

$格林美(SZ002340)$ $天奇股份(SZ002009)$ $宁德时代(SZ300750)$ #新能源# #锂电池# #价值投资之路#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转发:26回复:70喜欢:69

精彩评论

熄火2022-12-08 10:02

外行人士,数据还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不熟悉加工成本和流程,出来的只能是谣言?

一502022-12-06 23:25

好像现在回收企业赚钱是因为低价收的锂电池库存,提锂后碳酸锂涨价了,然后利润出来了

以有涯求无涯2022-12-09 00:34

可能你误会了我研究锂回收的本意。

nieshning2022-12-09 00:03

锂回收生意是一个很魔幻的生意模式:碳酸锂价格过高,废旧电池会漫天要价,回收成本太高,很难赚钱;碳酸锂价格太低,则直接导致无利可图。——所以,单从纯商业模式来看,锂回收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即使从环保角度来看,也不是好生意:环保很难真正调动相关部门的重视,这是很容易推理的。——但,不要忘记了:锂矿有卡脖子预期 ,一旦卡脖子预期发酵,政府突然大幅提高回收补贴,市场炒作逻辑会瞬间升华,到时候根本不用按计算器算业绩,单纯炒逻辑就会上天,这一天有可能会来到的,当然,没有100%。

挖矿的打工人2022-12-07 10:06

都是炒预期,碳酸锂涨,废旧回收价格就涨,赚的都是预期钱,还有楼主说的非常对,碳酸锂二三十万时候确实提锂不多,碳酸锂四五十万了,才有人去提锂了,之前锂都是不提的

全部评论

悲水点画扇03-05 01:56

既然35W是底线,那为啥宁德时代实施的锂矿返利计划是未来三年按20W算的呢,这不差的有点过大了吗?

疯狂的麦粒2022-12-11 22:08

事实是无论回收有无利润,目前保有量回收的碳酸锂远远无法满足增量,回收的前提是城市矿山的成立,即在循环的锂电池足够多,随着储能行业快速增量,未来10年依然看不到回收量覆盖增长

侧帽哥2022-12-10 09:39

单gw用量,从622到500,损耗的122吨,是否可以直接在正极厂二次利用,正极最终损耗没这么高吧?

火星男98362022-12-09 21:16

石油也有卡脖子预期,为什么老百姓愿意花几年工资买车,他们不怕加不到油吗?

三十年股市老兵2022-12-09 20:10

好文。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