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与康波周期的节点与困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凯恩斯主义与康波周期的困局—悲观者生,乐观者死;足够便宜是最近几年投资的唯一理由。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

通过经济学理论赋予国家干预经济的正义性,直接影响: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手段:货币政策(利率)、财政政策(国债)。

凯恩斯主义的困局:

利率与债务的矛盾:利率是债务的成本。债务规模越大,暗含着长期高利率的压力越大,低利率的必要性与长期性,不能让债务利息拉爆经济。

凯恩斯主义造成的现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逐步失效。

康波周期的本质:

供需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失衡。在供给端不断投入造成产能过程,分配结构不合理造成财富过度集中,影响供需关系失衡。

走出衰退的必然选择:

打掉过剩的供给端体系,调整分配结构;

1921年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掉过程供给端)—60年康波周期—日本经济危机、1985广场协定(出口导向经济向内需导向转型、国家指导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型;硬着陆打掉供给端)—60年康波周期—预期2035-2040年,打掉全球最大的供给端生产国。

2024年美联储不可能快速降息:

高利率的合理性:高利率才能拉爆供给端,名义利率必须为正;

高利率的压力:疫情期间的低利率债务到期,债务成本面临高息压力。

2024中国会进入快速降息通道:

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2024年会是持续降息的一年。由于不良资产过高,低息对银行金融体系的打击是毁灭性,但是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貌似别无选择。在汇率上,人民币适当贬值其实是目前环境下可做的选择。其它不便深入讨论。

美元霸权的压力:

新技术革命(AI人工智能)的短期突破带领美国走入高增长高通胀的经济模式。否则,美元霸权的背书可能不是特别坚挺,比特币有概率小幅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