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工人数看商业模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204喜欢:97

员工一方面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越来越贵”的成本。可以通过观察企业职工人数来研判商业模式的差别。以下各企业的数据均来自于2022年年报。

华能水电,在职员工3757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职工118人,合计3875人,扣非净利润68亿,,人均创利175万

长江电力,在职员工7750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职工1490人,合计9240人,扣非净利润214亿,人均创利232万

贵州茅台,在职员工31413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职工2075人,合计33488人,扣非净利润628亿,人均创利186万

中国神华,在职员工83029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职工13396人,合计96425人,扣非净利润703亿,人均创利73万

大秦铁路,在职员工92459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职工53622人,合计146081人,扣非净利润111亿,人均创利7.6万

欢迎补充你关心的企业!

$华能水电(SH600025)$ $贵州茅台(SH600519)$ $中国神华(SH601088)$

精彩讨论

yonghu432102-23 15:11

三家中端白酒生产企业。
$洋河股份(SZ002304)$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9616人,无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2.77亿元,人均创利47.3万元;
$山西汾酒(SH600809)$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3712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1575人,合计15287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80.87亿元,人均创利53万元;
$古井贡酒(SZ000596)$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1310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1511人,合计12821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0.67亿元,人均创利24万元;
观感:1、商业模式太重要了,差别也太大了。有的行业是辛苦不赚钱,有的则是赚钱不辛苦。上述最差的古井贡酒,其人均创利能力是品牌中药扛把子——同仁堂的4倍,是啤酒龙头——青岛啤酒的3倍,是央企承包商龙头——中国建筑的2.4倍,也是奶制品寡头——伊利的2倍。更别提白酒人均创利龙头的泸州老窖(人均227万),是古井贡酒的9.5倍。行业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的差别还大。
2、品牌酒企大多是国企,一般来说人员并不精简,经营效率并不那么高,但即使有此治理瑕疵,其人均创利能力仍轻松战胜大多数行业,再次展现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3、山西汾酒的增长、盈利能力、品牌力在一众中端白酒中越来越突出,财务指标甚是惊艳。同样还有高端白酒中的泸州老窖,从财务指标和经营效率上来说,它已经超过五粮液。本人拍脑袋判断,汾酒和老窖的投资价值,仅次于茅台。

yonghu432101-24 11:02

两家还不错的银行。$招商银行(SH600036)$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12999人,未披露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数量,全年扣非净利润1375.5亿,人均创收122万;
$建设银行(SH601939)$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352588人,需要本行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高达100871人,需子公司承担费用的退休人员136人,全年扣非净利润3237亿,按在职员工计算的人均创收92万;
观感:两家的年报是至今看到形式最美观、数据最充分、信息最详实的,尤其是招行的年报,看着很舒服。公司是否优秀、管理是否良好、治理是否完善,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窥见一二。

yonghu432101-12 10:33

两家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00700)$ 截止2022年底员工有61328人,当年净利润1882亿,人均创利307万;
$阿里巴巴-SW(09988)$ 截止2023年一季度员工有235216人,2023财年净利润727亿,人均创利31万。
显示二者的商业模式、形态有巨大的差异。

yonghu432101-19 13:52

两家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SH600085)$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8065人,离退休4737人,合计22802人,其中销售8962人,行政2023人,全年销售费用31亿。全年扣非净利润14亿,人均创利6.14万。
$白云山(SH600332)$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24249人,离退休10381人,合计34630人,其中销售11137人,行政4829人,全年销售费用58.75亿。全年扣非净利润33.2亿,人均创利9.59万。
二者派息率均仅为30%。
观感:第一,没想到品牌中药如此依赖销售;第二,人员臃肿,行政人员数量均超总在职员工人数的10%,白云山更是接近20%;第三,对股东的回报意识非常一般。
没有改变之前,还是远离吧,这是职工温暖的家,股东价值太靠后了!

yonghu432103-06 16:28

两家令资本乏味、大众漠视的家用纺织用品制造商。
$罗莱生活(SZ002293)$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3890人,其中生产人员2254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5.278亿,人均创利13.57万元。
$富安娜(SZ002327)$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4177人,其中生产人员1599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814亿,人均创利11.53万元。
观感:第一,家用纺织总体还是人力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绝对利润总额较小的行业;
第二,万万没想到啊,如此没啥存在感的行业,其人均创利能力竟远超同仁堂、白云山这样的百年金字招牌企业,究竟是前者的经营太高效还是后者的机构人员过于臃肿?如此夕阳的一个行业,其人均创利同样远超高大上、肩负弯道超车大任、资本趋之若鹜的汽车行业,罗莱生活的人均创利能力是上汽集团人均创利能力的3.9倍,究竟是前者盈利太强大还是后者真实的商业模式太差劲?
第三,商业的本质是竞争,但过度的竞争只会导致股东价值的灰飞烟灭。国内的自主汽车崛起没有几年,就已经陷入堪称惨烈的竞争:类似电子产品的迭代速度,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已经开启的降价大潮。即使如此,还有一众资本蠢蠢欲动。2018至2022的5年,上汽集团累积的经营净现金流是1238.91亿,而资本开支是1167.2,赚的基本全部再投入了。广汽更惨,经营净现金流5年均为负值,合计-154.74亿,而累积的资本开支高达408亿。
而富安娜过去5年累积的经营净现金流是55.11亿,累积的资本开支仅有6.08亿,累积分红22.6亿。再一个角度,富安娜过去5年的平均毛利率是51.6%,平均净利率是17.85%。而汽车界绝对的扛把子、精益求精模式的集大成者丰田汽车,过去5个财年的平均毛利率也仅为18.89%,也就是富安娜的净利率水平而已,更别提净利率——仅有7.6%。
一个是肩负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大力支持、资本青睐、光环加持的高端产业,一个是默默无闻、生意乏味、产品没啥社交炫耀属性加持、只想让用户睡得更好一些的产业,其实他们的资本回报是天壤之别。这里面有个核心因素就是竞争,总之人多的地方要谨慎。
同样,作为工薪阶层,为了健康、为了睡得更好而买一些好的床单枕头可能比为了面子置办一辆豪车要更重要、更实在一些吧!

全部讨论

两家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SH600085)$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8065人,离退休4737人,合计22802人,其中销售8962人,行政2023人,全年销售费用31亿。全年扣非净利润14亿,人均创利6.14万。
$白云山(SH600332)$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24249人,离退休10381人,合计34630人,其中销售11137人,行政4829人,全年销售费用58.75亿。全年扣非净利润33.2亿,人均创利9.59万。
二者派息率均仅为30%。
观感:第一,没想到品牌中药如此依赖销售;第二,人员臃肿,行政人员数量均超总在职员工人数的10%,白云山更是接近20%;第三,对股东的回报意识非常一般。
没有改变之前,还是远离吧,这是职工温暖的家,股东价值太靠后了!

两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SH601728)$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280683人,公司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72620人,合计353303人。全年扣非净利润272亿,人均创收7.7万元。
$中国移动(SH600941)$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450698人,公司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33988人,合计484686人。全年扣非净利润1154亿,人均创收23.8万元。
2022年,中国电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372亿,资本支出为951.1亿,资本投入强度为69%。中国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2808亿,资本投入为1896亿,资本投入强度为67.5%。
观感:不光人力负担较重,资本投入的强度也一直保持在高位,长期来看很难说是一门好生意。

两家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00700)$ 截止2022年底员工有61328人,当年净利润1882亿,人均创利307万;
$阿里巴巴-SW(09988)$ 截止2023年一季度员工有235216人,2023财年净利润727亿,人均创利31万。
显示二者的商业模式、形态有巨大的差异。

两家令资本乏味、大众漠视的家用纺织用品制造商。
$罗莱生活(SZ002293)$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3890人,其中生产人员2254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5.278亿,人均创利13.57万元。
$富安娜(SZ002327)$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4177人,其中生产人员1599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814亿,人均创利11.53万元。
观感:第一,家用纺织总体还是人力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绝对利润总额较小的行业;
第二,万万没想到啊,如此没啥存在感的行业,其人均创利能力竟远超同仁堂、白云山这样的百年金字招牌企业,究竟是前者的经营太高效还是后者的机构人员过于臃肿?如此夕阳的一个行业,其人均创利同样远超高大上、肩负弯道超车大任、资本趋之若鹜的汽车行业,罗莱生活的人均创利能力是上汽集团人均创利能力的3.9倍,究竟是前者盈利太强大还是后者真实的商业模式太差劲?
第三,商业的本质是竞争,但过度的竞争只会导致股东价值的灰飞烟灭。国内的自主汽车崛起没有几年,就已经陷入堪称惨烈的竞争:类似电子产品的迭代速度,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已经开启的降价大潮。即使如此,还有一众资本蠢蠢欲动。2018至2022的5年,上汽集团累积的经营净现金流是1238.91亿,而资本开支是1167.2,赚的基本全部再投入了。广汽更惨,经营净现金流5年均为负值,合计-154.74亿,而累积的资本开支高达408亿。
而富安娜过去5年累积的经营净现金流是55.11亿,累积的资本开支仅有6.08亿,累积分红22.6亿。再一个角度,富安娜过去5年的平均毛利率是51.6%,平均净利率是17.85%。而汽车界绝对的扛把子、精益求精模式的集大成者丰田汽车,过去5个财年的平均毛利率也仅为18.89%,也就是富安娜的净利率水平而已,更别提净利率——仅有7.6%。
一个是肩负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大力支持、资本青睐、光环加持的高端产业,一个是默默无闻、生意乏味、产品没啥社交炫耀属性加持、只想让用户睡得更好一些的产业,其实他们的资本回报是天壤之别。这里面有个核心因素就是竞争,总之人多的地方要谨慎。
同样,作为工薪阶层,为了健康、为了睡得更好而买一些好的床单枕头可能比为了面子置办一辆豪车要更重要、更实在一些吧!

两家啤酒企业的情况。
$青岛啤酒(SH600600)$ 老牌国资,在职员工31707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6842人,合计38549人,2022年净利润32亿,人均创利8.3万元。
$重庆啤酒(SH600132)$ 老牌外资,在职员工6765人,需要负担的离退休4271人,合计11036人,2022年净利润12.3亿,人均创利11.1万元。
制造业真不容易!

两家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SH601238)$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100121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339人,合计100460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74.96亿元,人均创利7.46万元。
$上汽集团(SH600104)$ 截止2022年,在职员工215999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43062人,合计259061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89.92亿元,人均创利3.47万元。
观感:第一,汽车制造行业不光是重资产重研发行业,也是重人力行业。这些“重”,对国家及社会来说,可能是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对股东来说,是庞大的负担。
第二,这些“重”看起来是壁垒,但这个壁垒其实非常脆弱,因为它需要持续而庞大的投入,汽车更新换代的加速及激烈的竞争在削弱这种壁垒。销售端来看,竞争的加剧引发了降价潮,目前上述两家的毛利率均已成了个位数,而净利率则在最近八九年内腰斩至4%--7%。
第三,这样的生意模式决定了对股东的回报非常一般。两家在上市后均有大额的再融资,而派息率则在30%--40%之间。

三家中端白酒生产企业。
$洋河股份(SZ002304)$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9616人,无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2.77亿元,人均创利47.3万元;
$山西汾酒(SH600809)$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3712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1575人,合计15287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80.87亿元,人均创利53万元;
$古井贡酒(SZ000596)$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1310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1511人,合计12821人。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0.67亿元,人均创利24万元;
观感:1、商业模式太重要了,差别也太大了。有的行业是辛苦不赚钱,有的则是赚钱不辛苦。上述最差的古井贡酒,其人均创利能力是品牌中药扛把子——同仁堂的4倍,是啤酒龙头——青岛啤酒的3倍,是央企承包商龙头——中国建筑的2.4倍,也是奶制品寡头——伊利的2倍。更别提白酒人均创利龙头的泸州老窖(人均227万),是古井贡酒的9.5倍。行业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的差别还大。
2、品牌酒企大多是国企,一般来说人员并不精简,经营效率并不那么高,但即使有此治理瑕疵,其人均创利能力仍轻松战胜大多数行业,再次展现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3、山西汾酒的增长、盈利能力、品牌力在一众中端白酒中越来越突出,财务指标甚是惊艳。同样还有高端白酒中的泸州老窖,从财务指标和经营效率上来说,它已经超过五粮液。本人拍脑袋判断,汾酒和老窖的投资价值,仅次于茅台。

两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万科A(SZ000002)$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131817人,其中已分拆上市的物业资产$万物云(02602)$ 员工达97930人。全年扣非净利润197.6亿,人均创利15万。
$保利发展(SH600048)$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67260人,其中物业服务人员达43433人。全年扣非净利润179.7人,人均创利26.7万。
观感:第一,作为国企的保利在人均创收方面大幅高于行业标杆万科,还是万万没想到的;第二,如果扣除物业员工,单纯房地产开发其实是轻人力模式,我的理解是,它是重资本模式;第三,物业是真正的重人力模式。万物云 2022年实现营收301亿,净利润15.1亿,人均创利1.5万,净利率5.27%。保利物业2022年实现营收136.87亿,未披露净利润。这是目前为止所分析过的,人均创利最少的行业。

$香港交易所(00388)$ 2022年长期雇员2237人,临时雇员143人,合计2380人,2022年净利润90亿,人均创利378万。不过港交所的薪资支出升多跌少,2017年至2022年仅有一年小幅下跌1%,可见人工支出的刚性。雇员支出从2017年的22.73亿增长至2022年的33.24亿,6年增长46%。

两家品牌消费企业。$伊利股份(SH600887)$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67199人,当年扣非净利润85.86亿,人均创利12.78万元;
$农夫山泉(09633)$ 截止2022年底在职员工超过2万人(年报没有精准数字),当年扣非净利润84.85亿,按2万人算人均创利42.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