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滋养围困中的中年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原创:玫懿

中年人的早晨,或者被一遍一遍的闹铃催醒,勉力睁开像粘了胶水一样的眼皮;或者五点多就自己醒来,大脑和身体开始运转:
老人的血压怎么样?腿脚还软吗?去看医生?
孩子要上什么课?要预约什么展?
一天的餐食如何安排?买什么菜?
冰箱,怎么才能不总有水?

还有,如何理财?如何……
工作,今天还有......要沟通?……要完成?
不经意间,目光落在床边的书,越堆越高,好些没有拆封。
自己的梦,自己的疼,蛰一下,深深吸口气。
人生,有时候走起来真的有些难?会不会,越往后走路越难?同时,时间又毫不留情地从手边跑走。
老人,一天天衰老。步履更加蹒跚。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
孩子,一天天长大。即使整体都好、向好,但是,身心、性格、学业,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新情况,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哪一个阶段也省不了心。
工作,似乎卡在那里,动弹不得,似乎一眼就可以望到尽头。找不到新的希望,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又不敢放手一搏。
即使博,往哪里去?方向在哪里?
这真是令人窒息的中年。
这真是令人窒息又无可奈何的中年。
这真是令人窒息又无可奈何还日日不得停的中年。
然而,无论内心多么波涛汹涌,心乱如麻,表面都得作风轻云淡状,因为你的职责,你的担子,你的角色在那里。
你只能这么做,你别无选择。
你是最后一棒。
你得接住来自四面八方的一声声的呼唤,并且,给予回应,给予积极回应。
你得接住问题,解决问题。
你要抱抱孩子,抱抱老人,抚慰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力量。
你要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让周围的人放心、安心。
你是周围所有人的依靠。
每天,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整个世界安静下来,这就是你的日常。
然而,一直在进行体力、脑力输出的你,谁能给你一个实实在在的踏踏实实的拥抱?谁来抚慰你,谁来鼓励你?更高阶的,谁来指导你、引导你?
谁来滋养身心疲惫的你,谁给一直输出的你输入新鲜的营养?
我们仓惶着长大,带着各种各样原生的疼,未愈的伤,我们以为已经自己长大,应该OK。
不经意间,磕磕绊绊地来到中年,似乎那些疼、那些伤已经自然而然地痊愈,不必再理会。
可是,在某个瞬间,某些时刻,某个角落,内心的伤痛喷薄欲出,喷涌而出,猝不及防……
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 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办的人,似乎只能依着惯性地向前走,如同闭着眼睛。
生活不是学生时代的考试,这世界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经济学中有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既要又要还要,那是美好的愿望。凡事总有成本,总有代价。看你要什么。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有的是不是人内心深处某种缺失的一种异化反射?
俞敏洪说,人的一生总要有一次不顾一切的冒险。
但是,中年人似乎已经不再有任何冒险的资格。
中年人似乎没有资格做任何尝试。
面对排山倒海的责任与压力,何以解忧?
唯有油腻?沉醉?麻木自己?
思考太累,改变太难,算了吧,惯性,还是依着惯性继续过生活吧。
一直停在原地,麻的不是腿,是脑子。
所以,除了惯性,再有一些自觉性,自主性?毕竟,生活是自己的,生命只有这一回。
从前的日子已远去,时间带走了我们的过去,也带走了过去的我们。
有一天,我们会真正老去。那时,回望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会像现在的我们回看几年前的自己照片,咋看咋好看?
换个角度想,人生各阶段,各有各的难也各有各的好。

青年时有迷茫,也有无尽的未来,大把美好时光可以尽情挥洒。
中年时疲累缺滋养,一睁眼全是责任。责任也带来话语权以及沉稳和厚重。
老年时无力又似乎被边缘化,同时也有责任免除带来的放松感。
人生说短很短,说长也很长。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
他日,谁还记得那些没有痕迹的我们生命的过往。
就这样,天天被惯性推着向前吗?
十年、二十年之后,回望现在的自己,会对现在的自己说什么?
村上春树说:智者总是忘记年龄。他认为,关于年龄,最重要的就是尽量不去想。平时忘记它就可以。万不得已时,只要私下里在脑袋尖上回想一下就够了。
精神污浊还是清澈,内心缺失还是丰盈,自己到底喜不喜好,只有心底的灵魂知道。
夜深人静,抱抱自己,和自己的心灵说说话,回应它的诉求,看见它?
山高水远,岁月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