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系列【010】 杨宝忠: 从地狱开始的天堂之旅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6

他说,股票市场对他来说,曾经像地狱一样,后来也让他体会了天堂的滋味。他是杨宝忠,初入股市时沉迷技术分析,7万积蓄亏得只剩下2万,直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拯救了他,彻底改变了命运,他也因此成了巴菲特的忠实粉丝。

一、杨宝忠:股市曾是我的地狱 巴菲特改变了一切

网页链接


杨宝忠是一个忠实的巴菲特迷,为了见他的偶像巴菲特,2015年5月,他踏上了前往美国奥马哈的飞机,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这是投资者仅有的能够亲眼看到股神巴菲特的机会。

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召开的当天,也就是2015年5月2日的凌晨,杨宝忠提前来到了会场门口排队,这时候距离会场开门还有5个多小时,但是为了能够在会场里占到一个离巴菲特更近一点的位置,年近花甲的杨宝忠,干脆在这里通宵排队。另外,他还专门去了巴菲特常去的牛排馆等候巴菲特,在那里拍下了第一张和巴菲特的合影。

杨宝忠:我觉得这就好像演电影似的,好像就是小说里电影里边才能出现,说英雄,这个人就是他,挽救了我,就是他的思想挽救了我。那一刻我感觉,怎么说呢?就觉得跟做梦一样。

那么杨宝忠为何会如此崇拜巴菲特呢?他的投资之路又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1988年,杨宝忠不满足于单位里每个月六七十块钱的工资,利用业余时间摆了个小烟摊卖烟,生意好时一个月就能挣到2500元,短短5年的时间,他就靠这个小烟摊积累下了7万元的巨款。

杨宝忠:1993年,7万元已经相当多了,为了让手里的钱保值增值,当时就有个想法,把这个钱换成国库券,我到和平里那儿有一家工商银行排队,想换成国库券。当时国库券的利息是11.98。后来加上贴补达到20%。在我排队当中,前边一小伙子说,现在股票市场特别火,一个星期就能挣百分之二三十。

听完这话,杨宝忠立即打消了兑换国库券的念头,第二天他就拿着5万元去证券营业部开了户。

杨宝忠:当时拿了一个书包,揣着这些钱就来了。一书包的钱,然后营业部里边,那柜台就跟银行似的,有个点钞机,把这些钱给人家,人家用点钞机点完了,给了我们一个资金账号之后,立刻就可以买股票。当时这股票市场里边,没有咱们现在的股票走势图、分时图,它只有一台大电视,大家看着这个电视,这个电视它就不断地翻滚,然后有股票的名称,有交易价格,有交易数量,只有这信息。

杨宝忠初入股市,在老股民的推荐下买了第一只股票真空电子,持有一个多星期,一下子就挣了3000多块钱,杨宝忠简直乐坏了,自此就开始了每天听股评、猜涨跌、频繁买卖股票,沉迷技术分析不能自拔,因为条件有限,没有炒股软件看走势图,于是杨宝忠还自己手绘走势图,一心想从股市赚更多的钱,而且陆陆续续地把剩余的2万元也都投入了股市。结果却是越亏越多,不久就把7万元亏得只剩下4万元。

1993年10月7日,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股价飞涨,杨宝忠追高以每股38.5元全仓买入了延中实业。

杨宝忠:当时觉得还会涨,当时我就处于一种疯狂状态。38.5买了之后,第二天它就跌到了25块钱附近,接下来就是礼拜六、礼拜天,这两天我饱尝了度日如年的滋味。然后星期一早上起来,开盘的时候,25块钱我就给卖了,剩下的4万块钱赔了35%。还剩25000多块钱。

这次亏损是杨宝忠亏损最严重的一次,让杨宝忠饱受折磨。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块,他5天就亏掉了1万5千块。

杨宝忠:我就感觉我在过一种地狱般的生活。晚上我睡觉都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一开盘,跌成什么样不知道,没有涨跌停板,那种恐惧,我觉得让我感觉到股票市场对于我当时的情况来讲,感觉就像地狱一样。

1993年,营业部买卖股票还是用电话挂单的形式,但是一些投资者已经使用透支方式炒股,但是透支只限于当天,收盘之前必须平仓还款,杨宝忠当时的本金只剩下了2万5千块钱,他就想到了这个铤而走险的办法,想靠透支打个翻身仗。

杨宝忠:我当时还剩25000块钱,我买了7万多块钱的北京天龙。我看到它在涨,如果它第二天再涨,我当天买了之后,我当天就给它卖出去,我是这么想的。

然而事与愿违,当天杨宝忠开盘买入后,北京天龙就一路下跌,现实正好与杨宝忠的判断相反,他买在了最高点。一天的时间,杨宝忠都是在恐惧、痛苦中度过。最后在收盘之前将股票都卖出。一天的时间他又亏掉了5000块。

杨宝忠:从这个股票市场走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失败的赌徒,正在离开赌场,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妻子和亲人,这种痛苦。推开大门这一刻我感觉到,股票市场与外界就是一门之隔,但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时候杨宝忠已经把投入的7万块钱亏得只剩下2万块了,但是杨宝忠还是不肯服输。1994年8月,杨宝忠找到了一位合作伙伴,他将闲余的100万资金交给杨宝忠打理。但是1995年行情持续低迷,1996年1月19日那一天,杨宝忠在营业部大厅眼睁睁看着上证指数跌破了一年多以前的低点。他不看好后市,于是只好劝朋友认赔卖出了所有的股票,亏了十多万。 

杨宝忠:那天在柳芳小区的楼道里头,我看着这万家灯火。当时我就想,不做股票的家庭,真是太幸福了。(沉默、流泪)

记者:你都后悔了,那时候?

杨宝忠:嗯。(沉默)当时进入股票市场的老百姓是非常难的,为什么?它有一个五万块钱的门槛,大多数家庭是不做股票的,我站在我爱人他们家那楼道里头,我看着万家灯火的小区,我就发出一个感慨。(流泪、擦眼泪)

记者:本来是去寻找一种方法,结果却进了一个地狱。

杨宝忠:它实际上跟我的性格是冲突的。(哽咽)我觉得我的性格在本质上是不服输那种性格吧,但是这件事情它已经事实证明了,你已经造成了巨大亏损了,即便我自己下决心我一定要挽回我的损失,但是这种决心是空洞的,是没有底气的。

二、杨宝忠: 价值投资改变命运 品尝到了天堂滋味 

网页链接

1996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华伦·布费就是当时沃伦·巴菲特的译名。看到这篇文章成了杨宝忠命运转变的一个契机。

文中介绍巴菲特白手起家,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这让杨宝忠感到非常震惊。

杨宝忠:我认为巴菲特说的话是对的,我理解了。我反思我这三年的投资。如果我持有一些业绩好的股票,到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实际上它也是赚钱的,但是我从来没那么想过。这篇文章就让我彻底改变了思路。

当时,杨宝忠在中国证券报上看到了一份湖北兴化的价值分析报告,报告里说湖北兴化即将有一个项目就要投产,利润将会出现巨大的增长。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反映到股票价格上来。说服了朋友,杨宝忠第二天就买入了湖北兴化的股票,买入价格为12元,持有了两个月的时间,股价就涨到了18元,获得了50%的利润。这一次的实践让杨宝忠彻底信服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杨宝忠:当时也是投入了一百多万。赚了钱之后,按我们说定的,当时给了我十四万,我还记得拿这个十四万回到家,我在家里边搁了一个圆桌,把那钱搁在上面,盖了一个枕巾。等我爱人回来的时候,我把枕巾撩起来给我爱人看,我爱人当时特别高兴,说咱们这个苦苦等待,终于得到了今天这种结果。

1997年7月燕京啤酒上市,这让杨宝忠想起了以前摆摊的经历。杨宝忠经营小烟酒店时,一开始卖三种啤酒,北京白牌、五星双合盛和燕京啤酒。5年后,已经只卖燕京啤酒了。直到1997年燕京啤酒上市的时候,在北京的市场上,到处卖的都是燕京啤酒。于是杨宝忠利用巴菲特评估企业的方法,撰写了一份10页纸的《燕京啤酒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他保守评估燕京啤酒每年净利润增长10%,股价大约值每股19元。而当时燕京啤酒的股价只有13元。

杨宝忠:巴菲特说了,重大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成吨地买。所以当时我们用了两个账户建仓,一个是我的账户,一个是朋友的账户,这两个账户都进入了燕京啤酒前十名大股东,我们买的数量是非常多的,我们持有的时间,大概是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我跟朋友多次去燕京啤酒,去调研,参加他们的股东大会。你比如说我买燕京啤酒之后,我那心情!当时我从交易所出来,看到大街上燕京啤酒,给客户运酒的那大卡车的时候,那时候是九、十月份,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这种感觉特震撼!和我买北京天龙那时候对比太强烈了。你想我买北京天龙之后,那种惶恐,那种恐惧,那种绝望,和你这买了优秀企业的那种自豪感,那种信心,简直一个是解放前,一个是解放后。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上证B股指数跌到了不可思议的26点,所有的股票都跌破了净资产,已经跌得惨不忍睹。

杨宝忠:当时我就感受到巴菲特那句话,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你应该贪婪,我说这正是我们贪婪的时候。所以拿着资金就大量地买股票,因为股票价格太便宜了,几分钱一股。

杨宝忠大量买入B股,而且一买入就开始涨,中途虽然再次遭遇大跌,但是杨宝忠还是坚持持有了10个月,最后获得了一倍的利润。

杨宝忠:在接受巴菲特思想之前,股票市场对于我来讲就是地狱。但是接受了巴菲特思想以后,特别是B股这次操作,我感受到了天堂的滋味。

三、杨宝忠:价值高估就要抛出 不要抱着炸弹睡觉

网页链接

    价值投资使得杨宝忠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来,价值投资也成为了杨宝忠坚定不移的理念,那么杨宝忠的价值投资之路是否走得长远呢?

    到了2001年,杨宝忠的B股账户已经从一开始的100多万增长到了500多万,这都得益于价值投资。历经磨练,他自己总结在选股时有三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一,产品要简单通俗易懂。只有它的产品简单通俗易懂,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企业。

第二,企业要有稳定的发展历史。

第三,企业的发展前景要好。企业要有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最重要的是股票的价格要被低估。

财富的激增并没有让杨宝忠迷失方向,2001年5月份,上证指数在2180点附近,股票平均市盈率达到50多倍,杨宝忠认为当时的股市太热了,已经处于疯狂状态。于是他就像巴菲特在1969年解散合伙投资公司离开股票市场一样,在市场火热、众人贪婪的时候离开了股票市场。

杨宝忠:我当时就跟我的朋友说,我说股票市场连看都不值得看。所以我就离开了股票市场,开始什么呢?进行了房产投资。

记者:那时候你觉得2200点在你的心目中已经算是太高了?

杨宝忠:非常疯狂了,从市盈率就能看出来,是吧?你比如五十多倍,六十倍的市盈率。这就相当于还本期,你投资需要五十多年、六十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这样的市场哪有投资价值。而房产当时的市盈率,也就是用房价除以一年的租金得出的市盈率是多少,十倍。北京非常好的地点的房价才5000块钱一平米。我们购买的第一处房产,当时花了三十万,一年租金是三万。

    杨宝忠说,他衡量一项投资是否具有吸引力,不是从资产价格每天变化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从一项资产内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无论这项资产是股票、房产、还是一座农场,都可以采取相同的估值方法。这次离开股票市场,使得杨宝忠成功躲避了长达四年的熊市。

杨宝忠:2001年到2007年这六年当中,我每年都在买房产,有的一年我买好几套。在这整个过程当中,房价依然处于一个合理状态。比如说2007年,我买的最后一套房产的时候,房价上涨了一倍多一点。当时的租金回报率,起码能达到6%的样子。

    杨宝忠投资房产收取租金,再将租金投入股市,通过这样反复操作,杨宝忠的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015年6月上旬,杨宝忠在一家电视台录制节目,就当时市场前景和别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杨宝忠:当时我参加了一虎一席谈这个节目,我当时发表了我对当时股票市场的看法。

记者:2015年6月13号,应该是大跌的前两天?

杨宝忠:对,大跌的前夕。当时的辩论是非常激烈的。

记者:主要是什么观点辩论?

杨宝忠:就是继续看涨还是看跌。我觉得你回过头来再去看这段视频的时候,特别有教育意义,一些专家,特别能说会道的人,当时他们的观点,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能是个笑话。

【2015年6月13日股灾前两天节目片段】

杨宝忠:我进入股市已经20多年了,从1996年我接受巴菲特思想以来,几次在中国股市当中逃顶,不是我们具备了预测的能力,而是我们持有的股票,当它价值高估的时候,我们就会抛出。但是现在的情况,跟我们过去经历过二十多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说创业板的泡沫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上骇人听闻的程度,这是一种疯狂的投机造成的,这种投机造成的泡沫,它一定会是破灭的,什么时候破灭,我认为随时都有可能,你持有这样的股票睡觉,就等于抱着一颗定时炸弹,它随时可能爆炸。但是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15年的6月15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及5178.19点后,随即掉头下跌,并引发融资崩盘。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上证指数就从5000多点跌到了3500点附近。

    杨宝忠白手起家,通过价值投资实现了他的财富梦想,就在刚刚结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期间,杨宝忠再次来到美国奥马哈,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和偶像巴菲特见面合影的梦想。

 $中元股份(SZ300018)$   $硅宝科技(SZ300019)$   $银江股份(SZ3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