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普通持股策略代替沪深300指数持仓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自己对于持股的信心和防止个人认知不足和思维偏见带来的“黑天鹅”,一直都想直接把持仓换仓成沪深300指数,因为沪深300指数的估值相对于持股的估值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个人认为长期而言沪深300在10-15倍直接是一个值得持有的合理估值区间,对应年预期收益在7-10%左右,加上每年大概率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策略我觉得是可行的。再加上对股市偶尔的癫狂带来的额外机会,我觉得长期10%+的年化收益是有比较大概率可以获得的。

但是直接持有沪深300指数,对于50万以下的账户来说,就代表着放弃了A股打新红利的小概率账户突破机会(如在2018年,2个20万左右的账户,因为中了1到2个新股,就在大盘下跌20%+的情况下,获得了3%-5%的年化收益),而在后期科创板打新红利的到来时,估计也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纯运气”爆发机会。

所以最近在思考:是否可以选择沪深300指数的前10-15个个股,按比例建立一个组合,在沪深300在10-15倍市盈率区间持有,15倍以上每上升1倍减持20%仓位,10倍以下会考虑用融资每下跌1倍(如9倍市盈率时,融资加仓10%)。这就可以避免在深知自己选股水平不行(甚至可以说很烂),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理解持有企业的价值和未来成长,所以有很大概率无法把握,造成买对了很快获利,买错了因为亏损一直拿着并且大概率不断补仓把错误数倍放大的悲剧。

从12年开始,经历过牛熊,也被牛熊欠着鼻子走了好久,多次被打的鼻青脸肿,多次惨痛的教训让自己怀疑人生。那是否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在一个相对容易把握的估值维度,建立自己的操作策略?

值得思考,值得尝试!

如按照前10持仓比例:则持仓和持仓比例为:

1、中国平安 28% 2、贵州茅台 13% 3、招商银行11% 4、格力电器 9%

5、兴业银行 8% 6、美的电器 8% 7、五粮液 6% 8、中信证券 6%

9、伊利集团 5% 10、交通银行 5%

本计划在雪球先建立一个组合观察,可惜刚好碰到组合维护,无法建立组合。

全部讨论

2019-06-05 17:47

我也正好有这个想法,加强版沪深300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