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3回复:50喜欢:9
$建设银行(00939)$ 大家经历过建设银行坏账率达到30%的情况吗?98年,建设银行坏账率就这么高,技术上已实际破产。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四大行剥离的坏账1.4万亿,通过通货膨胀慢慢消化掉。注意,是上世纪99年的万亿坏账。
后来银行进行了改革,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影响大幅降低,现在再出现这么高坏账的概率很低了。
但是现在地产公司大倒闭,所影响的上下游坏账,以及地方债危机导致的上下游坏账,难道还不足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除了坏账,还有7月份的贷款数据断崖式下跌,难道没人担心银行放款很难放出去吗?
银行也是难,对地产这种急需钱的,他不敢放。有充足抵押的,现在这经济环境,他又不想大借款。
当然了,银行也不是不能买,但应等到地产公司倒闭更多,地方债务暴雷更多,导致建设银行利润大幅下滑,此时可以适当入一些,若还能年度亏损一些,那就是意外之喜,可以入更多。

精彩讨论

黑白郎君e2023-08-17 10:36

老调子了,上个世纪末四大行的超高不良率,实际上是整个国家体改的表象结果,当时国有企业经营确实不善,但也不是说缺少资产,其实有大量的未资本化资产。出于体改的要求和债务问题的解决,把债务集中在四大行由中央组建四大AMC集中处置,而大部分资产依旧留在地方,一部分作为股改的资本,一部分用于重组,还有一大部分其实是变卖了。那时候留下来的资产到现在依旧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最不为人知的是当初变卖的那部分,去翻开各地那些全国范围名不见经传却长期稳固盘踞在地方经济的地方“首富们”,就会发现有意思的事了,我们总是在说毛子的寡头经济,我们不是没有,只是体现为更加“低调”的地方寡头。

tomatomlq2023-08-17 11:30

明白人,我们审计的过程发现大量上个世纪的国企转手成为私营企业的例子,大部分都是管理层收购,转身就盈利了

羽下风飞2023-08-17 11:43

不是国家信用担保,一分钱都不值得。银行系统的本质已经是分发资金和解决就业了

一蔸老茶树2023-08-17 15:38

是的,县级国企,基本上直接破,用土地房产设备安置职工买断金,不够就财政保底。
土地房产设备都是按照破产价甩卖,土地万把块钱一亩,厂房一两百块钱一平,设备几百块钱一吨就卖了,个别人买到手之前东挪西借预付一部分款项,买到之后立马评估升值几倍十几倍,然后抵押给银行,贷款出来偿还购买尾款,并余留部分流动资金开始生产经营,于是2000年前后出现了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其实就是几个月前的地方国企,地址、房产、设备、人员、市场都没怎么变。

奇诺岗山居客2023-08-17 12:45

有种东西叫做稀释货币,国有超级大行,日常现金流做股息,建行能也有能力保持分红稳定

全部讨论

老调子了,上个世纪末四大行的超高不良率,实际上是整个国家体改的表象结果,当时国有企业经营确实不善,但也不是说缺少资产,其实有大量的未资本化资产。出于体改的要求和债务问题的解决,把债务集中在四大行由中央组建四大AMC集中处置,而大部分资产依旧留在地方,一部分作为股改的资本,一部分用于重组,还有一大部分其实是变卖了。那时候留下来的资产到现在依旧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最不为人知的是当初变卖的那部分,去翻开各地那些全国范围名不见经传却长期稳固盘踞在地方经济的地方“首富们”,就会发现有意思的事了,我们总是在说毛子的寡头经济,我们不是没有,只是体现为更加“低调”的地方寡头。

2023-08-17 11:43

不是国家信用担保,一分钱都不值得。银行系统的本质已经是分发资金和解决就业了

2023-08-17 12:45

有种东西叫做稀释货币,国有超级大行,日常现金流做股息,建行能也有能力保持分红稳定

2023-08-17 11:13

银行早已破产了,借岀去的钱本金是回不来的,利息不一定能收到

2023-08-17 10:48

最好等到连亏三年以上

2023-08-17 10:37

让子弹飞一会

2023-08-17 10:31

钱大多不是银行的,而是理财的

2023-08-17 12:54

现在的国有银行也差不多这样了,为何不允许地产商破产,懂吗老弟?

2023-08-17 10:36

银行是最后几块骨牌,快轮到它了

如果地方债不让展期,加上允许恒大们破产,坏账估计得5万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