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半年投资小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今年上半年一场突然袭来的疫情打破了投资市场的平静,也打乱了市场的节奏,整个全球金融市场是山崩海啸,连股神巴菲特都感叹“活久见”。我们的A股也同样如此,随着疫情的蔓延反复经历了两波大的杀跌,自己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特别是在第二波杀跌中投资心态也产生了一些波动。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临近半年末指数基本都修复了失地,但是行情分化及其严重,消费医药科技已在天上,银行保险地产还在地下摩擦,行情分化已演绎到极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是恰如其分。

 一、投资业绩

      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为5.32%,算是跑赢了上证和沪深300,但跟火爆的创业板指数比还是有差距。收益率记录如下:

二、半年末持仓分布情况


       持仓个股依次主要为贵州茅台中国科培中国平安伊利股份中国金茂,同时新建了一些观察仓有中国奥园平安银行宇华教育.按行业占比分:目前白酒占58.89%、保险占13.12%、教育占比12%、房地产占比8.03%、乳业占比5.37%。在仓位分布上,目前还是以弱周期行业为主占将近八成,而保险房地产银行周期行业占二成。


三、上半年主要的操作回顾和反思

 回顾自己整个上半年的操作,操作频率是比较大的,其中三月下旬是个重要转折点,因为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和全球股市的大跌,自己的心态也产生了一些波动,也在深入思考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损害,于是对很多仓位进行了清仓会减仓操作,主要保留了贵州茅台。在减仓后,后来在A股又陆续把加仓了茅台,现在茅台已占总仓位的六成,这是我在近几年投资中单个股的最高比例仓位,上半年收益的主要贡献也是来自于茅台,而原来持仓的另外2家白酒企业古井贡B洋河股份已陆续进行了清仓。上半年拖累收益的主要还是保险股,曾经的第一重仓股中国平安股价萎靡不振,也是在三月份减仓了三分之二,中国太保H目前只留了点观察仓。主要的担心还是利率不断下行带来的资产端的压力,和疫情带来的阻断以及代理人增员困难、新业务价值负增长所造成的负债端的双重压力。上半年清仓中最可惜的的是中国国旅,本来已是第三大重仓股,因为担心海外疫情对业绩的冲击,而陆续进行了减仓直至清仓,结果错失了后面的大行情。

          港股主要是四月份建仓了教育股中国科培上,目前已是我第二重仓股,跟平安基本相当,也是上半年收益的重要贡献来源。民办高校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时是收益非常稳定的行业,是一个受经济周期波动很小的行业,原来压制估值的主要是新民促法的政策因素。但是仔细研究政策,可以发现受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K12学校,而民办高校不是义务制教育。特别是在今年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促教育、稳就业”是一大国策,2020年政府报告提出的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和加快独立院校的转设,都是政策明确鼓励的信号,所以我目前长期看好民办高校行业,其中还建仓了少量的宇华教育。个人认为中国科培和宇华教育是民办高校中质地比较好的2家,宇华可能静态估值较高些。上半年也曾经建了点枫叶教育,后来考虑到疫情蔓延对国际学校带来的损害,虽然估值便宜还是赚了点小钱果断清仓了。其实从上半年教育股细分行业行情的不同演绎就能感觉到分化的严重,民办高校大多涨幅巨大,而国际学校行情低迷,新低不断,这正体现着疫情对不同行业和企业产生的不同效果。

 四、下半年展望


         站在当前的时点预测下半年行情会这么走,我觉得很难。我曾在5月底写了一篇短文“最近的操作和反思投资确定性的重要”,确定性对于股市投资确实是非常的重要,茅台为何会长期走牛,主要还是在于他长期业绩的确定性,产品的长期供不应求,产量和价格的稳步提升,可以说从茅台身上完美的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客观的说现在的茅台估值确实已经不低了,理想的状态是我希望像茅台这样的股票慢点涨上去,那是否已经有泡沫了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什么算是一个合理估值,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保险和银行的估值,上半年特别是港股中,很多都创下了历史新低,很多投资者感到了迷茫,包括我。看PE?PB?PEV? 何处才是猫?   所以曾经有人说股市投资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那么下半年会不会来一个大反转呢?我没能力预测,但我认为一些周期性高杠杆行业要启动行情,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要依赖于基本面数据的支撑。至少对我来说,如果有数据支撑在改善,我会考虑介入。

     上半年新建仓了不少股票,下半年还是争取缩小持股数量。

 @今日话题    #上半年投资总结#   #2020下半年投资策略#


$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