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护城河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2

价值投资者应该都很熟悉巴菲特先生常说的“护城河”这个概念,但其实一直以来我对于护城河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对于它具体是什么不是很清楚。最近看了刘润老师的商业思维课程,里面将护城河分成了8类,感觉借助这个框架对于公司的护城河来做一些分析

第一类是无形资产,包括许可和规模

许可:也就是垄断优势,准入门槛高,这类企业有比如说 银行,通信,烟草等

品牌:这个应该是护城河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项,有品牌的公司更有定价权,这类公司代表有 @$贵州茅台(SH600519)$

第二类是成本优势,包括规模和管理

规模:规模越大,对供应链的议价权越高,成本越低,这类公司一般在同质化竞争强烈的行业中出现,代表公司有 $小米集团-W(01810)$

管理:良好的管理也是降低企业成本的一类方式,不过对这个因素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举不出啥例子

第三类是网络效应,包括用户和生态

用户:用户多的平台的用户就会越来越多,网络效应会不断加强,这类在互联网公司中最为常见,常见的如腾讯、字节跳动等

生态:当一个商品或服务变成基础设施后,在上面衍生了巨大的其他服务和商品时,就会出现生态,这一块的代表企业如 $小米集团-W(01810)$ 的万物互联,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衍生的整个PC软件应用,基于英伟达的cuda衍生的深度学习训练产品,都是生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人认为生态的护城河是非常强大的,看看美股的前几大公司就知道了

第四类是迁移成本,指用户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需要花费的成本

习惯:用户用习惯某一个商品或服务后再迁移到其他服务上的难度会变大,比如分别用惯了苹果和Android手机的人就不习惯对方的操作习惯

资产:当我们在某个平台上产生了大量资产时,就不太容易迁移到其他平台,这类在互联网服务和通信服务上都很常见,比如说我在某个平台上发布了很多动态和内容的话,可能就不会轻易转向使用其他的平台;当我们的手机号绑定了许多网站服务时,也不会轻易注销手机号

当然,护城河我理解更多是偏向公司本身的一个经营状态,可以作为我们投资的参考,我认为在投资中第一重要的还是公司治理问题,也就是公司愿意为中小股东争取利益。再好的商业模式,再好的公司,如果对中小股东抠抠搜搜,也还是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