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0笨笨0: 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口岸和海南看起来还是零和市场。长期这个市场肯定会扩大,但阵痛期会很长(毕竟海南变差的概率比较大),等待的机会成本很高。
上面说的价格优势没有那么显著主要指的是海南市场,封关后海南收的税种变少(按照海外经验),有税和免税的价差缩小,竞争格局恶化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具体的封关细则暂时不好判断,还是等明年落地再判断比较好。//@0笨笨0:回复@匿名患者:重点分析了海南但没分析口岸,如果政策不变的话海南的确难以有太大弹性。上海、北京、广州机场潜力是挺大的,未来几年这三口岸免税商业面积都会增长很多,翻番不止,出入境客流加起来不比海南少,口岸免税商品品类正在大升级,所以口岸加市内店的销售额可能超过海南,虽然对中免来说口岸的净利润率低于海南,但也没有竞争。个人认为今年半年报中免业绩就是底,下半年开始增速会上来。上万亿的海外消费回流的目标远未实现,如果政策发力的话,弹性巨大,这事对政策来说难度不大。今年净利润我认为70以上,后面过百亿无悬念,如果政策发力几百亿也可能。我国不可能变成低税率国家,长期免税和有税的税率差都会比较大,免税本质上是贵族生意,市场弃之如敝履,长期看会是笑话。
引用:
2024-06-30 12:42
$中国中免(SH601888)$
结论:并不建议抄底中免,底部布局建议关注其他方向!
考虑抄底,需要想清楚两件事:价格是否合适?长期维度看是否会比现在更好?
1)价格并不合适。虽然公司下跌很多,但此前利润为特殊时期特殊利润,本身就不可持续。
2)竞争格局变差是大势所趋,很难...

全部讨论

今天 19:12

海南和口岸不是零和市场,交叉不大,以前有数据我忘了。口岸主要替代的是海外消费,国人之所以海外买买买,主要原因就是两个,海外品类丰富,价格低,这两点中免都能做到和海外抗衡,现在中免已经和1400多个品牌合作了,产品矩阵丰富,因为采购量大,总体量全球第一,所以很多品类价格也有优势,我看中免是为了保持高毛利,很多品类不愿降价,它的毛利净利比海外同行高不少。现在是口岸品类和品牌太少,所以旅客还是境外买的太多,容易改变,需要些时间,浦东机场,大兴机场,白云机场的商业面积都有很大的扩展计划,有的已经落地。以后让旅客出境时主要在机场买,去海南在当地买,不难实现。海南提出替代50%境外购物我是不信的,但是海南+口岸+市内店实现50%替代我看有可能,无非就是相比境外物美价廉呗。如果政策助力的话,在国家认可渠道购买免税商品放行,其他渠道补税,一下子就回流了,当然政策高度不确定,不能赌这个,但按正常发展,目前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了,尤其是H股,中免后面会保持一定的成长性,分红也说的过去。我也认为海南的竞争会加剧,所以对海南的成长空间持保守态度,但下滑也很难,中免在最好的位置布局已完成,购物环境一流,有国家信用背书,知名品牌积极合作,价差缩小他也是免税的,总是比没有牌照的便宜,无法被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