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多元化屡败屡战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先看一下洽洽的基本情况。2017年营业收入36亿,其中葵花子25亿,坚果2.47亿,其它8.51亿,这个“其它”包括薯片、花生、蛋糕、面包。净利3.19亿,扣除非正常性收益,为2.25亿。这个“非正常性收益”包括政府补贴、理财和委托贷款收益。公司总资产46.7亿,净资产30.6亿,资产负债率为34.4%,净资产收益率为10.74%。毛利率为33.8%,净利率为6.25%。公司袋装瓜子市场占有率大概为70%,其它产品单个没有上规模的。

买入洽洽的逻辑在于进可攻退可守。公司在袋装瓜子市场是绝对的老大,目前20多倍的市盈率,在食品行业,估值算是比较低的,下跌空间不大。在瓜子之外,公司在不断地尝试多元化,目前在坚果这一块势头还不错,多元化成功的话,市场空间很大,公司市值的想像空间也很大。问题是,这个逻辑成立不成立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说“守”。公司在袋装瓜子这一块,建立的城堡坚固不坚固呢?其它先不说,看数字吧。葵花子的收入,2014年24.2亿,2015年24.8亿,2016年25.3亿,明显增长乏力,2017年25.03亿,竟然下降了。我走了几家超市,想一探究竟,走进三江一看,大吃一惊,洽洽竟然不见踪影,没有了,恒康占了60-70%的货架,剩下的就是几个小牌子。再到新江厦一看,还好,洽洽还在,但和恒康比,也不占优势。回到家里,到自己家楼下的小超市观察了一下,洽洽基本和恒康是平分秋色。据我观察,就在两三年前,在我们本地超市,洽洽还是明显压恒康一头的,现在是恒康压洽洽一头了。这样的草根调研虽然不能说明总体情况,但是这对洽洽来说总不是好事。这两年,公司在葵花子这一块,推出了一些新品,像蓝袋的焦糖瓜子、山核桃瓜子,老的红袋工艺上也在提高在改进,不过总的来说,没什么明显的成效,收入徘徊不前,甚至有一点颓势。我的判断是守住已不易。

再说“攻”。公司2010年开始进行多元化拓展,做过果冻,亏了几千万,收购过一家做牛肉酱的,也是亏了。只有薯片,曾经红火了一阵,2011年营业收入做到3亿,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又下来了,2016年跌到1.48亿,到2017年不再公布单独的数字了。目前来看,公司好像要重点发展坚果,2017年年报分产品营业收入包括葵花子、坚果和其它三项,以前几年是葵花子、薯片和其它这三项,这是一个迹象,还有一个迹象是,公司已经在云南那边开始种植碧根果和夏威夷果,这摆明了是要大干一场了。坚果这两年发展也很快,2016年收入1.07亿,2017年收入2.47亿,增速高达129%。公司的多元化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次在坚果上面又有多少胜算呢?我还是不看好。原因有二,一是坚果这东西原料成本高,毛利率低,是个浅加工的产品,很难做出差异化。大家都在包装和营销上下功夫,产品没多大区别。二是竞争激烈。其它几个品牌,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比洽洽更善于营销,洽洽没有竞争优势。洽洽在“攻”上面,前几次都是无功而返,我判断这次胜算也不大。

洽洽的老板陈先保是个有商业天赋的人,他的创业故事也蛮传奇的。当初洽洽瓜子一炮而红,后来做其它的产品,为什么一再失败呢?对这个问题,我思考良久,有了一个答案,不知对不对?

陈先保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分配到安徽省商业厅下面的糖业烟酒公司,后来做到工业科科长。1995年他36岁那年,辞去公职创业,刚开始没什么本钱,他租了一个小车间,开起了冷饮厂。那时候冷饮厂竞争非常激烈,陈先保专攻儿童冷饮这个细分市场,别出心裁的把冰棍做成“双节棍”,推出了“棒棒冰”,大受小朋友欢迎,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

陈先保没有因为“棒棒冰”的成功得意忘形,他很快意识到,“棒棒冰”这个产品,别人很容易模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光靠这个产品是站不住脚的。这时候,他盯上了不起眼的炒瓜子。安徽这地方,炒货一直兴盛,出过有名的年广久,他在1976年就赚到了一百万。陈先保进入这一行之前,做了认真的市场调查。他认识到,嗑瓜子有两个麻烦,一是嗑起来手脏,二是吃多了上火。别人的麻烦,就是自己的机会。陈先保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瓜子,嗑起来不脏手,还入味,他感觉蛮奇怪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多方打听,终于弄清楚了,这瓜子是浸泡过以后,再炒的。陈先保灵感来了,如果把炒瓜子改成煮瓜子,上火的问题不也解决了吗?他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良,最后推出了一种煮瓜子,干净又入味,又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洽洽(那时候流行跳恰恰舞,陈先保偶然经过一个广场,看到有人在跳恰恰舞,他灵机一动,洽洽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再加上新式的纸袋包装,洽洽瓜子一炮而红。很多人没想到,这小小的瓜子,也能做成这么大的生意,2011年洽洽上市,陈先保身家30亿,成了安徽首富。

回头看“棒棒冰”和洽洽瓜子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产品差异化,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价值,尤其是洽洽瓜子,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再看洽洽后来的多元化产品,都是在成熟市场,推出和人家相似的产品。市场已经被巨头占领,你作为一个后来者,靠无差异化产品,怎么可能成功呢?坚果虽然是一个新兴市场,洽洽的产品也没有什么特色,也是无差异化产品,成功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

陈先保成了安徽首富以后,不像以前那么专心了,他在洽洽以外,还有很多产业。2015年他回公司重新担任总经理,看样子是想重振公司的雄风。问题是,他真的把心收回来了吗?他真的把精力都投入到洽洽了吗?如果真有心把洽洽搞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洽洽的多元化才有希望。现在这个样子,守都守不住了,攻又是无功而返,投资者怎么敢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