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05回复:189喜欢:24

为什么《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写得好?

全部讨论

2018-11-12 11:42

北大才子不知道来问我

2018-11-12 11:47

岳阳楼记将不一定能共情的客观景物升华到可以共情的两种普遍的主观感受:得意和失意。让读者觉得自己的感受被更高明的语言精准表达了。作者文末还告诉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读者在被共情之余还在境界上被秒杀了,只能击节赞叹。

2018-11-12 11:47

可能是中学时代少有的兼具家国和个人情怀的作品。

2018-11-12 12:18

能流传至今,被我们知道的,都是好货。《岳阳楼记》心怀天下;《醉翁亭记》释怀天下。

2018-11-12 12:17

其实表面上看是作者赏景之后有感而发,实际这些感悟和投资一样,并不是灵感顿现的结果,而是长期思考的产物。只有那些长年累月把家国天下和个人抱负放在心里,不断思考的人,才能在触景后写出如此深情的文章。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精彩和华丽,没有看到作者背后的点点滴滴。

2018-11-12 12:17

首先,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文学大家,功力深厚,文笔极佳,欧阳修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次,两人政治上失意被贬,各自都有中年危机,心中有想说的东西,看似纵情山水,淡定得很,其实痛苦郁闷,不吐不快。最后,两人又都有豁达的心态,不管是寄情山水之乐,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从山水风景写出人生哲理,写出人性中的共通之处,在不如意时依然积极乐观,胸怀宽广,引发读者共鸣。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实力贩卖情怀。欧阳修和范仲淹生活在同一时期,有过几次交集,而且他们两人写这篇文章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贬滁州,一个贬邓州。两篇文章同时诞生,光耀后世,作者又是互相认识,境遇相同,也算千古佳话了。

2018-11-12 11:51

因为都是房子,保值升值。

2018-11-12 12:06

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与民同乐”的胸怀寄情于山水,或磅礴大气或九曲回肠,音调铿锵,文情壮美。呃……我编不下去了

2018-11-12 12:40

《岳阳楼记》落在了担当,《醉翁亭记》落在了洒脱和自在,他们的共同点均寄情山水,神交天地造物者,是儒的理性审美和道的天人合一,山水是美的,性情是真的,忧有度,乐有节,将自我的情志通过审美与山水之美融为一体,后来者读之文身临其境,心领会神,如与之携手共游。

2018-11-12 11:49

以景抒情,用词典雅;家国天下事,张弛有度;兼具处事哲学;历久弥新,每每读之,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