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系列【022】 雷春鸣: 自己设定独特财务指标 八年赚六倍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5

 @编程浪子   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来了解一位投资者,他曾立志要以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却误打误撞在股票市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他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去看看雷春鸣的投资故事。

一、 雷春鸣:早期用金字塔加仓法赚第一桶金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雷春鸣:我的投资,说老实话,我的过程都还挺平淡的。

       这个用“平淡”来形容自己十几年的投资经历的人是雷春鸣,他在网络平台上的名字是“编程浪子”,至于为什么会取这样的网名,他说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员,另外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龙小说《边城浪子》里的主人翁那样,在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中闯出一片江湖。,2003年,在深圳工作的雷春鸣去银行转存自己两年的工资积蓄,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举动,一下把他引进了计算机以外的另一片天地。

雷春鸣:有个人跑过来跟我说,他说我们这里有个产品,他说这个收益比那个定期高,然后我就问他是有多少,他说平均有个4%,我一想应该比那个定期高,因为定期当年才1.98,除了税之后才1.8,好,然后我就,反正就这样就买了。

       雷春鸣买完后才开始知道这是一只股票基金,于是他开始研究这只股票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开始研究股票是什么,大量阅读一些相关的技术分析书籍,正式这样一个契机,让雷春鸣对股市有了基础的了解。

雷春鸣:最开始第一笔投资就是买了100股招商银行的,第一天买一天好像就赚了5分还是8分钱,第二天就卖了。

       雷春鸣说,买招商银行完全是凭借对它的熟悉,第一只股票也完全不叫投资,那只是一种尝试,试着确认一下整个操作流程和股票账户的真假。

雷春鸣:几分钱,100股你想可能就几块钱,但是赚到钱还是很高兴的

       刚入市的雷春鸣心想如果一直按照当日买进次日卖出的操作方法,本金数量增加也可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甚至写了一套软件来验证,这也是雷春鸣最开始的技术策略。

雷春鸣:我做什么都比较谨慎,我都是要先验证,验证完了觉得这个可行,可能验证很久很久的数据,可行的话有信心了才能进入。我当时已经写了一些软件了,然后用来把过去的数据输进去,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持续盈利。找一个股票,然后跌的比较惨的那一种,比如说跌破了过去一年低点的那种,然后我就按每跌10%然后买入,就是我按1234来买,就是10%、20%、30%、40%,就是恰好100%,就按这个金字塔这样的来买入,我用软件来验证,那确实还是能挣钱的,能挣钱就是有很多时候,就是说真正大牛市来了的话这种就是还没买够就涨上去了,然后这种就反倒牛市表现不好,熊市表现还挺好的,一年有个15%-20%的。

       2004年4月,上证指数上涨至1783点,创下当时新高,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跌。

雷春鸣:跌的话恰好就符合我的那种操作方式,因为我的那种方式在跌特别好,因为它跌下去只要一个反弹我就卖出然后就能挣钱,所以说2004年也挣到钱了,反正就是头两年都这样挣到钱了,反正就有点运气吧,稀里糊涂的。

二、雷春鸣:长期持有小商品城8年赚6倍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经过在股海中的历练,依靠技术流来获取收益的雷春鸣逐渐放弃了他的金字塔加仓法,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看。虽然小有收益,但是雷春鸣始终觉得金字塔加仓法的成效有很多运气的成分,于是他又开始思考更长期的投资方式。

雷春鸣:我当时就是验证了过去的数据,我就发现反正就是在牛市里面好像是1996年还是什么的表现很差,因为人家股市都翻了倍了然后我那个都买不上股票,我只买到10%,我就对这个方法我就说长期的话,可能长期之内可能有些时候不行。

       此时的雷春鸣已经对整体收益十分不满,回撤又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想要突破金字塔买入法的雷春鸣再一次泡进书店。

雷春鸣:那时候觉得就是三方面,一方面就是趋势,另一方面就是那个低估的,还有就是公司是要好的、优质的公司,就这三方面能挣钱。因为我毕竟用我原先那个技术分析的系统挣到钱了,然后我就没有办法一下舍弃它。

       真正让雷春鸣断舍离的,是他在技术面分析时就持有的小商品城。雷春鸣用八年的时间才将这只股票彻底清仓,而他的投资策略也从那一刻开始有了转变。

雷春鸣:小商品城就是伴随我从技术面到基本面的一个转变整个过程我都持有它,好像前前后后我持有了,最后全部清仓的时候我持有了8年。因为当时就在涨得很高的时候发现它那个商铺的价格也比市场的价格好像还要高,所以说当时觉得也没有到高估,但是怎么说呢,当时的卖出标准一个我没有制定,另外一个可能是它实际上那个商铺价格也是有虚高的成分。//其实的话相当于那时候已经高估了,但是我没有卖。后来我证实各方面都弄清楚了之后我在卖的时候已经都腰斩了,所以说我最后是基本上赚了好像6倍吧。

       受到巴菲特的影响,雷春鸣也想找到可以终身持有的那一只股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能躲过2008年股灾,总体的资金量亏损了30%-40%。

雷春鸣:那一次怎么说呢,后来就是也让我制定了另外一个标准,就是在极度高估的时候也是需要卖的。

三、雷春鸣:用财务指标体系选牛股

节目链接:网页链接

       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雷春鸣的投资经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现在为自己的投资之路已经编好了一套完整的代码,那这套代码又是怎样的呢? 和其他投资者不同,对雷春鸣有着最大影响的,不是巴菲特不是芒格,而是一本叫《股市长线法宝》的书,那是他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

雷春鸣:就是这本书让我明确了股市是在所有投资当中大类来说是最挣钱的,长期来看收益率是最高的。另外一个就是说它那个书里面总结的话,我树立了一种低估的或者叫,就是说那种表面的财务指标比较低估的长期收益率是要超越平均水平的,这一点尤其令人鼓舞。

       凡是需验证的雷春鸣,看过书中统计的长期历史,确定了可以超越市场的信念,于是他开始完善自己的投资策略,形成了独属于他的投资系统。

雷春鸣:就是我后来也公布在网上的,一个是优质方面的就是R15,然后低估方面最主要的策略就是一个双5的指标。

       R15和双5,是雷春鸣为自己设定的选股标准。那这两个标准具体又是什么呢?

雷春鸣:R15,R就是ROE的意思,就是净资产收益率//我为什么叫R15呢,因为我分析了整个这个大类的这些收益率,然后最后我确定的我的投资目标,就是最低必须是15%一年。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百分比,用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雷春鸣查阅了大量书籍,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很多公司的历史后发现,能够长期达到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的公司在市场中只是凤毛麟角。于是,雷春鸣给R15下了一个定义。

雷春鸣:定义就是说10年内它的每年的ROE就是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能达到15%,然后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20%,这就是一个R15的定义。因为那个毕竟还是比较严格的,那个严格的就是已经选下来的股票就不多了,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多优质的公司它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指标,但是它本身也蛮优秀的,就差那么一点,然后你不去研究它也挺可惜的,然后我就又给了它一个宽松的定义,宽松的定义就是说只要10年内平均的ROE达到15%也算。

       雷春鸣认为,除了以净资产收益率判断这个公司是否优质以外,市盈率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用来衡量一个公司低估的最直观的指标。

雷春鸣:双5,就是有两个5,一个5就是市盈率小于5。市盈率指的是你多少年能回本,然后小于5的意思就是说你投资的那个股票假设它的那个盈利不增长的话,你是5年都可以回本的,也就是说年收益是能到50%,当然不是负的,就是按年算,一年是20%。然后股息率是另外一个5,就是5%。假设你买的这支股票市盈率是5倍,那么你的年收益其实是20%,那么这20%其实有一部分是留存到公司作为净资产加进去了,还有一部分你拿到手里,那多少拿到手里可以合适呢,结合一个公司的,就是说他可以持续发展他分红也不能太多,他全部分了的话公司盈利就不会增长,一个好的公司基本上他要发展他就要留出一部分,那部分他还可以继续增长。所以说留存多少比较合适呢,然后我也是通过一些统计,最后确定差不多25%-30%的分红率是比较合适的。

       通过这样的投资逻辑,雷春鸣终于重仓了他认为满足他所有投资标准的领域——银行股。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银行股都被股民们戏称为“大烂臭”,似乎会永远被低估。雷春鸣认为那是人们本性中缺少等待时间的耐心,很多东西需要的是积累而不是快速交易,于是雷春鸣给记者做出了一个比喻。

雷春鸣:估值就是弹簧的实际长度,就是弹簧你不压它放在那里,它的长度就是,不是估值,就是它的价值这么长,然后但是它的价值呢,因为银行每年都在盈利,这个弹簧其实在不停的变长,就是我不压迫它的时候它就是正常的长度、自然长度,它会不停变长、不停变长。其实银行不是不挣钱,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它太短的时间内觉得不挣钱,其实时间一拉长一看,其实挺挣钱的

 $福瑞股份(SZ300049)$   $世纪鼎利(SZ300050)$   $三五互联(SZ300051)$  

全部讨论

2023-11-10 15:58

通过R15和双5指标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