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资产不好?巴菲特举例说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回复:154喜欢:205

2023年巴菲特致股东信发表了,信是越来越短了,只有16页。其中有几个段落,引起我的兴趣。

波克夏·哈撒维旗下铁路公司BNSF,去年业绩不佳,净利润从2022年的59亿,倒退到2023年的51亿。业绩倒退的原因,一方面是收入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工人工资上涨,令人烦恼的是,工人的收入上涨主要还不是市场原因,是由于政治原因,是华盛顿推动的。

巴菲特还特别谈到,铁路公司的重资产,是怎么影响股东回报的。

北美现有六大铁路系统,处于寡头垄断的局面,其中BNSF规模最大。BNSF拥有23759英里铁道、99条隧道、13495座桥梁,还有7521辆机车,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这些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00亿美元,巴菲特估计,重置这些资产要花费5000亿美元,还需要几十年时间。

为维持目前的生意规模,BNSF每年的资本支出要远远高于它的折旧。波克夏·哈撒维买下BNSF14年来,BNSF花费的超过折旧的资本支出达到了惊人的220亿美元,平均下来每年15亿美元。

铁路公司的维持性资本支出为什么会远远高于它的折旧呢?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BNSF20年前造了一根铁路桥,花费1000万美元。这根桥可以使用20年,那么每年计提的折旧是50万美元。20年后的今天,这根桥的折旧年限到了,这桥实际上也要报废重新造过。现在再造一根差不多的桥,费用涨到了2000万美元。这根新桥使用年限还是20年的话,那么以前计提的折旧是不够的,每年少计提了50万。这20年,相当于多计了1000万的利润。

BNSF维持性资本支出高于折旧,说明BNSF的会计利润是虚高的,实际利润没有这么高。BNSF2022年的净利润为59亿美元,2023年的净利润为51亿美元,实际净利润要减去额外的15亿美元资本支出。

巴菲特说,从2010年买入BNSF,回报率处于一个还可以接受的水平,从他的语气看,回报不算太好,是勉强及格的水平。一个重资产的公司,就算处于寡头垄断的行业,投资回报水平也不过是中等而已。

回头想到手头的中国海油,这也是一家重资产公司,它存不存在和BNSF同样的问题呢?

精彩讨论

MA20002-25 23:03

收入端是否跟随通胀(量*价),费用端(维持性资本开支、工资、原材料)是否弱于通胀,结余利润是否有好人分还是烂人乱花。三要素。公共事业也没有想的那么好。

達人知命02-25 18:12

回头想到手头的中国海油,这也是一家重资产公司,它存不存在和BNSF同样的问题呢——如果油价不涨,您说的是有道理的。
如我之前引述的:
OPEC成立初期“人微言轻”,短时间难以撼动西方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国际油价也依然维持在2美元/桶左右的低价水平。但在1973年10月-1978年的5年间,OPEC成员国陆续实现了石油资源国有化,开始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各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以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并减产,油价因此猛涨,从1973年10月的3美元/桶涨到了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了西方国家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4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也迅速上升。1974年-1978年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了10-12美元/桶的范围。
........
如果以欧佩克能慢慢主导油价的1974年开始算起,1974年到2023年总计49年,油价从11.65涨到目前的80USD 左右,年复合增长4.1%;跟长期通胀率相差不大
每一桶油的折旧以及人工肯定会随着通胀逐渐提升的,但新建的油井的油价也会逐渐提升,这里是经过几十年的验证的。BNSF应该是运价提升幅度不如成本提升幅度,为什么这样?老巴没说,我们再去找答案吧

郭荆璞02-25 23:00

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水电站在很多国家按规定都是机器设备20年折旧,建筑物(水坝)40年折旧,实际上水轮机能用80年,大坝也许200年

郭荆璞02-26 00:37

原文删了,找了个截图:丰满水电站水轮机组1943年投运,14年重建拆除的时候还拿来卖呢。当然,泥沙摩损确实是主要的危害,是要检修和维护的——吊起来把叶片上的坑敲平

余生的江湖02-25 18:01

资源类企业当然存在,资产折旧和摊销是远远不足以覆盖新矿获取和建造的成本的。

全部讨论

02-25 23:36

然而实际中国的桥梁和铁路都是超期服役的,换句话说,折旧都完了,他还在持续创造收入,也不需要投入。参考中国的收费公路,曾经提出的口号是收费还贷,贷款早还完了,收费仍在继续。

02-25 23:11

非常好的视角,其实地产公司也是类似的缺点,再创造回报的时候需要买地,地价也是通胀的,有时候的波动也很大,其利润的长期稳定性是不佳的。BNSF虽然运价长期也是上涨的,但是实际成本也是长期上涨的,这点和品牌生意的差距太大了

02-25 20:20

折旧摊销是直线法,资本支出是周期性的,要把资本支出年金化处理,然后和每年的折旧摊销额去比

02-26 16:54

白酒,中药,游戏,都是轻资产高收益

大秦铁路、京沪高铁,好像不需要这么高的折旧费用

没这么复杂。
资本开支大于折旧,那就是会计上折旧年限不合理,10年的东西非要用20年折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度资本化,本来费用化的都资本化了。
都是还美化利润的债。

确实,重资产要充分考虑维持性资本支出,其他要考虑的还有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在这几点上水电比铁路好多了。

02-25 18:01

每年投资1300+亿,非常考验管理层水平的,是有合理回报才投,还是不考虑回报率式的大干快上。

02-25 18:11

海油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是海油资产没有网络复用,一个系统基本只支撑一个开采项目,只要在资源开采期间折旧归零就可。

02-25 20:20

想象现在在长江流域再建6做大坝,资本开支比之前要翻几倍?材料,人工,搬迁。。。长期通胀的影响非常强大
看好长电的一个原因,就是核心资产实际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