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ak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9
上小学初中怎么也没学明白奥数,放弃了。本科误打误撞加入过一段时间致远荣誉计划,发现奥赛出身的大佬在适应高等教育课程这方面要迅速的多,而我这种完完全全义务教育出身的,第一学期没适应过来被项目淘汰了,基本和顶级科研资源无缘了,现在看自己的履历跟人家的根本没法比,只能好好当个社畜搞搞研发写写代码[跪]。上完大学回去翻出了《奥数教程》和奥赛题目,感觉写的很清楚很明白,感觉奥赛的核心还是一个更优化的,更接近高等教育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无论是奥数,还是物竞,化竞,信息竞赛都是思维和学习方式的一种体现。

热门回复

基础教育应该分层,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往深和广度去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刀切的双减。上海高中的物理减得太厉害了,儿子进了交大之后,大二选了物理难的课程,结果吃力得一塌糊涂,最后勉强及格。他还是数学基础非常好的学生。

2022-02-09 14:02

不只基础教育要分层,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分层,有如所有的工作,分层不过就是分工的一种。
其实,不只横向分层,设置各等级的班,还应该保留早年的“留级”及“跳级”,特别是留级是对学习完全跟不上的人的保护。减减减,结果是向底层靠拢。

亲身体验,非常赞同基础教育分层、多样化,高考也要有不同方向的试卷,不要简单地分文理科。
我儿子从小喜欢数学,去年初中毕业,在国内找不到满意的中学,只好选择留学澳洲,春节期间刚刚去入学一所男子学校。
为什么要去澳洲?因为澳洲高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课程。儿子选择了两门数学,基础数学和进阶数学。
即使这样,进阶数学对他来说还是太浅了。
他去年自学完实分析,已经开始复分析,同时预览群论、拓扑学、微分几何。

我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师认为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理科应该减负,难道以后大家都学中医?[吐血]

自己网上去查一下,北大数院黄金一代,基本曾经全部都是IMO金牌选手。中国中生代数学研究领域目前的天花板。

不光有中医啊,还有政治学行政学之类的,嘴炮就行了

2022-02-09 13:12

同感[赞成]我2017年上海高考的,物理削得太多,进了大学第一年真吃力。第一年数学分析和大学物理分数太低,绩点不够被致远荣誉计划淘汰。可能这件事上要懊悔一辈子[哭泣]

2022-02-09 16:32

感谢这些学习奥数的优秀人才,让我在持有这些拥有优秀人才的伟大公司里投资获益。

是啊,热衷于奥数的地方,不太可能形成世界级水平的数学圣地。

哦,国内是哪里?而且这些人现在大部分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