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债一身轻”的迷信,该破除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4喜欢:45

1

第一次听到“无债一身轻”这个词,是从我爷爷口中。他们这辈人,艰苦朴素、克勤克俭。

在他们眼中,负债犹如洪水猛兽,欠钱也总是与贫穷、疾病、游手好闲、堕落有着直接的关联。

然后,这种思想传到了我的父辈,然后再传到了我们这一辈。虽然时过境迁,但对于债务的无知和恐惧依然大量存在。

“无债一身轻”的观点,固然有其正确性。试想,如果我们借钱去搞“黄赌毒”,这种债务绝对会让我们不堪重负。

但“无债一身轻”这观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错误:它不区分“良性负债”和“恶性负债”,而是把所有债务都默认为“恶性负债”。

什么是“良性负债”?

说白了,就是“能够吃进利差的负债”,举个例子:

如果工商银行能提供一笔年利率为5%的贷款,而建设银行的年存款利率是20%,你会不会去把工商银行的贷款贷出来,然后存到建设银行中,去吃这年化15%的利差?

你会说,哪有这等好事。

我们权且假设这等好事是真的,那你会不会去吃这15%的利差?

当然会。你不仅会,而且还希望工商银行能给你的低息贷款多多益善,同时希望建设银行的高息存款永不消失。

甚至,你可能会把你能筹集的钱借个遍,只要这些钱的借款利息不高于建行的存款利息就行。

但是,等一下。

你不是信奉“无债一身轻”吗,怎么现在却希望自己借钱去吃这个利差了?而且还希望借到的钱越多越好。

你说,因为这个机会真的太好了嘛,建设银行竟然给出那么高的存款利息!

所言极是。

“建行的高息存款”所代表的,正是“低风险高收益”的理念。建行是国有四大行之一,其存款几乎没有信用风险;而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20%的收益率,显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其实我们内心,未必认同“无债一身轻”,也并不真正“讨厌”债务本身,我们讨厌负债的真正原因,是没能找到像“建行20%高息存款”这样的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罢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再回头看“良性负债”的概念。

所有“良性负债”,都需要和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匹配在一起,它意味着:

1. 负债利率低于(或大幅低于)投资收益率;

2. 投资标的风险很低,或者至少风险可控。

同时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负债来吃进利差,而这负债也就成为了“良性负债”。我想它肯定不属于“无债一身轻”的范畴。

《富爸爸》系列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精辟地解释了“良性负债”和“恶性负债”:良性负债是能给你口袋装进更多钱,而恶性负债是要从你口袋陶走更多钱。

所以,借钱去吃喝嫖赌,分期买LV或者IPhone7,甚或贷款买私家车,这些负债不仅无法给你口袋里装钱,还要从你口袋里掏钱。

以贷款买私家车为例,不仅要支付贷款利息,而且这车还得向你要汽油、保险、罚单、修理、维护的开支。典型的“恶性负债”。

当然,“恶性负债”并不意味着“可恶”的负债,有时它是生活所需。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恶性负债”的共同点:它不会给你的财务状态有任何改善,只会给你更大的财务压力

而“良性负债”,由于其“给口袋里装钱”的属性,却能帮助我们改善财务状况,减轻财务压力,甚至帮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

2

良性负债的终极意义,在于加速你的财富积累,举个例子:

如果有一个投资机会出现在你面前,它需要200万的本金,但能保证你赚200万。

如果仅仅用自己的钱去投资,那存够200万需要多久?而如果利用负债筹集200万,又需要多久?是不是后者快得多?

过去几年间,一线城市200万的房子涨到了400万,置业者也赚得盘满钵满。如果必须存够200万再买房,而不是利用房贷,黄花菜早都凉了。

房产是否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并非本文讨论的内容。只是想说明,良性负债具有强力的杠杆效应,能加速财富的积累。极端一点讲,如果一直存在“低风险高收益”的套利机会,并且利用良性负债去投资,很快就富可倾城。

3

你可能会说,好,好,明白你的意思了,“良性负债”不就是利用负债去投资嘛!

正是这个思路。

但是真的使用这个思路时,有几个陷阱需要小心避开,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第一个陷阱,是现金流压力。

负债,就需要支付利息;而投资,却未必能短期见效。这就对你的现金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还是以“利用工行低息贷款去吃建行高息存款”为例:

假设工行的贷款利息需要每月一付,而建行的存款利息则要等三年后才一次性支付,那这中间就产生了现金流压力。

如果你没有安排好资金来支覆盖你的利息支出,就可能被工行追屁股要债,甚至强行变卖你的资产来清偿,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

所以,在利用负债进行投资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投资收益率和负债利率之间的利差,还需要管理好现金流。

这需要我们选择现金收益来得快的投资项目,或者,自己另外安排现金流来覆盖负债利息。

第二个陷阱,是负债期限的压力。

负债是几乎总是有期限的。比如一年期的银行贷款,一年到期时要归还本金,但你的投资回收期则可能慢得多。这也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于是,我们要将负债期限和投资期限作合适的匹配。

匹配不当的典型例子,是用短期负债买股票。

如果借了一年期的负债去买股票,买入之后,股票不幸下跌并且持续低迷了两年。

想象一下,股票套牢、负债到期,且没有其他资金可以周转还债时的煎熬吧。

这正是犯了负债期限与投资期限匹配不当的错误。股票表面上流动性很好,一般能够快速变现,但却无法保证其在变现时的股价高于买入的股价。

所以,如果从“容易变现”且“变现时价值不受损失”的双重标准来判断投资品种的流动性,股票其实是一种流动性不佳的长投资期限的品种。

要避开“负债期限和投资期限不匹配”的陷阱,我们其实可以从“延长负债期限”着手:

比如,其中一种方法是,确保你的债务可以续期,而且你能筹集到借新还旧时所需要的周转资金。

那些利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高手,无一不是管理负债期限的高手。

比如巴菲特使用的负债,就是通过开保险公司来获取“浮存金”,也即已经收了保费但尚未用于赔付的资金,只要通过保险精算,确保保费收入能充分覆盖赔付支出,中间的富余部分就是一笔长期使用的负债。

又比如,管理负债期限,高手中的高手,是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等主体,它们还能发行“永续债”,这些债务连到期的期限都没有,只要支付利息就行。

对于我们普通人,可以借鉴的思路是建立自己的“负债资金池”。池子里的资金负债期限有长有短,但在一个负债快要到期的时候,你总能通过另一种负债来完成接力。另外,在保持周转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负债资金池,以及降低资金成本。

除“延长负债期限”之外,应对负债期限压力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选择投资期限长短适度的投资项目了。

第三个的陷阱,是发现不了(或者判断错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以至于有了子弹,却没有射击的目标。(如何发现和判断这种机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实际上,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有射击的目标,再找子弹。也即先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再来找钱。而不是“等有了钱再去投资”。

4

通过上面的讨论,不难发现,使用负债进行投资存在各种“陷阱”,所以它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有风险”本身,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的理由。

要正确理解风险对投资机会的影响,就必须理解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即“收益风险比”。

抱歉又抛出一个硬邦邦的术语。

好在“风险收益比”不难理解,用一个小例子即可说明。

如果有人问你,用10万块钱人民币买个东西,你觉得贵不贵?

你的直接反应不会是“贵”或者“不贵”,而是想问:用10万块钱买什么东西呢?

如果10万元只买了一块普通的板砖,你当然觉得简直贵得离谱;但如果10万元能买一套北上深的别墅,你会觉得便宜得不可想象。

这正是“风险收益比”的意思。一个投资机会,不能只看风险,或者只看收益,而要看“你承担的风险,能换来多大的收益”。它本质上是个衡量投资机会的“性价比”的指标。

如果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换来了很高的收益,那收益风险比就很不错;如果没有承担什么风险,但收益却也很低,那收益风险比也不怎么样。

在这里,有必要吐槽一下很多基金公司的业绩宣传,它们总是试图用一堆涨幅的数字来告诉你,我们的基金获得了多么亮眼的业绩,却从不强调这个基金投资的标的,事实上让投资者承担了多大的风险。

换句话说,他们只强调收益,却有意淡化了风险。所有“只讲收益不提风险”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所以,明确了“收益风险比”的概念,当我们利用良性负债去投资时,就要找“收益风险比”很高的投资品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打破“收益越高,风险越高”之类的古老迷信。

它的一个问题是太过抽象,多“高”算高呢?真正准确的衡量,恐怕还是要通过“收益风险比”来确定。

同时,这个古老迷信,又容易让人以为:同一个投资标的对所有人的风险都是一样的

这当然不是事实。

试问,开车风险高,还是开飞机风险高?

无法一概而论。不会开车的小孩开车上路,无异玩火自焚;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驾驶飞机,依旧稳如泰山。

归根到底,还是巴菲特说的好:风险,来自于你自己不知道在干什么。

利用良性负债进行投资,是有风险的。但是,提高自己使用和管理负债的能力,以及增进对投资标的理解,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5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读完本文之后有哪些值得带走的东西。

首先,我们讨论了“良性负债”和“恶性负债”的区别:能给自己的口袋里装钱的负债是“良性负债”,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的负债是“恶性负债”。

我们利用良性负债的方式,本质上是使用资金利息较低的负债,换取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回报。

然后,我们讨论了使用“良性负债”时需要避开的陷阱:一个是现金流压力,另外一个是负债期限的压力。前者让你在支付利息时感到紧张,后者让你在归还本金时捉襟见肘。所以,管理好付息的现金流和还本的期限,很重要。

我们还讨论了“收益风险比”的概念,它是判断来投资机会的“性价比”的指标,而只看到风险或只看到收益的观点,都是一管之见;同时,我们也打破了对“收益越高,风险越高”这个观念的迷信。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就能撬动地球。“良性负债”,正是改善我们财务状况,进而走向财富自由的杠杆。

负债不是洪水猛兽,无债也未必一身轻。如果我们去了解负债,掌握它,利用它,它会将我们带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迈开第一步,走上这条路吧!

全部讨论

血河启明2017-05-16 21:54

勇者加油2017-05-16 20:19

好文章

我是腾腾爷2017-05-16 18:31

勇者加油2017-05-16 17:56

好文章

价VS值2017-05-16 16:46

非常不错的 一篇文章,我也是最近这几年才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些时候负债 并不是一无是处。 对楼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