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主要ADC技术梳理(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近日,辉瑞430亿美元收购ADC龙头Seagen,创下ADC史上最大金额的收购交易。

除了Seagen,国外还有很多表现不错的ADC平台,以下将分两篇文章(上、下)梳理国外几个主要的ADC技术平台,本篇的主要平台如下:

第一三共

第一三共专有的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ADC平台:

创新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常见化疗药物伊立替康相比,活性提高10倍。

具有很强渗透细胞膜的能力,让它们在杀伤吞入ADC的癌细胞之后,能够杀死附近的癌细胞,产生旁观者效应。

DXd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显著缩短,有助于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

连接子有着非常高的稳定性,让非肿瘤组织不会受到毒性药物的影响。

它能够特异性被肿瘤中高度表达的溶酶体蛋白酶切割。

并且可以在一个抗体分子上偶联多个细胞毒性药物,提高药物抗体比例(DAR)。

此外,第一三共开发了能够在将DAR控制为4的富集技术。偶联在抗体上的细胞毒性药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抗体肿瘤特异性不高,更多的细胞毒性药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毒副作用。将DAR控制在4的水平上可以帮助获得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Synaffix

Synaffix主要战略方向就是对外进行技术授权,已与十余家药企达成合作,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两次在世界ADC大会上被评为“最佳ADC平台技术”。

GlycoConnect:能够利用天然糖基化位点实现定点偶联,可将单克隆抗体在短短几天内转化为稳定的conjugated ADC。包括两个过程:酶重塑(修饰和用叠氮标记)和基于无铜点击化学的有效载荷的连接。

HydraSpace:一种高极性的磺胺间隔子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偶联效率、ADC稳定性以及治疗指数,特别是对疏水性有效载荷。

toxSYN:由多种Linker-Payload组成。

详细阅读:10家药企青睐的Synaffix下一代ADC技术

Spirogen/ADC Therapeutisc

Spirogen是PBD二聚体技术的早期研发者,2013年以总价4.4亿美元被阿斯利康收购。ADC Therapeutics于2011年从Spirogen分离出来,PBD技术最早从Spirogen引进。

自2008年,Spirogen的PBD ADC授权给多家公司。

PBD是Spirogen独有的二聚体细胞毒药物,以序列选择性的方式交联DNA,并阻止其复制,从而杀死癌细胞。

这种药物发挥作用不依赖细胞的复制周期,不会扭曲DNA双螺旋结构,也不会像美登素类的弹头药物使DNA双链结构断裂,因此可以有效避开DNA的修复机制,引起的DNA损伤较难修复,体现出更好的细胞毒性,同时与铂类药物和氮芥无交叉耐药性。较PBD单体,二聚体与DNA作用面积更大,可与鸟嘌呤形成两个共价键,增加了序列选择性。

PBD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ImmunoGen

ImmunoGen建立了靶点筛选、抗体开发、毒素库、连接子库四位一体的ADC工具库

其中专有的喜树碱ADC药物开发平台,针对第一三共DXd中的F环结构和胃肠道毒性进行优化,设计的21b、21c旁观者效应表现优秀,21b 和21c通过代谢生成了12和14b,C7位侧链缺乏极性基团导致疏水性较21a的代谢产物11和DXd增强。

ImmunoGen设计的21a(11)、21b(12)、21c(14b)的合成

21a、21b、21c、21d的各项检测指数

(参考:星耀研究员)

Mersana

DolaLock:将细胞毒性药物锁定在细胞内,从而控制旁观者效应;

Dolaflexin:采用专有的Fleximer聚合物,提升药物DAR(DAR 10-12);

Dolasynthen:利用专有的DolaLock微管抑制剂载荷,以与靶点相匹配的DAR(2-24)产生位点特异性、高均一性的ADC。

Immunosynthen:专有的STING激动剂平台,实现全身给药的便利性,同时提供靶向给药。

Mersana创新技术&平台

NBE Therapeutics

NBE在2020年被Boehringer Ingelheim收购,主要ADC平台包括:

Transpo-mAb Display:抗体发现平台;

SMAC-Technology:通过与sortaseA酶(转肽酶)的酶联作用位点特异性偶联;

强效蒽环类毒素平台:PNU蒽环类有效载荷的效力比微管蛋白抑制剂-ADC的效力高约3倍。

Ambrx

Ambrx技术平台能扩展遗传密码子,将合成氨基酸(SAAs)以特异性的方式插入活细胞的蛋白中(包括细菌和哺乳动物),为结合物创造独特和可预测的附着点,进而获得超过90%的均一性。

Seagen

Seagen公司在2001年合成了靶向微管蛋白的小分子细胞毒MMAE,随后筛选出了以缬氨酸-瓜氨酸为主要结构的二肽连接子,通过还原链接二硫键生成的巯基实现偶联反应(以IgG1为例,其中有4对链间二硫键可被还原,还原后得到8个具有亲核性能的半胱氨酸巯基,Linker上的马来酰亚胺等基团能与巯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偶联物),构建起自己的专利ADC技术平台。

二硫键还原半胱氨酸偶联示意图(图源:中金研究所)

wechat药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