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结构看债市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利率债:供给落地后,若收益率点位仍相对较低,可能会因左侧配置机构需求不足产生震荡。不过当30Y国债收益率回调至合意点位后,保险的配置需求将有所释放,因此,无需担忧超长债收益率的过度上行,可围绕2.55%-2.6%点位博弈交易性机会。

信用债:在期限结构上,目前来看,理财的持仓久期限制或有所放松,期限由1年以下向1-3年迁移,在当前资金利率短期内难以向下、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关注二季度理财配债规模增加后,1-3年信用债上的博弈机会。

1、从供需结构看债市机会

1.1

二季度债市供给如何?

(1)利率债

我们在《利率债供给高峰来临?》中,对二季度利率债净融资情况进行了预测:

① 我们预计二季度常规国债净融资规模为8946亿元,若6月份发行一半(5000亿元)特别国债,则净融资量将达到13946亿元,其中5、6月份均高于7000亿元,大于往年同期,存在一定的供给压力。

② 我们预计二季度新增地方债14640亿元,略高于2023年、2021年同期,供给压力主要集中在5月、6月。

③ 我们预计二季度政金债净融资规模为3881亿元,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供给压力不大。

(2)信用债

根据我们在报告2024年信用债供给与节奏中的测算,我们预计二季度城投债和产业债净融资规模分别为2266.30亿元和-2529.34亿元,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供给压力不大。

1.2

各主力机构的需求有何变化?

(1)保险

从配债总规模来看,在一季度“保费开门红”结束后,二季度保险对债券增配规模往往相对减少。基于一季度保险的现券净买入规模,以过去3年二季度债券增配规模的环比增速的算术平均值作为2024年Q2的增速假设,我们预计今年二季度保险对债券的总配置需求在3500亿元左右。

从今年的配置结构上看,保险降低了对信用债和国债的买入规模,转而大量增配地方政府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券种收益率的快速下行,导致对配置盘吸引力下降。不过,保险在季末扫国债的现象仍然存在,3月最后一周快速买入国债共390亿元。

因此,若二季度国债的收益率点位仍然一般,低于其合意点位,那么保险对国债的配置需求可能保持在低位,对地方债的需求同比增加。假设二季度现券买入结构与一季度类似,那么保险对地方债的需求约为2000亿元,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对国债的需求则仅在100亿元左右,处于较低位置。

(2)农金社

从配债总规模来看,与保险类似,在一季度“信贷开门红”结束后,二季度农金社对债券增配规模往往减少。我们预计今年二季度,农金社对债券的总配置需求在4500亿元左右。

从今年的配置结构上看,农金社对国债的净买入规模大幅增加,与此相对,同业存单的配置规模缩量。原因可能在于,信贷投放力度偏弱、可投资金规模较大,叠加债市利率的快速下行,在增收目标的指引下,农金社波段操作幅度增加。

因此,若国债利率出现快速上行,农金社仍有较强动力做大幅增配,配置需求仍在。假设二季度农金社的现券买入结构与一季度一致,那么其对国债的需求在1500亿元左右,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从期限上看,主要由超长债贡献增量(增持240亿元)。

(3)基金

从配债总规模来看,信贷开门红结束后,资金由表内流出,基金规模往往快速扩张,债券需求也随之增加。基于过往基金规模的季节性变化,我们预计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将增长至30.3万亿元,对应新增债券需求约在9500亿元左右。

从今年的配置结构上看,在资产荒压力下,基金明显增加了对信用债的净买入规模,对政金债的配置则与去年相当。假设二季度基金的债券持仓结构与去年Q4一致,那么其对信用债的增量需求接近2500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对国债和政金债的需求量分别为330亿元和2700亿元,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4)理财

从配债总规模来看,与基金相同,信贷开门红结束后,二季度理财规模往往快速扩张,但受赎回潮影响,2022年和2023年,理财对债券的配置规模持续下行。不过,在2023下半年,理财的债券持仓已企稳回升,主要是大量增持了信用债和同业存单。考虑到赎回潮后的规模修复,我们基于2023年理财规模环比增速线性外推,我们预计二季度末,理财规模将恢复至28.3万亿元,对应新增债券需求约为8700亿元。

从配置结构上看,与2023年相比,理财今年的持仓券种偏好变化不大,但缩久期行为有所调整。利率债方面,仍以政金债为主,净买入规模与去年相当。信用债方面,理财今年对1年以下的信用债净买入规模缩量,对1-3Y信用债净卖出规模减少,缩久期行为或有所改善。

因此,参考2023年末的配置结构,我们预计二季度理财对信用债需求在6500亿元左右,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对1-3Y信用债的持有规模或有所增加。

1.3

供给冲击下,有哪些机会可以关注?

在综合分析了二季度利率债和信用债供需两端的情况后,我们想进一步探讨,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供需结构有什么变化?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

(1)二季度利率债和信用债的供需结构同比有何变化?

从供给端来看,今年主要的供给压力集中在国债,新增净融资超过万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其次为地方债。而政金债、信用债的净融资规模同比均下行,供给冲击相对有限。

结合需求端表现来看:

① 地方债:主要需求增量集中在保险上,保险二季度的新增需求量较高,超过往年同期水平,供给小幅增加带来的冲击或相对有限。

② 利率债:主要需求增量集中在大行和农金社上,而潜在配置方保险,当收益率达到其合意点位时,也会有一定规模的增持。但整体而言,二季度机构的配置需求与新增供给相比偏低,供给落地后(尤其是长债和超长债),收益率或出现震荡。不过,考虑到国债收益率上限为地方债减点,同时地方债受供给影响较小,那么利率债的收益率也上行有顶。

③ 信用债:主要需求增量集中在基金和理财上,而二季度是广义资管规模增长的季节性小高峰,供给不能够满足二者的配置需求,收益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

(2)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

① 利率债:供给落地后,若收益率点位仍相对较低,可能会因左侧配置机构需求不足产生震荡。不过当30Y国债收益率回调至合意点位后,保险的配置需求将有所释放,因此,无需担忧超长债收益率的过度上行,可围绕2.55%-2.6%点位博弈交易性机会。

② 信用债:在期限结构上,目前来看,理财的持仓久期限制或有所放松,期限由1年以下向1-3年迁移,在当前资金利率短期内难以向下、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关注二季度理财配债规模增加后,1-3年信用债上的博弈机会。

2、广义资管买什么?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本周跨季后流动性有所放松。R007和DR007收于1.83%和1.81%,较上周分别减少98BP和20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1.60%,较上周下行10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06129.9亿元,较上周减少8.6%。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908.6亿元及-2744.3亿元。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基金久期

本周市场绩优和一般利率债基金久期测算值分别为3.49和3.28,较上周分别减少0.02和减少0.07。

4.2

“资产荒”指数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4.4

银行理财破净情况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略有下行,全部产品和理财子公司产品破净率分别为4.2%及5.9%。

4.5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7.9%,较上周减少0.8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13.4%,较上周减少5.1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5.2%,较上周减少3.0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179.9%,较上周减少11.3个百分点。

5、国债期货走势跟踪

6、广义资管格局

风险提示: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走势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指数样本券调整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测算偏误;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超预期;信贷超预期。

相关报告

1、《2023中期机构行为观察》

2、《农金社交易能力强吗?》

3、《国债期货定价了什么预期?》

4、《降息后的机构百态》

5、《利率型债基还在加久期吗?》

6、《选久期还是票息?》

7、如何看二级资本债的交易机会?》

8、如何提升长债交易胜率?》

9、《保险欠配改善了吗?》

10、“资产荒”演绎到哪一步了?》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从供需结构看债市机会—机构行为周观察》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4月9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联系人:

刘 畅 SAC编号:S0350122080146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