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深蓝:重发一次(30)价值投资(五) -------价值投资接力赛(上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谓“价值投资接力赛”是指在好行业里龙头股上的接力,如果你把接力棒传到了垃圾股上,那还不如不搞接力。价值是接力的前提,且要求价值必须具有巨大确定性,而唯有好行业里的龙头公司才可保证这一点。故接力只能在好行业里龙头股中进行,而不能乱接力。如果你把筹码从龙头股搬到平庸的小跟班股身上,指望“咸鱼翻身”,那成功的概率将是极低的。

另外,这里的接力赛是指从低估到高估的大波段接力,而不是博取小波动价差的接力。表现在技术层面就是月线低位买点买入,不管此后股价在低位再怎么上下折腾都不用管它,一直持有到出现明显快速上涨的高位月线亢奋大阳K线时卖出。本人并不赞同只要买入的是好公司的股票,无论之后出现多么严重高估的情形也永不卖出的观点。

考虑估值和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重要内含之一,投资不考虑估值和安全边际,不问估值坚持持有明显高估的股票资产荒谬的。所谓价值投资接力赛就是把估值和安全边际作为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持有优秀公司股票的过程中,抓住自己“股票池”内某些个股低估的机会,把自己原持有的已相对高估的股票切换成低估的股票。

所谓优秀公司并不是指一只具体的公司,而是指一堆优秀公司的组合。在持仓过程中对这个组合里面的成员,根据估值的高低是可以随时切换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手上的资产一直处在低估具有向上攻击潜力的状态。卖出高估的,然后再买入其他被低估的优秀公司的股票(如果暂时没有低估的就应持币等待),以此类推进行循环,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价值“接力”行为,是一种因估值的变化而进行的被动式换股操作。而不是以消息、宏观经济形势、猜测股价涨跌等为导向的主动式低吸高抛操作。

稳定持续获利才是股票投资成功的标志,稳健是投资成功的必须条件,遇到大的系统性风险或者个股严重高估时,一定要坚定的离场,而不是跟随市场情绪越涨预期越高。市场情绪这个东西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反向指标,我们要与它对着干才行。否则,稳健就成了一句空话,投资就难以成功。例如,我们看某些基金经理的业绩很长一段时间之所以比较靠前,都是因在股价涨的过多,泡沫明显时进行了大幅减仓的功劳,他们如果不减仓跟着坐了过山车肯定也是业绩平平。他们的成功选对公司只是原因之一,进行价值接力赛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不求妙手,但求积胜”,胜率是决定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保障。投资回报的确定性重于回报的高度,每当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时即所持个股大涨,估值过高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成果,而不应是梦想还会继续上涨,乘胜追击撮取最后的头部利润。例如,案例1、兴业银行2020.7月至2021.2月的一波上涨,当2021.2月份出现了明显的月大阳线后(2月18日时当月涨幅已达25%),随即就出现了大幅回调,到2021年8月回调幅度已达44%;案例2、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李录,2002年通过港交所大量买入比亚迪H股,而且持有了20年的时间,当2020年-2021年比亚迪股票大幅上涨市盈率升至300倍时,李录陆续减持直致清仓,盈利超17倍,年复合收益率约15%。还有巴菲特2008年也是通过港交所买入比亚迪H股2.25亿股持有14年,账面浮盈达35倍,年复合收益率约28%。2022年7月巴菲特将2.25亿实物股票转入花旗银行变成电子股票,为减持做好了准备,随后就开始了大量减仓。事实证明巴菲特、李录等标志性的价值投资人也是在进行价值接力赛的,只不过是有时候时间被拉的特别长而已。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买入二三年后比亚迪股票就疯狂上涨PE达300倍,巴菲特、李录决不会持有到2022年才卖出股票。案例3:著名投资人但斌2015年在一次演讲中坦承:“2007年2008年我40岁左右,正好犯了一个人生最大的错误,我们这拨大概亏了有十个亿,当时我主要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在很高的位置并没有卖出。从我个人职业生涯来说,高位置我是看到了,我当时跟我的搭档说,我们能不能把客户的本金卖出来还给客人,把盈利留下来,朋友没同意,没同意就坚持。 当时我们的理念是希望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投资,不管怎样都跟随企业成长,这也是当时的一个想法”。

这再一次证明所谓价值投资就是买入优质股长期持有不卖,只赚企业的钱不赚市场钱的说法,实际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读,是不对的。由比亚迪多年来的ROE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在巴菲特、李录对比亚迪投资的盈利中,约只有10%是从比亚迪公司赚的钱,剩余90%都是赚得市场的钱。我可以肯定的说,当下(2021年)PE300多倍的比亚迪,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一旦电动汽车市占率达到40%以上后,其PE就会渐渐回归到10-20倍的正常估值水平。没有办法,快速大幅上涨形成泡沫后必有回调,这是市场固有的一种规律,谁都无法改变这一规律,我们只能尊重和利用规律。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卖出后又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情形,对此我们没必要太在意。因为这种情形比竟是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你接力操作十次仅有一二次卖出后又上涨了一定的幅度,而其他八九次都是卖出后不久就下跌了。这样计算下来,两项相抵后我们还是会有很大赚头的。对于这个账,我们还是要遵守概率的逻辑进行细心计算的,有的人只所以高位不愿卖出就是因为没有算清这个账或者根本没有算过这样的账。他们只看到了个别连涨数倍的个案,而忽视了概率的普遍规律,这是其一;其二,坚守这种操作我们每次都可绝对性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就算是卖出后又上涨的那一二次也只是少赚了一点而已。这种方法长期下来我们的投资业绩肯定是稳健增长的。否则,如果你太在意没有吃到的这一段涨幅,往往会适得其反,大概率上你会没有达到抓住最后一段涨幅的目的,反而坐了过山车,将先前的盈利又回吐给了市场,甚至使盈利演变成了亏损,“偷鸡不成蚀把米”。算清这个账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当大幅上涨后仍然想还会继续上涨而不愿卖出的行为,其实是很愚蠢的。不难看出,有的时候如果你不把问题纳入概率的范畴进行思考与计算,愚蠢与聪明并不是很容易辨别的。

在股市中股价经常大幅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无论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均无例外。不要听“忽略股价波动”这种忽悠的声音,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不关注股价的投资者几乎都没有好结果,任何东西太贵了就要权衡价值,就像巴菲特卖出中石油比亚迪实际上也对价值的权衡。我们无法改变规律,但我们却可以通过采用价值接力的方法来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前边讲的案例足以证明,接力与不接力对于你的投资回报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不能太贪婪,要有在高位估值过高时及时收手的定力和勇气。我们要明白估值过高是市场在犯错,而我们这时卖出就是不跟随市场犯错,是在做正确的事。

万物皆周期,没有长生不老的人,也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如果时间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长期持股不动”这种观点的偏颇。根本不应指望靠长期持股不动“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太贪婪了妄想占尽天下的小便宜,往往适得其反。但很多人往往是高时看高,低时看低,很难改掉这一毛病,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投资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多么优秀的牛股也不会长期的从高估走向更高估,树是不可能长到天上去的。我们回看历史会发现,十年十倍股还真不少,但波幅巨大,即便你选对了买入时机,但你长期持有的话,很多十倍股又坐了过山车,你将前功尽弃。不管是公司的业绩还是股价都不可避免的会有波动,甚至是50%以上的大幅波动。投资能够获得超额回报的主要因素就在于低估买入,等到相对高估时卖出,中间这一段才是最具确定性可赚取的利润,而不能奢望抓住它高估了更高估那点风险极大的利润。指望高估了更高估就违背了抓大概率的行事原则。因为从高估到更高估的现象不仅是小概率事件,而且更高估的幅度总体上也是有限的。抓从高估到更高估这一段的利润,你就是在冒大风险赌小概率,是极其不划算的事情。这个账我们必须要算清。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指望高估了更高估都是不划算的。历史毫无例外的证明,无论是多么优秀公司的股票只要一口气涨多了,紧随其后必然是大幅下跌,例如,双汇发展从2019.9月的18.4元到2020.8月涨到了63元,但紧随其后到2021.8又跌回到了21.7元,几乎全部涨幅被回吐; 再比如,恒瑞医药从2006年到2021年1月就一直上涨,且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5月线离60月线越来越远,市盈率越来越高,中间仅有的几次回调其回调的幅度都不大。但从2021年1月开始的这波回调,到2022年4月跌幅已达72%,又回到了5年前的价格。上述两个案例足以充分证明了进行“接力赛”操作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像恒瑞医药这种受业绩持续靓丽的影响,前几次回调幅度不大,市盈率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的股票,一旦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泡沫就会破裂,而发生猛烈的“双杀”现象,其股价下跌的空间会非常大,如果你一直持有不搞“接力赛”,终有一天你会遭遇回调70%以上的打击。假设你在2006年至2021年期间对恒瑞医药不断加仓形成了倒金字塔型仓位,你遭受的打击更是致命的,甚至10多年的投资收益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如果在这10多年期间你每次遇到亢奋状态就卖出,等回调后形成月线买点时再及时买入,你就可自动的避开了这种重大打击,而稳妥的保住先前已有的投资收益。比如,恒瑞医药2021.1至2022.5月的这次大调整,如果你按照我们讲的亢奋型卖点执行的话,你一定会早在2020.6月出现亢奋大阳线时(另一个指标:股价/60月线价≥2)就开始分批大幅减仓了,且是越涨越卖,到2021年1月开始大调整时你的仓位已很轻了。至于到什么时候再买回来,则是后面我要讲的月线买点要研究的问题了。

市场上和网络上常鼓吹的“赛道”投资,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无论是“景气赛道+集中押注”还是什么其他无花八门的“赛道”思维都是不可取的,都有误导大众之嫌。因为,无论什么美名的“赛道”也逃脱不了价值规律的约束,涨的多了,泡沫了,必然的会回调。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价值规律,敬畏市场。赛道会常变,而价值规律不会变。赛道押注这一概念往往致使一些人甚至一些机构把价值规律抛在脑后,错误的认为只要我躺在赛道里就万事大吉了,而对泡沫视而不见,最终一定会被价值规律的历史车轮轧的死去活来。例如,2021-2022蹲在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医药这些所谓赛道里不动的基金,无一例外的都受了重创。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一书的作者杨天南老师,20多年来的投资业绩非常靓丽,但从其书中晒出的2007年4月-2015年4月的投资组合展示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一直执行的正是“价值接力赛”原则。这也是其投资业绩一直靓丽的原因所在。

在股票市场,同一只股票在牛、熊的不同阶段其估值差距是巨大的。在大盘经历一轮大的牛市后,几乎所有股票都是被严重高估的,非常的昂贵。例如上证2007年牛市6124点,从这个高点跌下来至2023年,16年的时间仍未得到修复。所以,如果市场极度疯狂,给出高的离谱的价格,就应毫不犹豫的及时清仓离场。否则,如果在市场情绪高涨时不卖出,下跌的时候也满仓,那么你投资组合的市值则必然会大幅缩水。并且由于未卖出,你手里没有现金,这就又严厉地剥夺了下一步你买入低估股票的机会,这会给你带来无尽的损失和烦脑。我们拿茅台为例,2007年12月份最高价为230.10元(不复权),到2008年11月时最低价为84.2元。假定你2007年持有不卖出一直持有到2021年2月2627元,与此时卖出到2008年11月84.2元再买入相比,后者的市值比前者增加了1.73倍。假设茅台以20%的平均增速增长,要增加1.73倍大约需要5年,也就是说,这一接力操作与死拿不卖相比,相当于为我们额外提供了茅台公司5年的利润。所以,是否进行价值接力与投资回报是有重大关系的。且如果2007年你不卖出,当2008年跌至84.2元的时候大概率上你会被猛烈的下跌吓破胆,忍认可忍而卖出,那么你更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承受无尽的损失和烦恼。

不要以为你持有的是好公司的股票就可以不问市场的情绪。正如格雷厄姆先生所说:你要学会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其实国内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撑管的基金,投资收益不甚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价值投资教条的理解为了长期持有不卖。但试想,当股价已经严重高于内在价值时,你仍然持有不卖,你持有的目的是什么呢?即使是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在他数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卖过的股票数量也远远多于长期持有的股票。

另外,从概率的角度来看,“价值接力赛”也是最符合逻辑的。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某只股价已涨了很多,估值已很高,那么它再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和再上涨的幅度都必然已很小,也就是说严重高估时再大幅上涨的概率和获利的赔率都是极小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当股价从高位已下跌了很多,估值已很便宜时,其再大幅下跌的概率一定比在高位时要小的多,相反,其反转上涨的概率及上涨的幅度一定比在高位时大的多。这一推论在逻辑上是没有什么毛病的,是完全成立的。上述的逻辑推理并没有什么奥密,只是常识而已,而常识往往是最管用的,但却往往又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

人的一生中也是这样,如果你能避开小概率,只做大概率事件,那么你的一生大概率就会过的富有和幸福。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与小概率为伍而不自知,其一生将大概率过的不会富有和幸福。所以,无论你准备做什么重大的事情时,都要首先考虑这个事情成功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再决定做与否。股票投资更是如此,抓大概率弃小概率不会有错。例如,如果你在2007年市场疯狂,估值很高的时候买入标准的价值股茅台的话,也会深度的套牢,直到2015年以后才能真正的回本,那么这8年时间,就是你付出的时间成本,这8年你一无所获。况且由于受这8年套牢的打击,可能到2015年刚回本解套时你反而会赶快跑掉了,你能享受到贵州茅台这个具有高成长、高护城河公司的高收益吗?而如果你懂得概率并从概率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你还会2007年市场疯狂,估值很高时不卖出或者买入茅台吗?

再比如, 1988年巴菲特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共计投资约10亿美元。十年之后这笔投资升值到133亿美元,十年收益13倍,年复合收益率29%。而同时期可口可乐的利润增长率只有年均14.7%。老巴取得的这29%的年复利收益,其中一半的贡献来至于估值的提高。因为1988年老巴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是瞅准了市场熊市才出手的,当时可口可乐的PE只有15倍。而到了1998年7月可口可乐股价曾高达70美元,PE达48倍,估值上升了200%。盈利的加上估值的提升,标准的戴维斯双击,这正是投资回报率远超公司利润增长率的原因所在。然而,可口可乐高达48倍PE时,巴菲特并没有卖出可口可乐(当然可能是他已经成为大股东进入了董事会,珍惜声誉的老巴不会轻易卖掉),而在此后直到2011年的十三年中,可口可乐的股价没有再上涨,尽管期间可口可乐依然取得10%左右的利润增长率,十三年间净利润增长了3.45倍。

尽管这十三年间可口可乐的利润增速从14.7%下降到了10%,仅下降了4.7个百分点,但由于可口可乐的估值从1998年48倍下滑到2011年的13倍,估值下降了73%,正好抵消了盈利的增长,这被称为失去的13年。经历了13年的下跌,在此特别强调,是估值下跌,股价没有下跌,当然也没有上涨,是所谓的滞胀。这样不升不跌维持了13年,依靠利润的增长,终于把之前高估值才消化干净。可口可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再优秀的公司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快速增长,也一定会有经营碰到问题增长放缓的时候。一旦业绩不能再保持快速增长其估值必然会被下调,就会出现公司虽然还在盈利,但由于盈利增速下滑了,其估值就会从高向低滑动,直到高估被消化干净前,股价就不会再上涨了。

这进一步验证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其业绩都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长,一旦业绩由高增长转入正常盈利,其估值必然向下回归,造成公司虽然还在大额盈利,其股价却不再上涨了,而长期横盘,甚至还可能大幅下跌。所以,无论你持有的是多么优秀公司的股票都应避开高估,从高估的优质股票切换到相对低估的优质股票,进行价值“接力赛”是完全有必要的。

坚持“价值接力赛”可以使我们自动避开由于公司业绩不能再保持快速增长而造成的估值被大幅下调的风险。例如,新能源行业的龙头股宁德时代(200750)、比亚迪(002594)等,近几年来(2018年-2021年)营收持续增长,股价和PE则以更快的速度持续上升(比亚迪PE最高达302倍、宁德时代PE最高达155倍)。一旦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后,营收增长率开始下滑时,市场就会对其估值大幅下调,形成较长期的“双杀”现象,高位跟风者会亏的满地找牙。

赌伟大公司“集中投资、长期持有,死了都不卖”,一旦错了就很难翻身。例如你对看好的当下快速成长且估值已很高的某公司重仓长期持有,但万一你看走了眼突然出现了业绩增速大幅下滑的黑天鹅事件,这时你就会遭遇无情的双杀打击,这会使你多年积累的收益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甚至造成本金严重亏损。

不要以为公司业绩靓丽时候的股价就是公司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要明白这时股价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水中花镜中月,80-90%都是水份,干货只有10-20%这样一个事实。泡沫迟早是要破裂的,水分早晚也会被挤干净的,一旦业绩不再靓丽哪怕是短期的不再靓丽,这其中的80-90%就会蒸发掉,这是股市中残酷且不断重复上演的事实。比如长春高新(000661)净利润增速2019年76%、2020年71%,股价也因业绩靓丽而持续上涨,直到2020年6月份形成明显泡沫式的高位亢奋月大阳线。但到2021年净利润增速减缓至23%,其实这时公司还是在大幅盈利的,只是盈利增速有所下滑而已(2019年盈利17.7亿、2020年盈利30.4亿、2021年盈利37.5亿,实际上2021年比2020年还多盈利了7.1亿元),但其泡沫破烈股价从2021年5月的683元下跌至2022年4月的最低价132元,PE从93倍下跌至13倍,蒸发掉了86%。这充分证明了高位卖出进行价值接力是多么的重要。

但我们还要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像长春高新这种猛烈而急速的蒸发反而快速的为我们创造出了新的接力买入的机会,使价值接力赛方法显得更美妙和更有效。因为这种猛烈而急速的蒸发一定会出现大幅的跌过头现象,从而造成极度的低估。我们抓住这种极度低估的机会买入,假定由于集采造成长春高新的业绩无法再回到像2019年、2020年60-70%的增长速度,而是保持通常15%-20%的增长,但只要估值回归到医药行业正常30-40倍市盈率,股价从低位翻倍也是高概率事件。

这里表现出的现象就是:当公司出现重大负面消息,市场普遍预期不好的时候,会把价格过度的打压到特别便宜的地步,这个重大负面消息对少数聪明的搞好接力赛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反而成了重大利好,成了捡便宜货的最好时机。实际上这时就是价值接力赛一个新的起跑点。但如果你持有长春高新在2020年6-7月份出现高位大阳线的亢奋状时不卖掉,不仅你的市值会大幅缩水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因为你没有卖出现金也就无法买接下来的便宜货,这就消灭了你低位接力的机会,在新的起跑点上也不会有你的位置。

如此,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价值投资接力赛”,实际上就是对价值投资进一步的细化操作,是价值投资本来就应该内含的东西。试想如果一只股票已经明显高估了,安全边际已极端倒挂了,你还持有不卖,那么你持有的价值在哪里,还是价值投资吗?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个股其股价每次大幅上涨后,随即必有将该次涨幅的1/2至2/3被回吐,且如果不是优质价值股,跌下去以后在下次大盘牛市到来之前就再也涨不起来了。比如四川长虹(600839)在经历电视普及率达40%之前的1997年大幅上涨后开始下跌,跌下来以后除2007年和2015年大盘牛市时各涨了一次外,其他时间都是长期在下面趴着。这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事实,不得不察,不得不防。如果持有四川长虹在1997年底你没有卖出,那么你的持仓需要到2015年才可恢复到之前1997年的市值,如果仍排斥接力赛坚守持仓不动,那么市值随后又会大幅缩水。这种回吐现象与我前边讲的安全边际和正确理解市场的波动等内容一脉相承,只是视角有所不同而已。

具体到实战中,我们要善于在上升的左半球形成趋势性高位亢奋状态时开始分批了结,而不能试图等见到最高点再卖,因为你不可能知道哪里是最高点。太贪了往往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最后保不住之前的成果,把现成的盈利又回吐给了市场。只有在高位及时卖出获取了现金,保住了之前的成果才是实在的利益,也才能等到下一步再次出现低位折扣价时买入。我们千万不要把投资搞成了折返跑。

我们常说要克服恐惧,人弃我取,在群体大抛售时买入“千里马”股票。但这里隐含了一个你在高位已卖出现金这个前置条件的,也就是说克服恐惧只有建立在先前的克服贪婪基础之上才是有意义的。贪婪和恐惧二者往往是如影随行的,克服不了恐惧往往也就克服不了贪婪,反过来,克服不了贪婪往往也就克服不了恐惧,二者总是纠緾在一起的。

很多人买在了低位,但收益率也不高。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拿一口气涨几倍的牛股来比,唯恐自己错失了大牛股,“死了都不卖”,最后把之前的盈利又全回吐给了市场。实际上大牛股是可遇不可求的,长期下来你只要每次赚取50%-100%,比梦想抓住赚几倍黑马股的胜算概率要大的多。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其实坚持价值“接力赛”每次赚取50-100%,长期加起来比抓赚几倍的黑马股赚得还要多,且成功的概率远高于抓黑马股。因为你抓住黑马的概率实在太小了。另外,不用担心放跑了牛股,因为雄牛也一定会有打盹的时候,我们一定还有机会骑到雄牛的背上。

卖有买生,卖的好是因为买的好,而卖的好又可为下一次买的好储备了资金,创造了条件,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对立,协同作战才能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形成正向良性循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指望赚由高估到进一步更高估的泡沫钱,而只应赚从低估到相对高估这一段最具确定性的钱。投资讲究的就是确定性,确定性能赚到适当的钱比可能赚到大钱更重要。抓住这一确定性就等于你化解了市场里其他众多的不确定性。

高估时我们要勇于卖出,再买入另一个被低估的优质价值股。找到优质且被低估的个股后就要及时买入,而不必担心它还会再下跌。其实,低估时的再下跌并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在低位不管股价再如何波动,但它最终还是会从低估走向高估的,这是具有确定性的,这一确定性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之所以有如此的确定性,这是因为我们买入的是优质公司的股票。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价值“接力赛”。通过不断的接力会使我们的投资始终处在以下两个有利的地位:第一,使我们的持仓在绝大部分时间都避开了大幅下跌的风险;第二,与避开了大幅下跌的风险相对应的必然是,使我们的持仓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低估具有向上攻击之势的最佳状态。在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中能赚取该波段70-80%的利润,后面的留给别人赚,同时这也把后面的风险留给了别人,这是投资的哲学。上述这种简单的原则重复执行,每次都能稳赚不赔,“不求妙手,只求积胜”,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使我们的资产复利增长。只有复利不被破坏,小雪球才能滚成大雪球。梦想一次性赚个大的,往往适得其反。

所谓“价值接力赛”,体现的正是价值投资的本质问题。简单的讲就是坚持安全边际原则,当优秀公司的股票低估时我们买进,然后耐心持有,直到高估时积极主动卖出,一切都不过是如此简单的重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我们就会成为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我们定会成为赢家。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和本质。用这种大道至简的办法,就可把股市中大部分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掉了。

高估时卖出,从考虑机会成本角度来看也是划算的。因为虽然有些优秀公司的股价高估状况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时再大幅上涨产生双击的概率已几乎为零,如果你不卖出从概率上是不划算的。因为投资别的低估的股票比继续持有已高估的股票存在双击效应的概率要大的多,收益会更好。所以,我们要做一些自己的计算,要进行机会成本的比较,只有从概率的角度来评估,你才能知道划算不划算。

市场实践中只所以很多人做不好“价值接力赛”或者不愿意做“价值接力赛”,究其原因往往是受某些个股较长时间持续上涨的影响,唯恐放跑了大牛股。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例如,2020年初的爱尔眼科(300015)和通策医疗(600763),从图形视觉看上去,他们从2020年初到2021年2月份涨了很多(4倍涨幅),但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的华海药业(600521)相比,还没有后者赚的多(4.5倍涨幅),但视觉上感受到的却是前者比后者赚的多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呢?因为前者是在高位又继续上涨的,视觉上会感觉高高在上,涨的很多。而后者是在“双杀”的低位反转上涨的,当下的涨幅被之前的跌幅给抵销掉了,视觉上看上去没怎么涨。但实际上这时前者的风险远大于后者,因为前者当时的股价是对靓丽业绩的反应,市盈率已很高,泡沫已很大,已无任何安全边际可言,万一下一步企业遭遇其他负面事件影响使业绩低于预期,股价就会遭遇“双杀”。再比如顺风控股(002352),2020年业绩靓丽估值高高在上,PE达75倍,但2021年1季度报突然亏损10亿元,股价遭遇“双杀”暴跌60%以上。而2019年1月的华海药业(600521)是在“双杀”之后的位置,几乎完全可以排除再次遭遇“双杀”的可能性,反而是享受“双击”的概率极大。经过对上述两种操作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做出后者优于前者的判断。应该如何行动已不言自明。

卖出高估的股票买入其他低估的股票,买入后短期也可能会被套,但由于在此价位已相对低估,此时再大幅长期下跌的概率已很小,而价值回归、反转向上终将会发生。高估时卖出后也可能会又上涨了,短期少赚了,但长期来看却避开了盈利被大幅回吐的风险,并保住了前期已获得的可观收益,把浮盈变成了实盈。总体来说价值接力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且回避了有可能被双杀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这里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处理的细节问题,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这个细节就是,我们说高估时卖出是“接力赛”成功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但股价涨多少算是高估呢?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人千看法,万人万想法。那么该如何进行处理呢?我们还是要化繁为简,只要我们把个股出现明显的趋势性高位亢奋状态作为高估卖出的唯一标准进行死磕,把当前股价/60月线>2时作为开始减仓的起点,放弃任何其他投机取巧的想法,不留恋任何可能再上涨的收益,决不贪婪小波段的差价,我们就不会临阵乱了章法。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高估不高估,该卖不该卖的心理纠结问题。另外一个细节是,由于股票池中的个股出现了特别明显的低估状态而需要买入,这时你手里既没有现金也正好没有高位亢奋股可卖,那么这时则可卖掉相对已高估的股票,这也是划算的。因为毕竟新买入的低估股票上涨的潜力远大于相对高估的股票。

在股市耍小聪明赚短差,时间久了很难有好下场,但“大聪明”我们还是要做的,否则,时间久了同样也不会有好下场。我们不应试图规避所有的下跌,因为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但是规避因高估而出现的大波段下跌则是合理的,也是科学和可实现的。价值投资“接力赛”特指的就是这种从低估到高估的大波段的低买高卖。实际上这就是“大聪明”。

价值接力赛中的“低买高卖”与普通炒股者说的“低买高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炒股者可能10元买入,11元就卖掉了。炒股者既可能是低估买低估卖,也可能是高估买高估卖,其波段都很小,赚的是小差价。炒股者搞短线的低买高卖,实际上是在不需要取巧的地方自作聪明。短线的低买高卖会带来更多潜在的错误,因为短线的高低是很难判断的。短线的低位有可能是长线的高位,这时你在所谓的“低位”买入后,弄不好就会遭遇大幅下跌被套牢的打击。相反,短线上的高位有可能是长线的底部,你在所谓的“高位”卖出后弄不好就会遭遇大幅踏空,有放飞大牛股的风险。本篇就聊到这里,我们第31篇文章见。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05-03 14:21

感谢老孙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