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化债回顾与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历史上共有三轮化债,更多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重点推进了政府预算管理、举债机制完善、隐债排摸、债务置换等一系列化债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目标。本轮化债内容上类似于首轮化债,形式上类似于第三轮化债。目前,城投化债上半程已见成效,化债进入下半程。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金融化债”为城投化债下半程重点,建议重点关注化债症结,审慎评估下半程化债成效。政策调整与非标舆情或为债市调整重要变量。投资方面,重点化债省份关注云贵投资机会,非重点化债省份关注中部省及山东投资机会。

“赎回潮”风波主导年初修复行情,“舆情旋涡”牵动上半年市场神经,“一揽子化债”开启城投债市场新格局,2023年是信用债市场跌宕起伏的一年,也是新一轮化债的起点。前期三轮化债为本轮化债提供经验也打下基础,立足当下,顶层设计基本明确、地方任务大体清晰、城投净融资缩量、利差中枢全线下行,本轮城投化债已走过上半程。2024年,在强政策驱动下,化债仍为市场主线,金融化债或为重要变量,本轮城投化债进入下半程,政策脉络如何,还应该注意什么,我们结合历史经验与政策环境进行梳理与分析。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1、城投化债上半程

1.1

历史化债成效

对于地方债务的管控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相关内容,自此以后,中央、国务院及各相关部门文件针对地方债务管控的表述逐渐增多,对地方政府及企业债务关注度逐步提升。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开始明确政府与企业责任的边界,规定政府不得通过企业举债,企业债务不得由政府偿还,要求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但因经济发展模式及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等原因,债务问题尚未完全暴露,债务规模逐渐攀升,隐性债务等问题持续累积。

2015年政府第一次开启化债工作,历史上的三轮化债主要情况如下:

2015-2018年为第一轮化债,完成甄别隐性债务,为实现债务结构调整与降息,共发行12.2万亿元置换债,主要用于置换非政府形式债务。

2019年为第二轮化债,针对债务压力较大省份,建立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共发行置换债1,579亿元。

2020-2022年为第三轮化债,重点在于隐债试点扩容,同时成立“北上粤”全域无隐债试点。分别发行特殊再融资债6,128亿元、5,042亿元。城投债化债第一阶段往往伴随着信用利差的大幅缩窄。

中央主导的前三轮化债,更多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重点推进了政府预算管理、举债机制完善、隐债排摸、债务置换等一系列化债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目标:第一,强调了政府与企业的债务边界,确立了“开正门,堵偏门”的债务管理思路,一定程度上明晰了政企债务责任;第二,开启隐债化解的试点,实现了部分弱势区域的债务风险缓释与优质区域的隐债清零;第三,完成隐债摸底,为后续精准化债奠定基础。

1.2

本轮化债政策梳理与总结

从政策导向来看自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政策方向基本明确,“化解存量,控制增量”的监管态度没有改变,“防风险”仍为政策底色。结合2023年中央及各相关部门的文件与表态来看,监管合力逐步形成。

从化债思路来看在资源有限、存量债务规模高企的情况下,“债务滚续、精准化债、时间换空间”为当下化债思路,“规范发展、市场化经营”为化债核心要义。

从化债框架来看,在“一揽子化债政策”颁布及“特殊再融资债”落地后,化债框架存在进一步深化,也出现一定的调整。

深化在于进一步强调中央支持,明确各层级主体责任,强化监管统一,强调高压监管,优化债务监测管理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多方参与并丰富化债工具与手段,在多方面完善了化债框架。

调整在于将“地方政府债务”表述口径改为“地方债务”,扩大了债务管理范围;同时中央态度从前期的“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转为“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地方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形成了中央“总体统筹”、省级政府“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负其责”、金融机构“多方参与”的化债格局,权责更加明晰。

从化债手段来看,在化债框架下,本轮化债主要通过经营收入偿还、财政资金救助、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化转型、平台整合来实现,金融化债为后市重点。其中,财政政策体现为特殊再融资债、专项债回补;金融机构支持体现为展期降息、中长期低息贷款置换、SPV等。但短期来看,经营收入、财政资金及金融机构依然为主要化债手段。2023年政策端“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化债”被频繁提起,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一揽子化债”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化债成为后续市场关注重点。

从化债效果来看本轮化债市场预期有二:一为“特殊再融资债”先行,带动城投债流动性改善、提振市场信心;二为“金融化债”重点跟进,全面优化债务结构、展期降息为后续预留转型空间。

目前特殊再融资债作为最先落地的化债政策,已充分带动市场情绪,实现流动性改善,一阶段化债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23年末,全国各省份已共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1.39万亿元,带动一级市场发行热度提升、发行利率持续下行;二级市场中短端城投债成交规模提升、信用利差中枢下行,提前兑付规模提升。本轮化债一阶段特征已充分显露,二阶段“金融化债”关注度提升,化债进入下半程。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2、城投化债下半程

化债政策效果短期看财政支撑与金融支持,长期看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全面化债道阻且长,仍需明确政策导向、重视化债症结、跟踪市场动向。结合历轮化债及政策梳理来看,当前一阶段性化债已见成效,一二级火热表象之下,二阶段政策落地及化债成效更需重点观察。

2.1

政策何去何从

权责明晰下,多重博弈仍需政策引导,实现因地制宜。政策导向先治标后治本,监管长牙带刺合力敦促债务化解。

中央“总体统筹”、省级政府“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负其责”、金融机构“多方参与”的化债格局已定,央地博弈、央企博弈贯穿全程。中央后续政策充分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推进“一揽子化债政策”,“适度支持”地方化债,但仍坚持“非普惠”、“精准拆弹”原则,“防风险”为核心要义。

政策内容坚守“债务规模匹配经济增速”、“化存量、遏增量”、“牢牢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化债。展期降息仍处在短期“治标”阶段,长期政策引导平台整合优化、实现部分主体的政府信用剥离,实现产业转型。监管合力渐成,严监管周期持续,城投缩量格局不变。

2.2

化债症结及关注点

“遏增量、化存量”大背景下,融资渠道持续收紧,化债资金来源受限,市场关注有息债务利息偿付压力。在名单内外主体难以新增贷款及发债,债券发行仅能借新还旧且不包利息,“10年期中长期低息置换贷款”每年还本10%加快偿债节奏,非标融资全面压降,结构化发行叫停,银行授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城投付息压力有增无减。需重点关注存量债务较高区域的可变现资源及偿债资金来源问题。

监管合力渐成,央地、政企博弈持续,政策落地效果有待观察,存在政策倒逼可能。历史来看,历次化债均伴随着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与融资渠道扩充。从2023年11月财政部公布《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来看,“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情况仍未停止。在上述付息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持续违规新增,或倒逼政策调整的情况。

政策解读较慢,金融机构保持观望,名单制标签化管理尚不明晰,金融化债或存阻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新发政策较为审慎,政策解读整体较慢,12重点省份金融化债小有成效,其他省份进度不及预期,或主要受执行细则、监管指标、资产质量、授信政策差异、底层资产追溯等多重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名单制标签化管理对名单内外主体融资影响暂不明晰。

化债范围扩大,标债、非标两重天,非标舆情或引发小范围区域估值调整。本轮化债覆盖范围扩大,包含非标等有息债务,尽管化债及资产荒行情持续,但仍需关注非标舆情对小范围区域及对标主体的估值影响。

2.3

本轮化债众省相

化债进入下半程,各层级信用利差高于100bp省份显著减少12重点化债省份利差仍相对较高,重庆、天津利差收窄幅度较大,主因化债进度相对较快、信用事件提振市场信心所致。非重点化债省份新发债券反馈次数显著较高,获批周期明显更长,或与债券发行政策差异有关。

我们在《2024年信用债投资策略》《数说城投债净融资缩量》中对2024年城投债市场进行了系统性的展望。结合近期化债进展与症结来看,下阶段金融化债成效有待观察,政策或有调整,城投或面临持续分化。针对重点化债省份,参考天津、重庆,我们推荐关注云南、贵州超预期化债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谨防非标舆情带来的估值波动风险。针对非重点化债省份,我们依然重点推荐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及山东,合适票息存量规模较大,利差相对较高,存在结构性挖掘机会。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1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3、化债下半程展望

本轮化债内容上类似于首轮化债,形式上类似于第三轮化债。从政策上,化债框架更成体系、严监管持续、央地权责更加明晰;从效果上,实现了短期城投债市场信用修复,带动信用利差全线下行,为债务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赢得空间。城投化债上半程已见成效。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金融化债”为城投化债下半程重点,资产荒行情仍将持续,但建议关注化债症结,审慎评估下半程化债成效。政策调整与非标舆情或为债市调整重要变量。投资方面,重点化债省份关注云贵投资机会,非重点化债省份,关注中部省及山东投资机会。低房贷利率分

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1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4、信用债市五大热点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5、一级市场

5.1

信用债发行与净融资

本期(2023.12.24-2024.01.14,下同),信用债发行规模4,974.80亿元,净融资1,733.70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1,919.85亿元,净融资405.05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3,044.95亿元,净融资1,323.65亿元。

5.2

信用债发行利率

本期,信用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低于往年水平。各券种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符合化债政策导向。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6、二级市场

6.1

信用债成交活跃度

本期,二级市场信用债成交规模继续缩减,累计成交16,426亿元,环比减少2,126.7亿元。分券种来看,中票、公司债成交活跃度提升。

6.2

信用债机构行为

(1)信用债多空集中度

(2)信用债配置力量一览

6.3

信用债到期收益率

6.4

信用债信用利差

(1) 信用债核心品种信用利差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降低房贷利率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即LPR下调;二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新增房贷利率方面,8月4日联合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发言人在回答“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时?”,提出“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我们认为短期内短期内LPR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央行发言人同时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表态引起市场关注。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根据央行数据,2018-2021年房贷利率平均为5.53%,2023年6月末为4.11%。扣减掉2021年末至今5年期LPR下调的45BP后,2018年-2021年存量房贷利率较2023年6月末利率仍高出97BP,这一幅度体现为房贷利率“加点”,不会随着LPR变动而调整。

7、信用债市预警

(1)成交偏离正常估值情况

(2)信用评级调整

本期无评级调高主体;评级调低主体1家。

(3)信用债展期及违约

风险提示:经济变化超预期;化债政策大幅调整;城投名单差异;样本区间及统计误差;假设条件不满足。

相关报告

1、《湖南还有哪些可“沉”之机

2、《重庆城投再审视

3、《二永还有哪些机会?

4、《2024年基建怎么看?

5、《12月资金面怎么看?

6、《保险对年末债市有何影响?

7、《2024年信用债投资策略

8、《2024信用债供给与节奏》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城投化债回顾与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1月18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