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的隐忧: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头,股价破发与大额罚单齐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天天财经讯,数天前,浙商银行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浙商银行的前身浙江商业银行是1993年经央行批准,由中国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四家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银行。2004年,该行获批重组为以浙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今的浙商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浙江杭州。2016年3月30日港股上市后又于2019年11月26日成功登陆A股,系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和我国第一批股份制银行相比,浙商银行是名副其实的“00后”,不过从最新财报看,和前辈们同台竞技的浙商银行,营收增速已连续10个季度位居股份行首位,且近年来的业绩一路向好。

去年营收净利齐增长

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

浙商银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7.04亿元,同比增长4.29%;实现归母净利润150.48亿元,同比上涨10.5%。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3143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1%。

具体来看,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0.99%;非利息净收入161.76亿元,同比增长15.35%。业务及管理费19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0%,成本收入比29.96%,比上年上升2.50个百分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61.13亿元,比上年下降5.57%。所得税费用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2%。

对比浙商银行A股上市以来的历年财报数据,2023年10.5%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是自2019年以来增幅重回两位数。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是-4.76%、2.75%和7.67%。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去年4.29%的营业收入增速则未能延续两位数的增长,2020年-2022年其营业收入增速分别是2.89%、14.19%和12.14%。

资产负债方面,年报披露2023年浙商银行资产总额3143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负债总额29543.02亿元,同比增长20.29%。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6732.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8% ;金融投资10006.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09%;吸收存款余额18686.59亿元,同比增长11.13%。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金额245.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3亿元,不良贷款率1.4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6%,较上年末增长0.41个百分点。

自上市以来,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均呈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却持续承压,呈波动趋势。2017年-2022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从12.21%提高至14.24%后下降至11.6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8.29%提高至9.64%后下降至8.05%。2023年其资本充足率12.19%,较上年末增长0.5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2%,较上年末增长0.17个百分点。

需关注的是,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最低要求的7.5%已经只有72BP。

对此,浙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浙商银行近年来业务规模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资产对于资本的耗用也日益扩大。2023年,浙商银行完成A+H股配股工作,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地产贷款不良率不断抬头。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2.48%,较2022年末增长0.8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44.08亿元,较2022年末上涨16.38亿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仅为0.62%,2022年增长到1.66%,2023年上半年增长到2.31%。截至2023年末,在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十大借款人均来自房地产业,总贷款余额达193.56亿元。

高管变动频繁

股价长期破发

浙商银行公告显示,从2021年1月至今该行已有14位高管离职。

去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陆建强的董事及董事长任职资格。而在此之前,浙商银行前任董事长沈仁康,在距离退休年龄仅一年的情况下突然卸任,曾引起市场诸多猜测。后经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沈仁康“落马”前,浙商银行包括原副行长吴建伟、前任董事会秘书张淑卿、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和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等在内的数名高管相继辞任或被查。相关通报显示,“元老”之一的顾清良在进入浙商银行任职系统的第二年就开始收受贿赂,10余年共收受贿赂约1242万元,2020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去年12月1日,浙商银行再次发布公告,林静然为新任副行长。同日该行首席审计官姜戎辞去现有职务。今年1月19日,浙商银行再度公告称首席财务官景峰辞职。

高层的频繁变动和相继出事,不断加剧该行经营的不确定性,也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此外该行另一备受吐槽的便是长期萎靡不振的股价。

浙商银行2019年11月登陆A股时,发行定价为每股4.94元,公开发行25.5亿股,IPO募集资金125.97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该行在A股上市之前的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达941.42万股,放弃认购金额达4650.63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达400.32万股,放弃认购金额达1977.6万元。在A股上市首日,浙商银行股价就经历了先破发再涨停,复牌后再跳水的“过山车”行情。此后浙商银行一直处于破发窘境,截至4月2日收盘报3.01元/股,跌破发行价的39.07%。

由于股价持续低迷,也导致该行三年内三次触发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去年6月,浙商银行发布A股配股公告,合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80亿元人民币,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不过发行结果公告显示,该行认购金额仅在97亿元左右。

在配股预案落地的同时,浙商银行还陷入斥资23.34亿元购入深圳福田一地标性办公楼的争议中。一边大手笔买楼,一边配股募集资金,前后巨大反差遭外界批评“有钱任性”。

“旧疾”难改的罚单常客

浙商银行,资产规模和业绩均快速增长“相伴相生”的是屡屡被监管部门处罚。

针对该行最近的一次处罚发生在今年2月27日,浙商银行重庆江北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处罚30万元。就在这8天前,浙商银行杭州萧山分行因“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被罚款50万元。

单看2023年全年,浙商银行收到超2800万罚单,几乎每个月都会因各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其中最大的一笔罚单是12月28日,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没合计1734.5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是“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与1734.5万元罚单一起的,还有另外13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其中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顾清良被终身禁业。浙商银行曾在2020年9月收到过一张上亿元的罚单,31项违法违规事实中有一项便是“对上海分行理财业务授权混乱”,顾清良当时作为相关责任人被罚款30万元。

另有媒体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的公开处罚数据,统计出该行2019年-2021年累计被罚金额超过1.8亿元。2018年12月7日,银保监会披露了10张罚单,涉及六家银行及两名相关责任人,合计处罚1.563亿元,其中浙商银行被罚5550万元,成为该次披露的最大罚单。2020年9月,浙商银行收到罚款1.012亿元。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罚单显示其问题多涉及理财、同业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张张罚单和处罚金额的背后,反映了该行近年来快速扩张过程中累积的问题。

浙商银行2023年跨越三万亿台阶,营收净利实现齐增长值得贺喜,但无论如何风控或许依旧是摆在浙商银行管理层面前的头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