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旁观者大师: 我看到了。我的疑虑正是在系统/软件方面,理想对比特斯拉华为小米有何优劣势?如果传统汽车行业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可逆的话,国内国外传统巨头如何解决车机系统问题。我还看不清方向。每一次行业的巨大变革都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旁观者大师:回复@秋日湖上:我发你的文章不也明确指出这点了嘛[俏皮][狗头]
查看图片
引用:
2024-05-20 21:10
我今天刚发:“当然了,外界物理条件变化,没准明年后年这个车又符合那时候的情况了。”
晚上听了理想汽车的业绩会,果然是剩下的纯电明年发布,这个决策比较正确,不然商场陈列都不够,发布了也卖不好。同时,增加理想充电桩的密度。
这样成功概率大幅提升。
好难得的一个公司决策调...

全部讨论

05-22 13:09

大众入股了小鹏~因为他们智能化不行,没技术,没能力做好。当时他们找了其他家,其他没同意。小鹏刚好缺,得以输血。小鹏自动驾驶还可以,就是车整体风格我不喜欢。但我希望所有中国认真造车的新能源车企都好……没有因为目前偏爱理想而有所偏颇。所谓一个群体性崛起案例,观察中国和世界。

05-22 13:04

不可否认华为和小米有先天优势~即便现在没有理想好,但可以借鉴理想体验好的功能,不断优化。理想的劣势,未来手机、车、智能家居联动,肯定没有小米和华为的生态。但我对车没有这个要求,所以看这个需求究竟是伪需求还是真需求要留给市场和时间检验。问界第一款车很差,最后也是借鉴理想出了新M7的增程扭转局势,他们纯电也卖不动。所以,我觉得华为也是很厉害,调整非常果断和快。软件系统,华为天然有优势。特斯拉的早就没有理想好了…
目前这块掉队的是比亚迪和合资、传统车企~比亚迪也在弥补了,就看究竟会如何。
是否最好还有合作?华为和小米应该还是会开放系统,他们要做生态。
我对后者也不悲观,之前我觉得李想的速胜论稍微急了点,因为还是持久战。
还有一个是全球化的机会,如同当年日本车走向全球一样。所以,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在内,我觉得可以容纳至少五家以上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理想或许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所以,目前不确定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