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5

$中化化肥(00297)$ 中化化肥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2022年公司银行借款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公司现在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目前的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公司顺利转型?
答:截止2022年底,公司的长短期借款一共是17.41亿元,同比增加7亿元。新增借款主要用于中化涪陵方面建设性资本支出,大概是6.31亿元,另外一些短期借款大概在7000万左右,新增借款和公司2022年预算的资本性支出承诺是相匹配的。目前整个涪陵处于建设末期,新增6亿借款中,长期贷款大概是4.2亿,流动资金贷款是2.1亿左右。
通过这几年公司的持续努力及战略结构调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非常好,连续3年盈利实现了近10年的利润新高。公司目前整体的资产负债率为52.8%,属于较好水平,投资评级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善,所以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授信方面也得到认可,公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去年底公司整体的现金流很充裕,货币资金余额一共是33.56亿元。财务状况也很稳健,目前境内外银行对公司的授信额度非常高,一共是273亿,公司现在还有256亿未使用。公司目前资金筹措方式较多,整体筹资成本处于合理水平。同时,公司的钾肥及磷产业将持续作为未来商业投资的方向,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更多的现金流。
问:从营收角度看,公司钾肥同比增长并不高,但实际上钾肥大宗价格涨幅较多,却未体现在业绩上;公司之前提过钾肥倍增战略,但后续管理层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在经营战略上是否会有所调整?
答:钾肥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对公司整体的业绩贡献起到较好的支撑。实际上是受到去年的一些影响,首先是国际形势方面,因为对白俄的制裁导致白俄的产品没有到中国来。另一方面,国际价格较高时超过1000美元,但中国当时的合同价是590美元,使得国际上向中国出口的意愿比较低,当然中国当时的价格总体在7月底之前还比较高。农民确实在去年减少了对钾肥的投入,实际上如果一个年度减少使用钾养分的话是可以的,但不能连续减少,所以这就意味着2023年以后会有恢复性的增长。现在分管钾肥的领导陈胜男来公司有21年的时间,期间一直从事钾肥工作,而原先的负责人是因为到点退休。目前传统的所有战略合作供应商,客户基础都没有变,公司对此有足够的信心。
问:公司怎么看待疫情放开后23年的化肥市场,对行业未来趋势持什么看法?公司接下来是否有并购的打算,如果有的话会重点集中在哪些领域?
答:2023及2024年总体的农业需求会比较旺盛。首先是建立在中国的粮价上,实际上中央政府一直是比较保护的,农民目前的种粮积极性也非常高。当然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确实有比较大的一些波动,但是恰恰疫情之后对经济作物的需求会放大,所以从需求端来讲,总体需求是比较好的。从产业供给端来讲,国家对于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产能新增的肥料产能现在几乎不批,所以它的供应端会相对比较稳定。总体来看,中国未来的出口方向一定能够适当的增加,但是对国内整体的供应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并购方面的考虑,但还是坚持宁缺毋滥的方向。首先公司不会选择并购任何只为了简单增加产能的公司。如果有核心技术或核心资源,同时符合公司大的战略方向,这样的企业公司会进行紧密接触。目前,公司也有意与商业合作伙伴合作寻找一些在资本方面能够联合的项目。
问:公司在生物肥料方面未来的机会看来非常大,能不能讲下发展这方面业务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答:第一点挑战在于公司目前用于发展肥料的生物技术,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储备的,另外有一些也借用了先正达的一些技术,在更高效的技术储备上,我们也就探索了三四年的时间,我认为现在还不够。所以技术的突破还需要进一步,尤其像合成生物学方面还要进一步去转化。
第二点挑战实际是对农民农户的培育和指导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这一部分我们比较高兴的是现在有400多个农艺师。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个工作,但目前它只是一个有机增长,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需要时间。
问: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但公司业绩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将疫情影响最小化?
答:公司非常严格地遵守执行各项疫情管控举措。在此期间,我们所有的主要工厂全部保持全员开工,并提前做了很多筹划,防护物资也保证充分;在各个高速路口都封闭的时候,我们开具重点物资绿色通行证,重点保障物资,保证我们的肥料能第一时间到农村去。
问:公司对于和先正达方面的协同,以及对化肥、植保方面未来的展望如何?公司有多少化肥销量来自于MAP业务单元?公司对2023年磷肥业务有何预期?
答:首先讲和先正达的协同。实际上这对化肥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利好的因素,因为它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产品上,给我们多品类的经营上带来了很好的回报。去年我们实现了大约3.5亿,其中就有75%左右是来自于先正达的产品。
公司未来的方向是希望增加大的定制单品,过去我们做了很多小单品,实际上对我们的整个市场份额的提升,包括对我们技术要求带来很多的挑战和麻烦。。
其次,MAP已经建立了超过600个服务中心,从化肥的角度讲,公司大概5~6%的份额是卖给MAP的。
我认为整个中国的磷矿和磷产业价值面临着新的重估,中国的磷矿按照现在的经济储量来看的话,经济可开采储量只有40年的使用时间。另一方面中国的磷使用场景又非常多,除了传统的医药化工外,还有很重要的新能源的磷酸铁锂拓展使用。我认为从供应上来讲磷肥总体会比较稳定,因为如果国内价格过低的话,会增加我们出口的机会,但如果过高的话,肯定会适当影响出口,实际上我们总体会比较平稳。
问:通过MAP销售的化肥毛利率情况怎么样?涪陵新厂已经转入了2022年,它的业绩贡献如何?
答:公司通过MAP销售的毛利率基本上跟我们市场上其它各类产品毛利率一致;涪陵现在的开工率在70~75%,基本上能够达到23年目标水平,当然公司希望全年平均下来最好能够超过80%。从利润贡献来讲,应该能够达到2.5~3亿左右,我们定的预算目标是6000万,但我认为应该是能够超过的,因为第一年我们要求它先把产品质量做好,把流程工艺打通,所以定的预算目标比较低。
问:公司有没有规划建立自己的磷酸铁产能?请问公司对于2023年的业绩指引
答:明确讲我们没有这个打算,我们的目标是把磷酸和精制磷酸做好,但没有打算去直接做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主要原因在于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现在在建的项目达到了400~500万吨,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另外磷酸和净化磷酸实际的应用场景更大,我随时可以卖给磷酸铁磷酸铁锂的客户,但是如果真做到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话,这个区间弹性空间就没有了。
另外,2023年预计公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收入增长不低于10%。在差异化产品销售方面,公司会进一步加大推广营销的力度,对产品结构会进一步调整,增加生物类或者更稳定盈利的产品。

全部讨论

2023-05-06 15:51

8-12PE 是很合理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