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飞成功!C919首次加注!自主研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中午,加注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稳降落在山东东营机场。

同日,我国自主研发的ARJ21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完成了生物航煤试飞工作。

国产支线客机ARJ21正在加注国产生物航煤。受访者供图

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试飞成功证明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有利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国产大飞机C919。黎莉 摄

本次商飞加注的生物航煤,由海炼化用俗称“地沟油”的餐余废油加工而成,采用的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

据悉,该技术于2009年正式启动研发工作,目前镇海炼化建成的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年加工能力为10万吨,若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

2013年4月,加注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亚洲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随后,生物航煤已应用于波音和空客部分机型,并于2022年完成了货运国际航线的飞行。(详见《亚洲独家!喝着“地沟油”变身的绿色燃料,国货航成功实现跨国首飞》)

而本次的加注试飞,则填补了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上的空白。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截至2025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量将达到700万吨;2030年将达到2000万吨。以目前我国每年3000多万吨的航煤消费量计算,如全部由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

从镇海炼化发出的生物航煤。受访者供图

未来,中国石化将继续推动生物航煤等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动生物航煤全产业链的完善,带动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转型。

文字: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