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系列【047】王山:苦研技术分析几年不赚钱 遵循价值分散投资持续盈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1

一. 王山:用技术分析A股买遍 费时费力不赚钱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采访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网络投资大咖--诗安@诗安 ,他的真名叫王山。他大学毕业开始接触股票,A股一小半的股票他几乎都买过。然而频繁的交易并没有让他获取多少收益。偶然的一天他看到了一本杂志后,渐渐转变了自己的投资思路。来看今天投资者说。

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来来往往。而王山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清晨,他都会乘着地铁去上班,朝九晚五,反反复复。但是和大部分白领不同的是,三十多岁的王山已经为自己的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山:2007年,那时候是大学刚刚毕业,我那时候就说什么是基金,他们跟我说就是股票基金。那我们就觉得当时市场是非常火热的,人人在那种氛围之下,都有一种入市的欲望,工作了大概几个月之后,有了第一笔小钱。那我也是尝试着开始买股票,当时我记得应该是在5000多点,应该是6000点跌下来之后的5000多点。然后我买进去之后,很快记得这股票就亏损了一半儿。

记者:当初买的是什么?

王山:当初买的应该是有基金,也有万科A万科这只股票,也是让我一次亏掉一半儿的钱。然后在那个6000点,下跌到1600的这个过程当中,2008年,我深刻的感觉到这个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跌起来是没有底的。

刚入市的王山有着很强烈的学习冲动,每天一下班就回家看电视学习怎么用技术分析炒股。

王山:技术分析教你怎么样止盈止损嘛,对吧?我知道当时原来我能止损的话,那我很快就能够躲避这个后续的大跌了。

所以当时就把技术分析是成为了自己专研的这条路径,在之后的几年当中,一直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后来发现几年过去了,两三年过去了,一直都不赚钱,一直是在内心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这技术分析我练的已经挺好了,为什么就一直不赚钱呢?

用技术分析的方法,王山在股市中一直徘徊在赚一点钱再亏回去一点的循环中,让他困惑不已。

王山:因为技术分析,我真的是买了一堆股票,我可能买了几百只股票,我估计现在上证指数里一小半我当时都买过,我当时学的是均线,20天均线,股价站上了20天均线的时候我就进,它随着20天均线不停的向上走,我就一直持有。所以它跌破了这个均线,均线甚至拐头向下了我就出来。但是你经常会被左右的打脸,因为你跌破了之后止损,它又上去了。过一段,你买进了之后,它又下来了,你又止损。

所以其实技术分析最大的弱点就是在于在这个震荡过程当中的不停止损,会导致你不仅是本金的损失,而且是时间的损失。

从2007年开始到2012年的五年时间里,一直坚持看均线的王山不断的买卖着股票,而他的收益却并没有什么起色。

王山:在这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当中,我是用血的教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买了很多股票,最终没有赚到大钱。当初那几年,基本上进进出出就小赢一点点,但是非常的耗费精力,但是最终也没赚到什么大钱。年化收益率我觉得跟理财产品差不多,就是差不多了。

记者:就是又费精力。

王山:对,又费精力,最后取得了还是一个跟银行理财差不多的收益。

二. 王山:读遍价值投资书籍 分散投资收益大涨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王山在股市中奋斗了五年但是收益没什么起色,然而面对这一切的困境,王山究竟能不能走出来呢?继续来看他的故事。

在股市中沉浮了五年,收益时好时坏,王山跟大多数人一样,继续钻研着投资。王山上网浏览财经论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篇文章,一篇改变了自己的文章。

王山:有幸看到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来自于一个叫杨天南的投资者,我也是专门看了一下他的文章当中的内容,他是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一个投资的模拟组合,一直持续到当时是2010年,整个估值在当时是从6000点下跌到了2000点左右。也就是说其实跌幅整个指数,整体市场跌幅是非常地大的。

但是我就在想,为什么杨天南在同期,同时期他取得了翻倍以上的这个收益。我也是非常地惊讶,就觉得这个投资者是不是有什么我可以学的地方。于是我就是把他们所有之前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发现他的文章写的非常地好,当时能够把他投资的理念是娓娓道来。

网上能看到杨天南持有股票组合的涨跌幅,却并不知道他到底持有了什么股票。后来王山发现在一本名叫《钱经》的杂志上能找到杨天南写的专栏。于是他就每个月雷打不动跑到上海图书馆去借阅这本杂志。

王山:看了杨天南这个书之后,我就觉得,其实价值投资是一条更加适合我性格的这条路。我当时就总结了说巴菲特是处女座的,沃尔特·施洛斯也是处女座的,我也是处女座。当然这是开一个玩笑,我是觉得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就是跟一个人的性格,这个人的性格相对来说要保守一些,不能过于乐观于是我是去看了格雷厄姆那本最著名的,其实所有的价值投资者都应该去看的那本书,叫《聪明的投资者》。《聪明的投资者》看完之后,我之后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比较保守的,具有安全边际的,估值相对比较低的这些股票。而且我个人,其实因为我对公司的这个基本面的把握,并不是说一定是非常地有信心。其实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你的组合是集中还是分散。

其实你发现投资当中,其实最关键的并不是找到哪些最好的股票,你投资股市,并不是说抓住一只大黑马,翻了十倍。你看腾讯茅台,这些大牛股,其实我们周围很多人,我周围很多朋友都买过。但买过并不代表你从头拿到底,一直吃到它这个十几倍、几十倍的涨幅。其实一样的道理,你买一只翻十倍的股票,和你买三只分别翻一倍的股票,最后得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王山平时上班很忙,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调研一家公司。于是他根据自己的情况,用分散的投资方法去规避个股选择风险。

王山:其实我们现在每个人对基本面的分析,都是可能自己在研究,研究了半天,那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只有上帝才知道。

那从我的角度来说,为了规避这种黑天鹅对我这种组合的影响,我一定会用一个相对分散持有二十到三十只这样子的股票,甚至于更多。因为我现在介入了港股之后,港股那边也有二十多只股票,那可能加上A股会有五十多只股票。这样的一个组合,让我拿得非常的安心。

王山告诉记者,他要买股票就买一个行业,比起押宝压一只股票,他更擅长观察整个行业。

王山:所以我是在这个股灾途中,第一轮股灾的时候,是以0.9倍PB,是买了大量的浦发银行。因为当时是觉得买银行,最后能够享受一波补涨。但其实最后又发生了股灾2.0,整个市场,其实又是不停的往下在跌,但是到了年底的时候,非常地幸运,应该是一个叫生命人寿,还是福德人寿,它一家保险,它是增持了浦发银行,导致浦发银行在年底的时候,它的市值又创收了整个2015年内的这个新高。其实很多人在争论,同一个行业里面是招商银行好,还是兴业银行好,还是浦发银行好,对不对?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质地上来讲,可能招商银行更好一点。但是从估值的角度来讲,可能别的银行会更低一点。那持有,我到底是买招商银行,还有买兴业银行呢,我都买。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可能一个行业当中,我取一个优秀的这些标的,我几个都买,我拿它们的一个未来平均的收益,其实也挺好。

在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后,王山的收益也从起起伏伏达到了稳定的增长。

王山:之前因为没有赚到什么钱。2012年到现在为止,大概是五年多的时间,年化是20%多。

三. 王山:程序化梳理寻找优质低估值公司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王山先是学习价值投资的方法,又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然而他的理念能不能复制呢?接着来看报道。

计算机专业的王山,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投资结合在了一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用程序化的思维去量化分析。由于平时上班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考察公司,他把A股所有公司的数据导入到表格中,用大数据总结的方法去筛选标的。

王山:首先是通过软件,将历史的,最好是过去十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全部都导出来,然后它当中会包含一些最主要的指标,比如说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水平,它的股息率,然后我们通过表格可以计算出它过去十年,这些公司它平均的一个表现。它净资产收益率,它股息率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水平,你还可以计算他的方差,我们通过一些数学的计算,可以把过去有优秀经营历史的公司全部都找出来,然后去看估值,它如果现在也是估值比较低的这种状况之下,就可以考虑设置一个买入的计划。

靠着数据筛选寻找低估值公司的方法,王山在2015年买入了被低估的格力电器

王山:当时股灾一路下跌的时候,格力电器是跌到16块左右的时候,我是开始买了第一笔,然后这个市场继续的下跌,它从7倍的市盈率一路跌到了6倍的市盈率。当时我也是加重手买进,所以格力电器我整个的持仓成本是在14到15块左右,现在已经是涨到了40块钱。

经过了最初5年的打磨和现在价值投资思路的历练,王山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投资理念,寻找优质和被低估的公司,然后分散投资。

王山:你最简单的方法就去看它的PB跟PE,这些低的话。那相对来说你的收益率就容易高。因为有一个公式,股价等于PE*EPS等于PB*BPS。什么意思?就是一家公司,最后它的股价上升还是下跌,它取决于另外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相乘,是哪两个因素呢?是它的估值水平,也就是PE和PB乘以它的价值水平。也就是它的每股收益和它的每股净资产。

那就很简单了,你要找到什么样的股票呢?这只股票它一定是未来,它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能够长期稳定的去增长的这样的公司,对不对?这个变量在加。同时PE跟PB比较低的公司。因为估值它从低到高,从高到低,是有这个规律的嘛,对不对?那你这两个变量都会增加,从未来来看,因为一个买的低,未来会变高,一个未来这公司基本面成长,价值会越来越高。那这个东西两个相乘,是不是一定你的PE是上升的,最后做股票你就是用这个公式,然后分散。因为你把一家公司看错了,这家公司他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结果价值毁灭了,没增加。甚至于他的估值,这个最后因为价值的毁灭,估值被动提高了,对不对?那我就分散买一些股票。这些股票平均下来,我的每股收益,每股市盈率,我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它的PE、PB都能向上发展。这样的话,就是一个优质、低估、分散投资策略。

  $爱尔眼科(SZ300015)$   $通策医疗(SH600763)$   $汉威科技(SZ3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