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谈谈拼多多的逻辑和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35喜欢:12

一、业绩炸裂

拼多多交出一份收入和利润双双实现三位数增长的2023年四季报,又再次超越所有人的预期!

其实,营收的增幅在预期之内,真正超预期的是净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幅(146%)超过营收增幅(123%)。之前预测净利润增幅可能低于营收增幅,因为明牌的是Q4 Temu的GMV大增,必然的亏损也会大增,在这种情况下,净利润增幅可能不及营收增幅。那么,季报出来后,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幅(146%)却超过营收增幅(123%)的原因是什么呢?官方给的信息太少,只能自己综合各种渠道信息进行猜测了。

简单一句话说,国内赚的可能比我们想的多,海外亏的应该比我们想的少,剪刀差出来的就是多增的利润。

国内部分,广告货币化率提升,带来广告收入提升;国内主站营销支出比例可能降低,多多买菜亏损可能减少,百亿补贴佣金增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国内赚的更多了。

跨境部分,主动减少在美国的投入,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方自然流量增长,多种因素综合导致Temu亏损比预期少,原来预期亏损可能在-27%左右,现在看有可能降到-20%甚至更低。

二、股价跳水

拼多多交出炸裂的2023年四季报,但财报发布后股价不涨反跌,当日涨跌波动幅度竟达到20个点,做空比例更是达到14个点,让人完全看不懂。

股价逆势下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部分机构利用超预期业绩带来的股价高开机会进行减持,这种操作引发了散户的跟风抛售,造成了股价的连锁反应。部分机构撤离和散户信心的动摇,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

(1)地缘政治风险

Temu的崛起,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强大优势和拼多多的成功经验。然而,在中美长期博弈的大背景下,Temu未来发展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政策风险。

1)监管审查趋严:TikTok在美国被收购或禁止事件,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日益严格,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等问题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Temu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甚至也有可能如TikTok一样被禁。

2)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加征关税、提高跨境税率等措施频出。Temu主打低价策略,主要依靠中国供应链,如果美国提高跨境税率或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Temu的价格竞争力将大幅下降,最终导致用户流失和市场份额萎缩。

(2)业绩质疑

公司未进行股票回购或分红,加上业绩信息披露的不足,引发了外界对业绩数据真实性的疑虑,市场担心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风险。

(3)未来发展担忧

拼多多主站的用户增长似乎已经触及天花板,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疑问。同时,假货问题、“砍一刀”等营销策略争议、劳资纠纷等负面舆论,以及Temu可能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受限的增长空间,都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业绩预测

(1)国内主站

总体来看,国内主站的业绩呈现出一种三级引擎驱动的增长模式:GMV的持续增长为第一级引擎,叠加货币化率的提升,带动营业收入作为第二级引擎增长;然后,得益于拼多多一贯的高效运营和战略聚焦,营业收入的增加将最终转化为净利润的第三级增长。按照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在未来1-2年内,拼多多的净利润有望达到1000亿元的里程碑。

1)GMV增长

PDD主站2023年的GMV大概4万亿,距离阿里的7万亿差距甚大,未来还有增长空间。

宏观上看,一是网上零售大盘还有继续增长空间,水涨船高,PDD的GMV增速应该会超越大盘平均增速;二是受益于消费降级,PDD会继续从淘宝、京东分流,从而进一步提升GMV。

具体地看,GMV未来的增长动力包括:

①消费频次增长。2023年全年单人平均频次大概93次,未来几年应该还有频次上的提升,预计2024年会有15-20%的频次同比增长(107-112次),最终整体频次应该能增长到135-140次

②客单价增长。2023年客单价大概50元左右,未来几年还有约3-5块的增长。

根据以上分析,未来1-2年,GMV应该还能提升20-30%,由4万亿增长到5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2)货币化率增长

国内主站的收入主要是广告费,这里主要分析广告的货币化率。

主站通过标准推广、全站推广,以及在测试的商品推广,不断加大广告推广力度,逐步提高货币化率。比如全站推广现在渗透率不到50%,未来预计能提升到60%;甚至有专家认为PDD主站的货币化率能涨到7- 9%之间。

货币化率提升,导致商家提价,但提价会降低流量,因此这里有一个平衡,最终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由于PDD上的商品价格仍然很低,还有提价空间,因此货币化率还能提升;同时,平台会持续监控数据,一旦影响转化,应该就会暂停货币化率提升。

3)收入、利润增长

根据以上分析,未来1-2年内,国内主站GMV大概率能增长到5万亿;假设货币化率4-5%,则主站广告收入大概为2000-2500亿,净利润应该在1000-1250亿之间。

在这个基础上,假设未来主站的GMV缓慢增长,但货币化率仍然有增长空间,因此收入和净利润仍然有增长动能。

因此未来1-2年,主站净利润1000-1250亿,给15倍PE应该是合理的,那么主站估值在1.5-1.8万亿,换算成美元大概在2000-2500亿美元。

也就是说,国内主站至少值2000亿美元。

以上部分数据和逻辑可参考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PDD专家访谈合集网页链接

(2)Temu

在Tiktok美国被禁事件前,市场关注的是Temu光芒四射的一面:开通国家数不断上升,截止3月份已达53个;GMV跳跃式增长,活跃用户数不断上升,APP下载量在多个国家长期霸榜...

而在Tiktok事件后,市场似乎完全忘记了Temu好的一面,只关注Temu风险的一面,似乎Temu也和Tiktok一样马上要被出售或被禁了一样。

理性地说,Temu地缘政治风险确实存在,既不可盲目乐观,但也不需过分悲观。

Temu和Tiktok在业务模式和影响力上均有很大不同。首先,从业务模式来看,TikTok作为一款短视频分享平台,其内容创造和传播机制深刻地影响着用户的价值观和文化认知,这种影响力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舆论可能被外部力量操控,从而影响到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而Temu则是专注于提供极致性价比的电商平台,在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背景下,Temu的商业模式恰好迎合了普通民众对于经济实惠商品的强烈需求。其次,就影响力而言,短视频领域TikTok在美国居于霸主地位,截止2024年3月,TikTok公布在美国活跃用户达到了1.7亿,几乎占美国人口的一半,显示了其在美国社会中的广泛渗透和深远影响;而Temu,其用户基数相较于TikTok来说要小得多,而且Temu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远远不及美国本土电商巨头亚马逊

Temu在美国面临的挑战可能不在于被收购或禁止,而是更多地涉及合规性、跨境税收政策,以及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等细节问题。前者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而后者则是如何优化运营策略以生存的更好的问题。

PDD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逐步降低美国在全球业务的比重,据传未来要把美国业务控制在30%以内,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除了美国市场,还有欧洲市场、中东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等其他市场,Temu迅速全球化策略,可以起到对冲局部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的作用。

Temu的本质是以极致性价比方式为全世界提供中国廉价商品,只要全球人民对中国廉价商品的需求是存在的,那么Temu就有发展空间。地缘政治可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但全球对中国廉价商品的需求却是全局的、长期可持续的。定性的看,Temu的全球化发展道路虽挑战重重,但前景光明,必将达成。

原来,据传Temu的远期GMV目标是2027年1000亿美元,倒推下来就是2024年大概300亿,2025年500亿,2026年750左右。至少GMV要在500亿以上才能做到盈亏平衡,也就是大概2016年能实现整体盈利。

现在,面对美国市场的潜在风险,Temu的增长目标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虽然GMV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但这也带来了积极的一面:减缓的增长步伐将减少市场推广和折扣等支出,有助于缩小亏损,从而可能提前实现盈利。

拍个脑袋估一下,GMV目标在原来基础上打7-8折,2025年实现350-400亿美元GMV,并有望在这一年实现盈亏平衡,2026年后将贡献正利润。

(3)未来长期愿景

美国的Costco是零售的最高境界,主要面向中产提供特定品类的低价优质商品。

而未来的PDD则有可能在Costco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打造一个:基于万千品类+基于千人千面+全球化的costco。

1)基于万千品类的costco

costco主要是面向日常消费品、电子产品、食品等特定品类,而PDD则可以在每个品类都做成Costco,提高高性价比的优质商品。

2)基于千人千面的的costco

costco主要面向中产用户,而PDD则可以面向更广泛的用户,根据用户画像推荐不同价格带商品,白牌面向低价格带用户,品牌面向高价格带用户,但不管在哪个价格带里,都是低价优先原则,低价格会获得优先推荐权利。

3)面向全球的Costco

costco目前主要在美国,而PDD的Temu已经迈出了全球化的步伐,目前已在53个国家设立站点。

这样一个基于万千品类的、千人千面的全球化的costco,将是一个具有巨大价值的平台。

—-

总结一下,关于PDD未来几年的业绩,有以下几个重要观察节点:

(1)什么时候主站实现1000亿净利润?可能在2024年。

(2)什么时候PDD整体净利润达1000亿? 可能在2025年。

(3)什么时候TEMU利润转正,PDD整体净利润直接+200-300亿?可能在2026年。

四、股价王者归来终有时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股价,短期是情绪反映,长期是业绩支撑。

如果认可以上关于PDD和Temu的逻辑,相信PDD这个平台的未来价值,那么现在PDD的股价下跌,岂不是好事?

今年的美团股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因为抖音收购饿了么的传闻、美团优选持续亏损等因素影响,美团自去年11月低股价暴跌以来,市值一路跌破6000亿、5000亿、4000亿港元,似乎美团马上要倒闭了一样。但是,考虑到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包括外卖、闪购等)的霸主地位,以及在到店领域的巨头之一,美团作为本地生活龙头是有巨大投资价值的,市值跌破4000亿港元则可以闭眼买入。结果,在今年2月初美团市值跌到3800亿港元后快速反弹,不到2个月就涨回6000亿港元,涨幅接近60%!!!

风浪越大鱼越多!跌的越多,未来涨的越多!

对于看好PDD但没来得及没上车或者仓位不足的朋友,当前理性的策略是趁低价买入更多股票,股价越低越有利于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股票。等待24年PDD业绩进一步验证,或者市场发现地缘危机下Temu并没有归零,到那时,股价就有可能摸一摸200,从而带来丰厚的回报。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SW(09988)$ $美团-W(03690)$

---以上内容为个人理解分析,仅供分享讨论,不可作为投资依据。

精彩讨论

欧巴财务自由03-26 00:04

至暗之后,便是黎明...$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03-26 13:06

可参考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PDD专家访谈合集网页链接
这个打不开了呢~

至暗之后,便是黎明...$拼多多(PDD)$

【狠砸超级碗广告的效果】
今年 2 月 11 日,Temu 连续第二年买下美国最贵广告位之一的橄榄球总决赛 “超级碗”,除了大约 2100 万美元的广告费,还宣布赠送价值 1000 万美元赠品、价值 500 万美元优惠券和积分。
根据《晚点财经》的观察,这些投入换来了阶段性的应用下载量和搜索热度的提升。移动分析机构 Apptopia 称,Temu 应用在 “超级碗” 当天的下载量较前一天涨了 34%,是自 11 月以来最高单日增长。
另据 Google Trends,Temu 的搜索热度在 “超级碗” 后一周(2 月 11 日至 17 日)创下新高,是去年 “超级碗” 期间水平的近两倍。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SW(09988)$京东集团-SW(09618)$

03-25 16:09

认同,我感觉市场普遍高估了地缘政治风险,我等着tk 靴子落的那天PDD股价暴跌加仓~

【看拼多多24Q1炸裂财报的二层思维】
看见PDD24Q1营收同比增长131%,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2%,这只是第一层思维。这个同比增长是显而易见的,23Q1低基数,上几个季度的连续增长势头在那,业绩同比增长是明牌。
第二层思维应该看到这些:
①佣金收入超过23Q4,要知道Q4是有黑五、圣诞节的旺季,而Q1是淡季哦,说明Temu环比也在增长,还是在主动收缩美国投入的背景下,美国不亮全球亮!
②毛利率环比提升,经营利润率、净利率同比、环比均增长,这是在TEMU增收但亏损的背景下取得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么主站广告利润率提升,要么买菜盈利了,要么Temu不亏了至少亏损率大大降低接近盈亏平衡,或者以上兼而有之,综合作用结果。
③单季度净利润280亿,这是淡季哦,意味着24年的净利润肯定超过1000亿人民币,有可能达到200亿美元,早于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了。想想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以当前PDD市值计,PE只有10倍,要知道多多还在成长啊。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SW(09988)$ $京东集团-SW(09618)$

03-26 08:47

拼多多在美国的半开放平台进展怎么样了?卷入更多美国中小商家才能深度绑定利益

03-26 06:49

不用猜市场“疯子”的表现原因,只要公司持续赚钱,股价不涨完全没问题。几年后拿出利润回购就行了。

好文章

03-25 18:51

z

Temu和Tiktok在业务模式和影响力上均有很大不同。首先,从业务模式来看,TikTok作为一款短视频分享平台,其内容创造和传播机制深刻地影响着用户的价值观和文化认知,这种影响力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舆论可能被外部力量操控,从而影响到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而Temu则是专注于提供极致性价比的电商平台,在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背景下,Temu的商业模式恰好迎合了普通民众对于经济实惠商品的强烈需求。其次,就影响力而言,短视频领域TikTok在美国居于霸主地位,截止2024年3月,TikTok公布在美国活跃用户达到了1.7亿,几乎占美国人口的一半,显示了其在美国社会中的广泛渗透和深远影响;而Temu,其用户基数相较于TikTok来说要小得多,而且Temu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远远不及美国本土电商巨头亚马逊。
Temu在美国面临的挑战可能不在于被收购或禁止,而是更多地涉及合规性、跨境税收政策,以及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等细节问题。前者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而后者则是如何优化运营策略以生存的更好的问题。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SW(09988)$京东集团-SW(0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