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2回复:493喜欢:41

琦善出身百年世袭之家,自己官至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算是位极人臣。

抄家的时候抄出银子4万多两。

家里有200多顷(合3000多亩)地,每年能收租2000多两。

这大概是当时顶级官僚家庭比较细致的财务状况。

精彩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3-11-01 18:36

是啊,他们那个地方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粮食都吃不完,只好求着中国人买。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3-11-01 18:47

首先愿意种地的人并没有失去土地,是政府求着他们种地,给他们发补贴,就这样,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43000美元。
当然大多数还是不愿意种地,更喜欢去城里工作,生活很困难,人均年收入只有70000美元左右。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3-11-01 18:39

咱们有时候答应,有时候不答应,牢牢把握主动权,他们一点办法没有。

PoloYu2023-11-01 18:15

“哪位行行好,买下这个孩子!二两银子,只当是买个小猫小狗吧!”—— 老舍《茶馆》。
这种跨时空计算财富的价值基础肯定不能是生产资料,无论是农田还是房产还是法币,因为生产力增长会让这种衡量看上去非常好笑,因为无论农田还是房产的产出,仍然是以当时生产力来兑换价值的,比如当时的国王不能买手机,今天拧一个月螺丝钉就可以买一部,那一般人愿意做国王还是拧螺丝钉?
衡量跨时空价值的方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人的价值来衡量,因为这个价值是恒定的。茶馆里,买一个小孩2两银子,庞太监买个乡下女儿只花了10两银子。
现在大家应该更理解琦善的身价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3-11-01 20:03

英国的事过去久远了,中国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农民最大的愿望是不要种地。

全部讨论

按现在农田一亩租金500块换算一下购买力,一亩大概0.67两,那时候一两相当于现在750块。
一年收租金2000×750=1500000元。
抄家的4万两大概3000万人民币。
还好还好……

2023-11-01 18:15

“哪位行行好,买下这个孩子!二两银子,只当是买个小猫小狗吧!”—— 老舍《茶馆》。
这种跨时空计算财富的价值基础肯定不能是生产资料,无论是农田还是房产还是法币,因为生产力增长会让这种衡量看上去非常好笑,因为无论农田还是房产的产出,仍然是以当时生产力来兑换价值的,比如当时的国王不能买手机,今天拧一个月螺丝钉就可以买一部,那一般人愿意做国王还是拧螺丝钉?
衡量跨时空价值的方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人的价值来衡量,因为这个价值是恒定的。茶馆里,买一个小孩2两银子,庞太监买个乡下女儿只花了10两银子。
现在大家应该更理解琦善的身价了。

乾隆四十五年,甘肃巡抚王亶望,在乾隆七十大寿的时候给皇上送了很多好东西,其中有一件纯羊脂白玉做成的玉瓶和一座玉山子,乾隆非常喜欢。
不过,乾隆收受贡品一直有一个成例,那就是不全收,进九回三,每次大臣进上来的物件儿他都挑几件退回去,以显示自己并非贪婪之主。
这回,乾隆看着王亶望进贡的这一堆珍品,都很喜欢,都舍不得退。他在内务府府库里观摩了半晌儿,思前想后,掂来掂去,最后决定忍痛割爱,就把这两件玉瓶和玉山子退回去。
在退贡的朱批上乾隆还这样说道,“尔的忠心朕实知之,尔的孝心可嘉可勉。这两对儿玉器朕甚爱之,唯其所费甚巨,不忍收之。今令汝继续保管,务要妥善存放,待有朝一日,朕还要欣赏一番。”
王亶望多精,他还能看不出皇上的心思,一下就读出了乾隆的潜台词,“你送的这些东西都不错,朕都很喜欢,但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全收,这两件玉器朕先还给你,下次进贡的时候再给朕送上来。”
但事情到了第二年,居然发生了非常神奇的转变。
王亶望因为“甘肃冒赈案”巨额贪腐问题被查了!这下王亶望的家产都要充公,乾隆不用等到他进贡了。
在这之前,王亶望已由甘肃巡抚调任浙江巡抚。于是乾隆就立即令闽浙总督陈辉祖去抄王亶望的家,把所抄没的财产悉数押解京城,交于内务府。过了半个月,这些东西来到了京城,乾隆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当天下午就来到了内务府查看。他看的是真仔细,一箱一箱翻,唯恐漏掉了什么。然而,看来看去,翻来倒去,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一对玉器。不仅如此,这些抄没的东西,几乎就没有好的,连几个像样儿的朝珠都没有,成色非常一般,《清高宗实录》中记载是“大率不堪入目”!
乾隆皇帝是大失所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难道王亶望把那两件玉器卖了?
送人了?
还是转移财产藏起来了?
他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乾隆下令,命浙江地方将王亶望抄没赀财的底册呈上来,令内务府一一核对。
这不对不要紧,一对还真吓一跳。
原来啊,抄家底册上所记录的一百多件儿最好的珍品,都没有送到京城来,而摆在内务府箱子里的这些个残次劣质品,很多都不是抄家底册上的。
乾隆这才恍然大悟,东西被人调了包了!
这一下把乾隆给气的啊,居然有人敢打皇家物品的主意?
乾隆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背后实情还是要查啊,于是便派大学士阿桂赶赴浙江,会同当地最高长官、闽浙总督陈辉祖一同查办,一定要查出背后实情。
然而,阿桂查出来的结果,又一次刷新了乾隆对自己治下所谓盛世的认知,调包抄家物品的不是别人,正是闽浙总督陈辉祖!
陈辉祖的父亲可是名臣陈大受啊,可谓是世受国恩,他应该比王亶望之流更有操守啊。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干出这等卑劣之事,简直不可思议。
乾隆在上谕中说道,“王亶望所为,系明火执仗,而陈辉祖竟同穿窬行径矣,朕于此事不胜惭懑。”就是说陈辉祖的行径如同小偷小摸,居然还捡别的贪官的漏,简直是人格低劣。
像这等愚蠢鄙陋的事,朝廷大员肯定做不出来。
其后,陈辉祖被赐自裁。@不明真相的群众

大哥,4万两换算到今天是啥概念?3000亩地年收租2000多两在当时和今天分别是多少的年化收益率?

请问方丈,会不会出现类似于鹿鼎记中抄家官员私吞大量银子的情况?

方丈说得好,这就是土地私有制的后果,土地被地主富商大规模兼并,人民群众无立锥之地。

清朝有个县令叫杜凤治,坚持写日记,每年一个县的收入和支出都是以万两计的

2023-11-01 17:59

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2000多两收租相当于200万,用正常房屋租金换算,大约相当于6000万房价,4万多两,相当于4000万市值的股票,搁现在,就相当于一个亿的富人。

那时候普通家庭一年收入50两,那么他年收入相当于40倍,类比现在普通家庭年收入10万,那么他年收入400万,4万两则差不多是8000万。这还不如方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