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7回复:38喜欢:23
长期看,银行业就两个指标,其它的都是浮云。一个是总资产,一个是总资产收益率,二者的乘积等于净利润。

银行业的总资产是伴随名义GDP增长而增长的,这个行业属性是金融行业所特有的,而其它行业都是有行业天花板的。

总资产收益率,从国际比较看,国内银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并不高,甚至比美国要低不少。而且即便是总资产收益率未来有下降趋势,也是有见底的时候。

所以从长期看,银行业的净利润是可以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对于1PB左右的银行股,我们不要被暂时的恐惧蒙蔽了双眼。

全部讨论

2015-09-10 16:37

十分赞同,这也是银行的本质,从现在开始,我打算用每月工资定投银行了,先从0.6pb的中信银行h开始。

2015-09-03 20:42

哈哈,昨天我也是这么给家里领导说的,网上一会分析招行更强,一会兴业更牛,都是浮云,各有各家的特点,其实我跟简单,就看看总资产就行了,1%左右就是利润,招浦兴民都差不多,呵呵,当然我这个是大致估算,低于净资产逐步买入就好了
有钱的时候招浦兴民都买,哪家净资产折价大买哪家,绝对不抱死一家

2015-09-03 18:58

针针见血

2015-09-03 18:37

银行业的总资产是伴随名义GDP增长而增长的,这个行业属性是金融行业所特有的,而其它行业都是有行业天花板的。——————————————————————这个是最喜欢的,只要GDP,M2在增长,银行就天然受益。其余就是保守一点就行。

2015-09-03 16:18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09-03 16:12

2015-09-03 15:50

净资产,杠杆  ==》 总资产,风险资产配置==> ROA,滞后不良 ==》 损益, 净资产

整个运作过程中会产生经营成本,作为摩擦消耗。

这就是个循环,哪一环也不能出问题,由于高杠杆的存在,用PB去衡量就有些片面,不过也确实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标能说明整体情况。

最进攻的模式:高杠杆扩大总资产,配置到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产生大量的当期利润,带来的副作用是,资本充足率降低,1-2年以后不良大幅增长。

最防守的模式:降低杠杆,配置到低风险低收益资产,当期利润很低,以后的副作用也最小,但是如果利润很低,还不够覆盖经营成本,同样也会亏损。

所以要想搞好银行,就得把杠杆、风险、经营成本三者平衡好,优秀的银行能找到突破行业平均的平衡水平,就能获得超额的收益。

比如高杠杆就要配置低风险,高杠杆带来的经营成本也会增加(总资产增加,主营也会增加,费用一般也会增加),这是正常的平衡模式。

如果能持续找到风险不高,但收益比较高的资产,那就可能突破这个平衡。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很难的,这样的机会不会总是存在,需要贴近市场去找,另外就是碰到了手里没钱也不行,需要有稳定持续的负债来源。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营成本,这个是非常体现功力的,相同的机会,成本高的做起来赔钱,成本低的做起来就是赚钱的,尤其在行业不好的时候最明显。
---------------------------------

由于不良会滞后,当期的现象实际反映的是1-2年以前的问题,所以前两年没有平衡好的,或者太激进的,现在一定会品尝苦果的。 如果现在为了纠偏或者隐藏,还继续不考虑平衡的问题,后面只能会越来越差,直到爆出大问题。

总体看16家上市银行还没有太出格的,一般都是顺周期,现在比较保守,这样问题一般只是局部的,挺1-2年就过去了,所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0.5pb确实有点过分了,完全是 破产清算的预期,因为就算是净资产受损一般也不会倒闭,后面几年总会补回来的,况且现在都还正收益,都穿着裤衩呢。

很多人预期银行差,股价上来看,简直都向着倒闭趋势去走了,现实中几乎不太可能发生。

举个极端不好的例子,中国经济还会继续下滑5年没有起色,银行这1-2年还账期不良爆发,差的银行可能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好点的银行也处在微利状态。但是银行从今年开始都已经极其谨慎了,还账期顶多也不过是2年,两年后就算是继续微利,净资产也会正增长。况且在GDP为正的情况下,总资产一般会持续增加的,以前的欠账就会被越摊薄越小,用时间换空间而已。

这是最坏的情况了吧,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时间跨度也不过如此,难道这次更长?

既然最坏的情况下也不会亏钱,不出现最坏情况呢?那我们不就是挣钱了吗,呵呵。

2015-09-03 15:03

银行板块是当前A股最具确定性投资价值逻辑再梳理。

2015-09-03 14:08

有道理。

如果以10年为持股周期的话,现价的银行股是A股首选,当然H股的银行股价值更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