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策略】新常态需要新范式(源乐晟月度策略报告2023年5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上证指数、深圳成指以及沪深300指数均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主要原因是4月的社融、CPI和PPI等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国内政策放开之后,年初市场对于经济复苏是有很强期待的,这种期待在两会之后逐步落空,“强复苏”变为“弱复苏”,现在又可能变为了漫长的季节。

诚然,短期的经济数据的确不好,普罗大众的经济体感更差。过去三年,国内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都有一定程度的恶化,这是放开之后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影响了上市企业的短期盈利。中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随着经济体量到了全球第二,增长中枢趋势下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市场对股市的中长期担忧。2018年之后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也给经济发展蒙上阴影,海外投资者在这种担忧下大幅减持中国资产,对A股、港股和海外中概的筹码是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的担心都有一定的道理,或者是正在发生,但是股市每次因为短期的盈利下修而放大到对中长期问题担忧的时候,都是市场的阶段性底部。

当前位置上,二级市场对中国经济已经过于负面悲观。疤痕效应会逐步消退,政府还有很多可以发力的刺激政策;即使是5%的经济增长,A股市场还是有很多值得投资的优秀成长企业。只是过去三年,市场已经习惯了赛道思维下的成长股投资,未来在这些行业逐步进入成熟期之后,投资思维和范式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对基金经理有更高的要求。

经济发展动能趋缓,指数的整体波动可能不大,但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带来结构性的机会。市场对新能源记忆犹新,但新能源只是一个现有技术组合下的新产品,而AI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人类生产力层面的技术革新,在当前位置再怎么重视AI都不为过。这轮AI的技术浪潮中,软件生态和硬件制造的核心引领者都在美国,因此美股的AI相关股票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国内的相关公司还处于追赶的状态,短期能落地的硬件或者应用都非常少,这也导致了过去一个月A股相关公司的巨大波动。硬件方面,国内在GPU的设计制造可能短期难以追赶,但是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端,下半年就可能有一些具体的落地。乔布斯推出iphone4的时候,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很难描述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同样,对AI的出现,投资人保持再多的敬畏之心也不为过,一个大的时代的开启,一定会有产业爆发,只是节奏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