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看不懂财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最近是季报集中公布的时间,每一家公司财报公布出来,总有一群人在下面评论:业绩超预期;业绩暴雷等等。等股票走势出来大多市场的涨跌反应又和财报的直观感受不一样,总是令众多小散目瞪口呆。看着财报数字很好看,买入了,结果大跌,然后一边为市场忿忿不平,一边安慰自己长期价值投资。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有太多人基础水平太差,看不懂财报,只会盯着利润数字,或者和去年对比的涨跌幅度。这些人本质上来说根本不懂什么是股票,所以就只能看着财报顺眼的数字押大小,错多了又开始各种财务造假,庄家割韭菜等等阴谋论。

下面我来尝试讲下,为什么你看不懂财报。讲财报的课程汗牛充栋,我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会计懂财报,而我懂你。

首先,财报是什么?我不想去百度它的定义来咬文嚼字,只谈小散应该真正在乎的东西。通俗讲财报就是反映过去的一个账本而已。让我们回到进入股市的初衷上来,我们进入股市买股票,无非就是低买高卖或者吃股息。所有的关于财报,周期,ROE等等各种眼花缭乱的知识,其本质都在围绕着什么是低,什么是高,怎么买,怎么卖,能吃多少股息这些问题来服务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什么是高?低是指市值小于净资产吗?PE一百是高吗?再进一步讲利润同比上涨200%是重大利好吗?利润腰斩是暴雷吗?其实它们的答案都是:不一定。而你不懂财报的原因就是把它们之间画了等号。假如把一支股票比作一头大象,利润是鼻子,负债率是耳朵,PE是尾巴,现金流是肚子,你看着任何一个点,都不能说出大象的样子,更遑论大象以后会活得更好还是更差了。

否定了上述的一切之后,我们来讲点别人不曾讲的。我们该如何将那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串起来,组成我们对财报以及股票的认知呢?

从最基础的出发,我们来股市干什么:赚钱。怎么赚钱?低买高卖,吃股息。什么是低?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什么是内在价值?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本质。我们看财报在干什么?估算其内在价值。

至此,财报才有了它该有意义,什么狗屁利润涨跌,营收同比环比,现金流,负债率,统统站一边,都只是衡量其内在价值的一个维度而已而且是过时的维度。过度看重就是一叶障目,就是盲人摸象。这一就是一些人搞不懂财报的原因。走太远了,忘了从哪里出发的,学人家看利润数字,学人家看pe,学人家看roe,最终走火入魔,疯疯癫癫,开始画线,开始阴谋论,开始押大小。

股票是把公司拆成很多份的权益,我们买的股数就是占有的权益份数。公司市值是整个公司的权益市场价。权益市场价定价的基础是什么?是流动性吗?是通胀通缩吗?是美元加息吗?让那些名词统统滚蛋吧。我来告诉你,是机会成本。一个人去买一个投资产品,他考虑的一定是说我能赚多少,在风险同等的情况下,能赚10个点决不买8个点的。

那么,整个市场最基础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存款利率。所以这里就懂了,为啥天天喊美元加息,流动性收紧,又利空我大A了。利率涨了,我去存钱了,投资期望值低于或等于存款利率的股票,有多远滚多远,我不想看到你。

从存款利率出发,你就懂什么是未来现金流折现了。就是站在当下,你这个公司未来能赚的钱,能折成现金给我的回报。它对标的锚就是利率,普通人的机会成本。记住这里每个字都很关键,里面有“未来”,“现金流”,“折现”。

什么是未来?未来就是不要看过去,财报都是过去的账本。要从中分析未来的变化。比如我正在高速发展期,投入了很多钱来研发,而且已经有成果了,市场还没来得及变现。或者我新品推广,几个亿的广告费已经砸下去了,利润还没反映到账面上,当期亏损几个亿。这时候的那个同比增长或降低有啥意义,但是有时候财报规定他们要那样写,你看空你就上当了。

假如我是卖白酒的公司,本来我每年营收200w,利润100w。年底我跟供应商说你多进点货吧,反正白酒也放不坏,今年把明年要卖的进了,我给你打八折。这样公司营收就是200w+160w,利润原来是100w,假如打八折的部分利润80w,利润就是180w。这样一看财报,营收同比上涨80%,利润同比上涨80%。妥妥的大利好啊,业绩炸裂。而实际呢,明年还有活路吗?业绩炸裂后,管理层顺势减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留下小散在高位瑟瑟发抖。例子虽然是虚构,但故事总反复上演。

很多人就是在这里丢掉信仰的。看你业绩好,你股价崩了,看你亏损,你一直涨到我怀疑人生。其实本质还是没有明白“未来”两个字,一直抓着财报上的数字,抓着鼻子总以为大象像一条长长的空心管子。

来看第二个点,现金流。有些公司宣称盈利,业绩炸裂,借债分红。赚钱赚到宇宙尽头,最后剩下的全是一堆烂尾楼。有些公司遇到蓝海市场一直扩张,飞速增长,账上一分钱掰开花,最后形成深深的护城河,成为持续的现金奶牛。同样是扩张,同样是现金流紧张,却是不同的结局,这里面有什么差别?

是玄学吗?是命运吗?都不是。是生意模式。如果一个公司现金流十分紧张,即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被飞速扩张蒙蔽了双眼,要去仔细分析它的商业模式。我以前经常看到有人说牧原和恒大一样,老板都是河南的,天量的负债,现金流紧张。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我们回到现金流的本质,投资考虑现金流的意义是什么?下限是活着,上限是给我股息。我们常听说某某公司现金流断了,其实也就基本宣告公司破产了。现金流就是今天要下锅的米,公司没钱工资,员工怎么办?没钱进材料怎么生产经营?所以有活着的现金流是投资一个公司的下限。

房子的目标客户能买几套,能一直买吗?最近几年房子降了,成交量是涨了还是跌了呢?猪肉呢?便宜的时候大家都不买了吗?猪肉今天吃了明天可能就再买了,便宜了可能还多消费点儿,所以从来没有哪家猪企因卖不出去而破产。这就是一个吃增量,一个吃存量。这里的增量存量本质还是时间维度的交易。存量交易的对象需求频次高,所以时间维度上交易次数多,开拓客户成本低。增量要不断地开拓市场,开拓新客户,交易频次低。

如果仅用存量和增量的维度去对比两个公司,那也太片面。实际养猪的缺点也很明显,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为什么带毛的不算家财?因为自古以来养殖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场瘟疫下来,家财就灰飞烟灭了。现在分析出恒大和牧原的问题:房子可能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饱和后就很难卖了;养猪害怕疫情,带毛的直接灰飞烟灭。没有一个行业是完美的,我们来看看两家公司怎么应对各自行业的问题。

恒大的答案是多元化。皮带可能也看到了房地产未来的问题,所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多元化帝国。足球,冰泉,汽车。足球和房产的关系是什么?你看国足广告房子会买吗?买房送水吗?还是买房要送汽车?关键是花了那么多钱还没造出来。上一个这么搞多元化的还在美国,一直约我们下周见呢。这里只是举一些夸张的例子,其实质就是太不尊重商业规律了。我们干个小生意都会考虑,我们的优势在哪,怎样利用现有优势。恒大的产业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硬凑,其实败局只是早晚的事。

来看看牧原在干什么:自繁自养,低蛋白饲料,元点出发,底层突破:种、料、康、养、智、洁、宰。每一个点上都确确实实的在发力,寻求突破。如果你看过牧原的上市招股书,就能看到14年他就在着手育种了,每一个都是聚焦在养猪面临的核心问题上。种,是外国卡脖子,自己搞出二元回交,然后18年之后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爆炸增长,后面的涨只是前面种下的因。有人把这叫做运气,把这叫做风口,为什么别的猪没有飞上风口?

饲料是成本大头,我国大豆占进口90%,牧原着手低蛋白饲料。我看到比较搞笑的是,有人说低蛋白养出来的猪差。其实这只是高中的生物知识而已,低蛋白又不是低氨基酸。低蛋白本质是为了降低豆粕使用量而已。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空间折叠形成的,摄入生物体内也是要再变成氨基酸吸收的。低蛋白饲料也是从元点发力,用微生物发酵产生必须的氨基酸,然后再添加到饲料中的。为什么是微生物发酵?还是高中知识,微生物表面积和体积比大,能量转化率高。当然这只是浅显的讲下其基本原理,更深层次的肯定是微生物相关的研究出的成果。看到牧原给西湖大学捐钱,再去看看西湖大学对应的研究项目就看懂了。还有各种空气过滤,水过滤,智能系统,粪便处理,不一一列举了。

上面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回到本文的主题,假如你投资的是牧原股份,上面的细节你没听过,你读不懂财报也就不足为奇了。解一个题,连题中的条件都读不懂,看到长的短的就说选C,要靠运气选对吗?拍脑袋投资,可是最不缺的就是信息闭塞,思维迟钝,自以为是的脑袋。

芒格曾说过一句话:决胜的系统,在最大化和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了近乎荒谬的极端。至少牧原这家公司从第一性出发,一直在追求着类似的决胜。你觉得恒大和牧原还是一样的公司吗?

切回主题,上面对比公司有吹票嫌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个人观点在里面,切忌屁股决定脑袋。

上面讲了:“未来”,“现金流”,接着谈“折现”。我常常听到很多人估值的时候,在那里计算:市值减去账上现金然后计算出一个市盈率出来。这些人其实还是没明白估值的本质。估值的本质在未来,现金流,要“折现”到你手里。只有真正折现到你手里的才是你的。

哪怕一个公司市值低于其净资产,甚至低于其账上净现金额,都未必是低估。本质还是要看能不能折现。有一个笑话: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不学无术,就怕富二代奋发图强,老想创业。其实本质就是在说折现问题,你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它又不破产清算。假如未来行业格局变化,公司转型,业务萎缩,人员臃肿,红利不在等,有可能它是一步步滑向深渊的。如果你理解不了这种逻辑,就想想看,世界上有没有从辉煌到破产的企业?那些现金,资产,也有可能对你一个小散来说就是镜花水月,计算器按冒烟,眼看着别人败光。

反过来看,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成长公司,营收暴增,盈利可能是负的,财报一出马上涨停。因为未来有可能过了扩张期,投资建设完成了,就该吃红利了。当然,也不要高兴太早,也有所谓的成长专门为投资者量身打造了这种财报。期待的成长,最终只落得一地鸡毛。想看懂这些未来的趋势,都不是一个单一维度能够下结论的。这也是为什么懂投资的往往不是会计。

未来现金流折现,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投资的困难在于,哪怕你把这些全想通了,还有市场偏好,时间维度的跌宕起伏的折磨,这又牵涉到人性关。为什么要把这简单的一句话复杂化,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把这个东西,相通,想透,然后才有可能去对抗人性关,因为你坚信着什么是估值,什么是看得见的内在价值,才能坦然面对涨跌。

最后祝大家龙年行大运,恭喜发财。

$牧原股份(SZ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