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估值体系学习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8

在All cash is equal 的原则下,对于符合三大前提(利润为真,可持续,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企业,不区分行业特色,不区分历史波动区间,一律以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作为三年后合理估值的市盈率水平

<即无风险收益率为3%~4%之间,取值25~30倍市盈率。无风险收益率4~5%之间,取值20~25倍市盈率,依此类推> 

对于部分净利润含现金量低于100%,但其他方面都符合的企业,对净利润予以折扣处理。体现在速算中就是取稍低的市盈率,即1×80%×25=1×20。 

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就是理想买点

当年市盈率超过50倍,或市值超过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就是卖点,以先到者为准

期间波动不关我事,呆坐不动。 

整个估值体系只有一个未知数:预计该企业三年后的净利润。 

四个被追问较多的疑惑,算是续篇。 

第一,关于150%和50倍数据取值的疑惑。数据来源很简单。 

①在过去的文章,以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里,我都谈过一个估值假设:当无风险收益率上限为4%,永续增长假设为两倍无风险收益率(即8%)时…… 

在这个假设条件下,今年的50倍与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基本等价。150%就是这么来的。 

第二,关于孰低原则的疑惑。 我选择企业,偏重于那些预计增长率会高于8%的企业(看对看错是另一个话题),也就意味着卖点基本上就是当年的50倍。 比如预计12%增长的,三年后净利润是1×1.12³=1.4元,合理估值上限是1.4×30=42元,再乘以150%是63元,远高于50元。 此时50倍市盈率就是那个“孰低”的“孰”。

经验:在人类永远不变的贪婪和恐惧以及资本的逐利天性推动下,股市估值水平通常会在三到五年范围内形成一个起落。 在无风险收益率为4%左右的情况下,股权估值达到50倍市盈率后,一般来说,三年内出现估值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算术:①我们假设企业未来三年的年化增长率为25%,今年净利润为1元,则三年后净利润为1.95元; ②今天50倍市盈率卖出得款50元,按照4%无风险收益率计算,三年后这笔钱总额为56.2元; ③三年后企业估值水平回落至25倍市盈率,届时股价为25×1.95=48.8元。按照合理水平买回,可以多买回15%股份。 即:A.假设股市在卖出后三年内回落至正常估值水平,同时假设企业能保持年化25%增长,50倍市盈率卖出能保证占到傻子便宜; B.如果回落时间短于3年,或者企业年化增长低于25%,则能占到更多便宜; C.反之,如果卖出后持续高估时间长于3年,或者企业年化增长持续高于25%,则卖出也可能吃亏。 ——上述三种可能性里,经验判断AB的概率非常高,C的概率偏低。因此,我给优质企业界定一个很高的卖出标准,目的首先是尽量不卖出,保证自己始终在电梯里坐着。 但即便如此,傻子们依然有可能将股价推高到超过该标准的位置,此时我可能被迫卖出。但这个卖出标准,从数学计算上能保证三年内,大概率可以在合理估值水平买回并略有盈余。 股价长期在50倍市盈率以上位置波动的企业很多,我的体系注定会错过他们。即使偶然狗屎运拿到这类企业,我也一定是分分钟被甩下车的命。咱们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不是自己认知水平下的财富,坦然留给别人,不嫉妒不眼红图片 

那么,既然反正都是50倍市盈率卖出,为什么还要设置个孰低选项呢?主要为了容纳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无风险收益率比较高的情况,一种是预计增长率非常低的情况。比如无风险收益率在5%~6%时,我给予三年后合理估值的市盈率倍数只有15~20倍。此时,若今年利润为1,年化增长15%时,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为1×1.15³×20×150%=45.6,低于当年的50倍市盈率,提前触发卖出。在无风险收益率比较高的时候,股票的估值中枢本来就应该比较低,提前卖出是我想要的。这是我设定150%规则所意图容纳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有时某些符合三大前提,只是因为预期增长很小、不增长甚至轻微负增长的企业,市场给予它的估值太低。这种企业,我也可能会买入。买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估值回归的利润。这种情况下,150%线也会提前于50倍pe线触发。比如:今天利润是1,未来三年预计年化增长1%,三年后的净利润约1.03。则,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1.03×30×150%=46.35,先于当年的50倍触发。 

对于预计年增长低至1%的企业,市场能给到46倍市盈率时,在我看来,要么是严重高估,要么是我对企业增长的判断可能有问题。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支持继续持有。此时先溜为敬,不需要再等50倍。以上两种情况,就是150%规则的存在价值

多说一句:在低估与成长之间,今日之我更偏向于成长,低估类企业关注的少了

在老唐估值法相关阐述里,老唐曾以多种方式反复提醒:估值只是两种资产之间的比较,是永远将财富配置在盈利能力明显更强的资产上的选择行为。至于市值增长,只是由于资本在逐利天性推动下,同样也在追求盈利能力更强的资产,最终导致资产市价被推高的被动结果。因此,在老唐估值法里,从来不是表述:“三年后一定会到25倍市盈率”。如果建立在这样的预测上,那整个体系就坍塌了。因为它违背我反复阐述的原则:市场先生的出价只能利用,不能预测。既然如此,这个25倍市盈率到底有什么用呢

通常我的表述是:预计某公司三年后的净利润为X。在无风险收益率低于4%的情况下,按照25倍市盈率计算,合理估值为25X。合理估值的50%为我的买点。注意,强调一下,25倍的前提是企业必须符合三大前提: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能力所需新增资本投入很少甚至无需新增资本投入。如果你不能对一家企业做出这样三个结论,要么是它不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内,要么是它不适用于老唐估值法——很多企业都不适合用老唐估值法。

对于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我将它三年后净利润的25倍视为其合理估值(即若企业三年后净利润为4元,则三年后合理估值为100元),实际就是简单地、保守地将其等价于三年后的现金,因为三年后100元现金每年可以获得大约4元的利息收入。

注:三年后的100元现金,今天的价值是100/1.04³=88.9元,即今天的88.9元本金按照年收益4%计算,三年后会变成100元。这就是金钱的时间价值。

等价这个行为暗含着一个假设,是将企业三年后依然具有“可能”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潜在增长优势(“可能”意味着不是100%确定),与现金资产虽不会有增长、但收益100%确定的特性,做了模糊的相互抵消。

这也意味着,一个三年后不再增长的企业,如果用这种方法,可能潜藏着一定程度的高估。

这也是我始终注重所选企业,必须具有某种长期竞争优势的原因。老唐估值法需要预计它未来至少依然能够具备明显超越通胀的获利能力——比如获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水平。

当然,预计的最终对错是能力问题,是另一码事。

因此,这个25倍市盈率合理估值,和市场届时能否到达25倍市盈率,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只是我自己的一种内心活动:该企业三年后净利润为4元,合理估值为100元,我将其等价于100元现金资产。如果此时该企业售价50元,而我手头刚好有50元类现金资产,我愿意实施交换。

一旦理解了这种心理活动,就很容易明白,市场会给多少倍市盈率,关我P事?爱给多少倍就给多少倍。

我既不能左右市场出价,也不需要预测市场出价,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享有是否交易的决策权。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需要长期性质的资金,为什么要尽量规避杠杆的原因。

短期资金性质或者杠杆的存在,都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丧失这宝贵的决策权,可能在不合适的时机被迫与市场先生达成交易。

决策有三种:①当我做出某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100元的判断后,遇到市价为50元,而我手头又刚好有50元现金时(与原本是否持有这家企业股票无关),笑纳市场先生的馈赠,用50元现金交换这份股权,赚市场先生一笔;②当我做出某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100元的判断后,市价已经超过150元,而我手头刚好有这家公司的股票时,笑纳市场先生的馈赠,用股权交换市场先生150元现金,赚市场先生一笔;③当我做出某企业三年后的合理估值为100元的判断后,市价既没有达到50元,也没有达到150元时,继续追剧、看书、运动、旅游、扯淡……。赚不到市场先生的,只好将就着笑纳企业一天天真金白银的经营获利。

这些经营获利,要么通过年度分红落入我的腰包,要么变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去赚取更多获利——当然,也有令人痛心的情况,就是没有分红的钱,在企业账户上连4%收益也没产生,这是一种价值毁灭行为。

至此,投资者在市场只能遇到两种状态:一种是情况①和②,作为市场先生的交易对手,通过资产交换行为,提升掌控资产的盈利能力;另一种是情况③,作为企业股东,通过雇佣经理人和员工经营,躺赚企业经营盈利。

这就是标题所指的,你只有两种状态:赚,躺赚。 上文中,之所以对于三年后合理估值100元的企业,我今天只愿意出50元交易,是因为①估值是一个区间、②我的判断一定会出错,以及③不占便宜不交易,所以,我只在合理估值的折扣基础上与市场交易。 

折扣是必须的,无折扣不交易。否则就相当于要求自己的判断100%正确。事实上,我们都知道100%正确是不可能的。 

但多大折扣是主观的、经验的,你可以修改。

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买入;当年50倍pe或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卖出(孰低);期间波动不关我事。 我自认这个规则,经得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逻辑拷问,也综合考虑了成长、折现、安全边际、回报要求及实现概率五大因素,所以我现在只是照章办事。不寻求每次都占“尽”好处,但求每次都有好处可占。

第三,合理估值不到怎么办? 

第四,无风险收益率的理解:法币通胀率一般不会长期低于2%,所以一般不支持长期50倍以上市盈率。

茅台的卖点:依据唐朝的上述方法,卖点:预估2021年的净利润为540亿左右,则50倍市盈率即为2.7万亿。或者三年后的合理估值,预估2023年的净利润为800亿左右,则800亿*30*1.5=3.6万亿。选取低值2.7万亿。)

全部讨论

01-07 19:05

合理估值不到就耐心等待。这个以为很难等到,但是历史再度会3至5年告诉我们很容易到,如果以年为单位来看的话!!!看看2015年,2018年,2020年,再看看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