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加大货币政策力度,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国人的风险厌恶型理财观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近期,很多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于是乎,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些人为了那10-15个基点的息差,竟不辞辛劳,跑去外地存款;而另外一些人则转投理财型保险。

在另一方面,由于理财产品已净值化,其收益不确定且还有亏本的风险,理财产品似乎也已不像从前那样受到青睐。这样的现象其实反映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理财观:保守,惧怕风险,寻求确定性。

虽然我们早已从曾经的动荡、贫困中走出来,但近百年前的阴影仍然影响着当下人们的行为。求稳定,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最大诉求。即使现在,中国的父母们依然倾向于让孩子考公务员,抱“铁饭碗”;从我国居民储蓄行为也看出来这样的观念。三年前突发的疫情,更加使人们意识到诸事无常,需要为未来广积粮,多少又加重了这种观念和行为。

很显然,大多数中国人属于损失厌恶型。国人对固定收益、保本保息类产品情有独钟,哪怕这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相对低一点。所以,当国家降存款利率时,我们看到了“存款搬家”行为,而非把存款转为消费或投资。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使其未能真正达到促进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的预期目标。

二、过去挤牙膏式降息效果不佳,需要有变化

社会无风险利率对一个国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央行通过调节无风险利率来调控经济发展。一般认为,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为无风险收益率。社会中其他产品、投资品种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比如理财产品,在之前,我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是足额刚性兑付的,相当于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越俎代庖成为社会无风险收益率。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且阻碍了央行调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力和有效性,这也是国家推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希望教育投资者以风险意识:想获得高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收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A股股民开户时,一定会被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我国大多数居民(喜欢理财产品)仍不具备这样的风险意识。

2015年至今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降息可促进消费和投资,这是传统货币理论学的范畴;但居民保守的理财观又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大概属于行为经济学范畴。不同观念的人、社会,面对同样的政策,所作出的反应不同,所以政策力度也就各有不同。

我认为,我国近期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以及经济政策有效性差的这种情况,正是保守的理财观引起。信贷数据、M2-M1剪刀差即可以证明这一点观点。

从行为经济学来说,针对中国人保守的理财观(投资观、储蓄观)这一客观事实,要更好地刺激、发展当下的经济,需要央行有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只有把经通胀调整后的无风险收益率、存款利率降到足够低,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消费投资。但是目前的现状是:自今年以来,CPI大幅走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CPI)走高,区区降息10点根本杯水车薪。

从2020年以来,我国一年期LPR总共降了6次,共计50个基点,还不及疫情期间美国一次降息的幅度。我们可以说完全是挤牙膏式的降息,非常谨慎。到目前为止,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一般,政策的有效性较差。

作为参考,纵观美国历次应对经济下滑衰退时,常把实际利率长期维持在零以下。在此情况下,现金的购买力缩水,持有现金无利可图,变为居民最差的选择。所以人们愿意消费、举债,从而最终多次实现消费、投资增长,并推动经济复苏。

现在我国实际利率走高,显然对于促进消费比较不利。在去年CPI下半年高基数、高猪价影响下,今年下半年CPI仍大概率维持低位,故而实际利率仍然将偏高。

所以,我在此呼吁:在汇率压力减轻后,银行应加大降息力度,每次至少降25个基点或以上。让持有现金成为下策,继而更好地刺激消费、投资增长,并推动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