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宝瀛大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1993年,深宝安A(现名中国宝安)举牌延中实业(现名方正科技),爆发“宝延大战”,也即电视剧《繁花》中“宝瀛大战”。

当年9月,深宝安A旗下宝安上海、宝安华阳保健品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在二级市场悄然购入延中实业股票。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襄樊市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农行襄樊)与宝安华阳保健品双方人员在恰谈业务时提及华阳将大量购入延中实业股票。农行襄樊遂于9月17日至27日动用672万购入延中股票,绝大部分为客户保证金。

9月29日,宝安三家公司合计持股10.65%,延中实业股价也从8.8元涨至12元附近。9月30日上午的短短数小时,三家公司继续大肆扫货,合计持股数达到15.98%,当日11时15分,延中实业被停牌。

宝安能有如此资金体量,有赖于其1992年的两项金融创新,发行的当时第一支可转换债券和第一支中长期认股权证,带来了逾10亿的资金,成为宝安在全国跑马圈地的资本(巨额资金也反噬了宝安,1995年遭遇5亿可转债兑付危机)。

另一头,在外办事的延中实业总经理的秦国樑收到董事长周鑫荣电话,彼时用的还是拷机(寻呼机),周让秦赶紧回公司,说有人要收购公司。显然,收购让街道企业出身的延中实业着实措手不及。

而宝安相中延中的原因,除了剧中所提延中实业属三无”板块,即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外资股,容易上位大股东外。

还有说法是,延中实业以延中(延安中路)这个街道名出现,给宝安造成了错觉:以为“延中”上企业都归延中实业(实则很多企业与延中实业全无关联),如此推算,延中实业近则资产不少,远则拆了做房地产有大利可图。

适逢中秋与国庆假期,静安区昌平路上的延中总部,三天无休,酝酿着反收购计划。

香港施罗德集团宝源投资一位反收购专家主动上门献计:把延中实业好的部分卖给私人,或者卖给其他关系单位,这样公司就掏空了。这一简单粗暴的毒丸计划很快被管理层否决。

管理层也考虑过动员兄弟单位或者像建设银行贷款再买进股票的方式,向静安区区政府也进行了汇报,但各种考虑后均未落地。

时任宝安总经理陈政立长假后抵沪召开记者会,表达了要与延中善意合作的意向。

10月6日,宝安一位副总带着律师前往延中总部,周董事长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来的太晚了”。

10月7日,延中实业股价一举由开盘22元直冲42.2元(剧中“小江西”买入价),报收34.6元,单日上涨57.46%(延中实业在1992年成为率先取消涨停板制度试行放开股价的公司股票之一)。

农行襄樊也在当天卖出了大部分股票,获利1670万元。

10月中旬,延中实业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宝安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持股5%就要申报,且超过5%后必须按2%分批购进),包括买卖股票,操控股价等。同时,证监会介入调查和协调。

10月22日,证监会宣布:经调查,宝安集团上海公司通过在股票市场买入延中股票所获得的股权是有效的,但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在买卖延中股票的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对宝安公司进行了惩戒,罚款100万元上缴国库。农行襄樊也因内幕交易、挪用客户资金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至此,宝安得以顺利进入延中实业,原董事长成为副董事长(名誉董事长)但拥有宝安的投票权,总经理不变。此役,宝安共计使用了2亿资金(剧中南国投上海营业部自营资金2亿),多年后在北大方正的举牌下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