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一位老师那学来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1 思维框架最重要。

思维框架是将信息进行整合的有力工具。研究行业,需要从行业内的公司研究开始,从小到大,从点基面,从下往上逐步提升自己对行业的认知。 

2 行业研究的三个步骤及要点:

1)  弄清楚行业内头部企业的盈利模式。

需要把自己代入成企业的负责人,怎么样才能使公司赚钱,同时现金流不断。 赚钱的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 

解构收入, 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要以什么样的价格卖什么产品给什么样的人?”

A 产品维度:产品是什么?解决客户什么样的需求?

B 价格维度: 低价还是高价?

C 客户维度:客户分群,性别、年龄段、收入阶层、来源渠道 

D 成本维度,主要要区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主要包括房屋租金、贷款利息、材料投入、人工投入等。 

了解了以上利润的来源,就要思考,怎样提升利润?

A  是否需要扩展新的产品线还是将提升现有产品的质量?或者砍掉不赚钱的产品?

B 是否可以提升价格?还是低价促销,以量换价?

C 是否还有新的客户可以去挖掘?现有目标客户群体是否需要调整?

D 能否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还是做一些战略性的投入?

了解利润的真实性,重点关注现金流。能否将产品变成真正的现金收入而不是应收账款。

2) 弄清楚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

可以套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上下游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潜在对手分析。

A 上下游分析:重点看公司与上下游合作过程中,是否处于强势地位?对上游,是否有议价权,能否占用应付款。对下游,能否进行预收?能否提价?

B 竞争对手分析,重点是对标分析。从利润构成和现金流角度去对标,看看各家的优势在哪。

3)行业分析

通过重点公司分析和相关竞争对手分析,把整个行业内的公司串起来分析。了解相关行业政策、监管机构、行业术语等基本概况后,

回答以下问题:

A 行业为什么会存在?解决了哪些痛点?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用PESTEL模型解构

B 驱动行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供给驱动看技术看产能,需求驱动看天花板

C 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如何?寡头?双寡头?百家争鸣?护城河是什么?如何阻止新入局者?竞争如何相对平衡,打破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上下游产业链博弈如何?行业价值链如何分配?

D 行业是如何发展至今的?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是否具有周期性?创新是如何扩散的,技术成熟度?

E 行业的未来在哪? 天花板在哪?规模空间有多大? 行业规模=销量*单价*复购次数。

F 行业什么情况下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