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5张罚单剑指全国性AMC,中国信达、长城资产已累计被罚1578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天天财经讯,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6月4日披露的最新信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下称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被罚款110万元,被罚原因系“通过内部交易掩盖风险、未按规定审慎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被处罚日期为5月28日。

时任该分公司副总经理的柏晓东,和时任业务四处负责人等职位的李勇对上述违规操作负有责任,均被警告并分别处罚款6万元和7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次日,即5月29日当天,中国信达因“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房地产行业统计数据不准确、附属机构管理不到位”等多项违规操作,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款735万元,创下今年资产管理公司(AMC)领域最高罚单纪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信达此次受罚,暴露出其在资产风险分类、房地产数据统计上的不准确以及附属机构管理上的明显疏漏。而且中国信达曾在去年12月28日被处以1340万元的罚款,其中940万元针对中国信达总公司,400万元针对中国信达相关分支机构。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中国信达连续两次的大额罚单里,都出现了对附属机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业绩方面,据年报,2023年中国信达实现营业收入829.94亿元,同比下降7.76%;实现净利润69.93亿元,同比下降3.29%。2023年,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135.50亿元,收入总额444.02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57.3%、58.3%。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信达,另有多家AMC及分公司难逃监管处罚。和中国信达735万元罚单同一天公布的,还有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下称长城资产吉林分公司),其收到了一张80万元的罚单,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是: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超权限审批业务;开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尽职调查不审慎。而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与中国信达的被罚时间十分接近,为5月27日。

时任长城资产吉林分公司投资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高级经理的黄玉峰因对上述违法违规事实负有责任,被警告。

对于长城资产来说,该罚单已是今年内收到的第6张罚单,分别出自:长城资产吉林分公司(上述80万元罚单)、山西分公司(1月4日被罚30万元)、深圳市分公司(1月3日被罚80万元)、上海市分公司(1月9日被罚340万元)、陕西分公司(3月4日被罚23万元)和河南分公司(4月11日被罚100万元)六家分支机构,被罚金额共计653万元。

回顾今年前五个月,AMC强监管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五月底,年内涉及AMC的罚单共计有15张,其中多数为AMC分公司。综上,仅中国信达和长城资产,今年已累计被罚款达1578万元。

长城资产的业绩在经历了2022年大幅亏损后,2023年情况有所好转。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营收净利均实现扭亏为盈。不良资产受托处置业务方面,2023年全年公司实施收购反委托项目64个,收购债权本金338余亿元,债权总额466余亿元;全年累计处置回现约490亿元,同比增长10.33%。

2024年一季度,长城资产实现营业收入37.38亿元,同比减少31.3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