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白手套”珠江人寿换帅 寿险名将傅安平上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位于广州的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人寿”)近日成功换帅,原人保寿险总裁傅安平上马。

珠江人寿是由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韩建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衡阳合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投资的综合性寿险公司,注册资本金67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26日,这家公司听上去像一家国企,其实它的背后,是民营系地产公司,企查查显示,其大股东珠江投资的实控人为朱伟航。朱伟航是朱氏家族的二代,而朱氏家族是潮汕四大家族之一,十分神秘低调。

早年间,朱氏三兄弟朱拉伊、朱孟依、朱庆伊靠地产起家,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如今逐渐形成庞大的商业帝国,产业涉及地产、基建、医药、能源、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总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

老大朱拉伊主管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以医药产业为主,同时涉及能源、基建等领域。新南方集团亦是珠江人寿的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2985%。

老二朱孟依旗下主要有合生创展和珠江投资,前者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后者则是多元化的投资型企业。朱伟航即为朱孟依次子,主掌珠江投资和珠江人寿。

老三朱庆伊主管珠光集团和珠光控股,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同时珠光集团也是珠江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持有20%的股权。

兄弟三人的业务相互交叠、交叉持股,是家族托拉斯式的企业架构。

珠江人寿的创立与争议

珠江人寿的创立,颇不寻常。

它的创立与运营,与潮汕资本在其他产业的现金流紧密相连。公司于2012年12月正式开业后,2013年实现总保费17.14亿元,2014年总保费突破100亿元,2015年总保费211亿元,同时宣告当年盈利4230万元。

三年三个大台阶。熟悉寿险公司运营规律的人都知道,一般中小险企从创立到实现保费收入10亿,至少要5年时间,而破100保费收入,少说也要10家以上的积累。而对珠江人寿来说,开局就是决战,开局就是冲刺,处处透露着不同寻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珠江人寿是怎么干的呢?

2015年,珠江人寿银保业务总保费115亿元,网销保费95.57亿元,两大渠道加起来的保费收入,基本上就是其当年的保费收入总盘子,传统的个险渠道贡献几乎为0。

而产品呢,基本上就是终身万能险,“主要产品两年后退保无损失”,这句话的潜台词意思,就是这其实就是一款披着保险外衣的“信托资管”产品。

而当时的珠江人寿总裁胡国萍,也承认珠江人寿保险产品的大部分投向,是股东项目,且这些项目的回报率在10%-12%,且多是明股实债的形式。

这不就是三方财富包装出来的“地产类资管产品”吗?且当时市场上主流财富公司给地产公司融资,报价大多在15%-18%之间。珠江人寿从股东项目上取得的回报则为10%-12%,听起来不少,其实对比一下“市场利率”,就会发现,这个费率至少已经打了1/3的折扣,这样看来,珠江人寿不就是充当了股东的“提款机”了吗?

这种操作,在股东主业利润来源稳定的时候,尽管自己少赚一点,但对公司的发展还不至于带来致命冲击,但其危害性十分严重,一旦股东的主营业务遭遇重大风险,风险很快就会传导到保险公司的经营上面去。事实恰恰如此。

到了2020年以后,随着国内地产业的集中暴雷,珠江人寿也终于落入到了风暴眼之中。它的偿付能力报告,也到2021年第四季度后即停止更新了。

其最后一份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珠江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2.02%、104.04%,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

而根据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规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由此看出,珠江人寿最近一次披露的偿付能力已逼近监管红线,且风险评级不达标。

但珠江人寿在2021年更新的年报,却对部分重要的财务详细数据进行了隐藏。

截至2021年末,珠江人寿投资资产总额为851.55亿元,其中不动产类投资、流动性资产、信托计划、权益类资产以及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分别为26%、20.07%、19.8%、18.94%、15.2%;逾期投资资产规模为30.94亿元,主要涉及房地产行业。

此后,珠江人寿年报再无更新。联合资信发布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2021年珠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增长,净利润由盈转亏,资本充足率下滑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不动产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且投资持续亏损。

“朱”氏江湖与付安平要解决的难题

房地产周期,让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朱氏家族伤痕累累。

1-4月,二代朱桔榕掌管的合生创展,销售同比腰斩,只卖出54亿元。

而从5月以来,多位合创汽车员工称,4月份绩效全扣,只发基本工资,杭州工厂停工。合创汽车作为朱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重要布局,目前看起来前景颇为惨淡。

在这种情况下,朱氏家族旗下合生创展集团(00754.HK)与珠江投资进行了合并,内部业务与组织架构都进行了调整。调整意味着这个潮汕家族,正在积极寻求良策以便顺利过冬。

股东背景的复杂局面,可能会让珠江人寿的新入局者傅安平面临艰巨的挑战。

首先,就是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投资在地产中的“沉默资本”能不能顺利收回来。其次,是如果摒弃了其原有的短平快的“资产推动型”的发展模式,他是不是能够找到一条适合珠江人寿的崭新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当下,股债双杀的情况下,不管是投资端还是承保端,都面临着不小的难度。如果按照傅安平过去在人保寿险的既有办法,能不能顺利形成个险的生产力,也是个巨大的难题。

作为我国的首批精算师之一,以及保险业“老将”,傅安平能不能让珠江人寿顺利“重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