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艺术家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0喜欢:2
最近调研了一下全国线下药品销量数据,安宫牛黄丸线下药店贡献了50-60%的同仁堂的营收,结合财报看,也差不多是50%-60%营收,且这个毛利率在60-70%。
也就是说,光是这一款药就贡献了70%以上的利润。这种接近垄断型的大单品才是好公司。 光靠这个销量增长和提价,公司净利就上去了。
$同仁堂科技(01666)$ $同仁堂(SH600085)$

热门回复

同仁堂科技也是一样的,和股份按照4:6的比例生产安宫牛黄丸。这样的30倍的送钱的机会。竟然没人捡,市场先生有时候真的很抑郁。
这一个药给这两家公司带来的净利比例也差不多,接近总净利的70%左右。但是现在同仁堂科技的PE只有10。未来我们就假设这个PE不变,未来十年,60岁以上的人翻倍,10年安宫的价格再提升2.5倍,仅靠这个我们就可以算出5倍的空间。
假设PE按照30计算,那就是5*3=15倍。
如果再算上这一批老年人的富裕程度和对健康的在意程度,再算上人均年龄的提升,这个我们就只按照翻个倍。那就是15*2=30。
这还没有算,中药的全球化的可能性,以及万一同仁堂再多出几个大单品的可能,当然像中药这个行业,创新出大单品的概率不大。
$同仁堂科技(01666)$ $同仁堂(SH600085)$

片仔癀也要生产安宫牛黄丸,达仁堂也生产安宫牛黄丸,白云山也是安宫牛黄丸……

换个领导就可能全变了,核心东西不掌握,靠分享别人的成果,不长久

请问这个上市之初的承诺在哪里找?另外集团有可能收回科技售卖安宫的权利吗?
主要因为这个考虑,我没敢下重仓位科技

这是上市之初便做的承诺,已经运行20几年了,而且是由同仁堂集团控制的,不是同仁堂股份控制的。

有没有一种风险就是科技无法卖安宫了,科技和股份的安宫比例变成0:10 ?

同仁堂的安宫市场份额是50%以上(加上南京同仁堂分流的20%,一共有70%),这么多年这些企业都在生产(出了片仔癀刚买的龙辉不久),但同仁堂的份额基本没怎么变过。因为大家就认同仁堂,老的医治神话用的也都是同仁堂。这个几十年都是这个份额,未来其他厂也不会因为创新份额增大。

谁在用,都在囤货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