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铁应急的几个问题解答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7

$华铁应急(SH603300)$ 

在雪球上看到球友关于这家公司以及设备租赁业的一些问题,仅从前从业人员的视角大概分析一下。见识浅薄,请勿见笑,着眼点主要还是行业视角,这家公司我不大了解,尽可能从客观行业事实的角度稍作解答:

Noble6兄的问题:

华铁应急——需要深入研究的4点问题:

1、高机租赁行业景气度来自基建投资+未完成项目竣工阶段,那么能持续多久?基建投资增速、烂尾楼数量以及开工项目规模这几个因子对行业市场规模的贡献度有多少?

这个问题的前提可能有一点点问题。高机租赁行业景气度与基建投资相关度不高,主要影响因子是制造业PMI以及服务业中的仓储业指数。换言之,高机租赁下游需求的大头来自于制造业厂房建设与仓储业中的物流网点建设(合计大致60%)。

这也符合这些年来的事实,高机行业增速极快,但是传统工程机械饱受周期困扰。这与美国市场的情况也一样,美国高机市场景气度同样来自于制造业与仓储业的扩张。包括今年JLG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其总裁也提及北美大量兴建电动车、芯片制造等工厂会给JLG带来一段很长的景气周期。

当然在国内还要加上产品渗透率还不够高,脚手架替代还有很大空间的因子。详细数据这里不谈,总体而言,下游需求高增长还是有坚定依据也可以采信。

2、作为重资产吃折旧的行业,公司设备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公司的轻资产转型是噱头还是真的全力去做,未来几年轻资产设备占比会达到多少,轻资产模式下的毛利和目前有多少差别?

就行业而言,第二个问题的第一个小问题前提没问题,问题本身有点怪。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设备的生命周期很大程度上不怎么取决于设备本身折旧,取决于供求关系。

拿塔机看最明显,塔机的使用周期是15-20年,折旧按10年算。但是在实际设备租赁中,很多工地限品牌限设备年限。比如品牌限定Potain,Zoomlion,XCMG等,年限之前限5年,从去年到今年,这个要求越来越过分,比如从5年到3年。

前段时间调研塔机租赁商,有租赁商跟我说,现在有的工地指定要新机。

背后的原因当然是供求关系逆转了,买方议价权太大,设备折旧本身反倒变成了很次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核心还是要看供给需求匹配的问题。

这个问题中别的小问题我也不大了解,我不大了解这家公司,毛利部分应该是减少的,毕竟要分成一部分给合作方,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3、建筑设备支护、地下维修工程两个板块会一直萎缩到0,还是很快进入稳态?

这两个板块的问题在于回款率比较低,受制于行业下游的情况,回款难度越来越大。从企业经营现金流角度,应该考虑聚焦到现金流好的业务上。萎缩至0应该不至于,一般而言,供给收缩到一定程度后,付款率就会慢慢跟上来。

4、公司的费用率没有跑出多少规模经济的alpha,基本和中小租赁商相仿,未来的趋势会如何?

费用率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拆分算一下人均台量数和人均资产量还是能看得出高机租赁行业存在规模效应。

费用率看不出来的关键在于由于客户小而分散,客户粘性天然很弱,导致地推成本非常高,最后导致了销售费用率很高。这一点需要持续跟踪,有没有可能通过品牌效应和模式创新改变行业的经营逻辑。

另外一位球友周期及其趋势兄的吐槽,这里一并从行业角度简单说一下:

我对国内的这个行业可能有偏见:
1、利益链勾结,非自由市场经济;
2、从业人员中痞子、流氓、打手过于集中…
3、好人做不了这生意…,故:管理层、控股股东非良善之辈,做事可能会没有底线,不值得信赖…

这里可能确实周期兄有点戴了有色眼镜:

就整体设备租赁行业而言,今时不同往日,早年间确实买设备的很多砂霸,村霸这种。随着时代演进,整体行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透明,利润越来越薄,这种生意很多人也看不上,(黑恶势力一般追求高毛利,高周转,轻资产的生意)。

社会也在进步,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一样也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希望通过勤劳改变命运。

具体到高空平台租赁行业,这个行业有点特殊,如果你有接触一些工程机械的融资机构,跟他们聊一聊,你就会了解一点:

这个细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准、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其它一些租赁板块。很多就是大学生、资深从业人员创业。具体到宏信建发这种企业上,建发总部一些员工我接触过,员工素质极高,很多就是985或者海归这种。

在我公众号文章中也介绍过厦门海福这家公司,老板文化修养极高,办公室就是一堆书,下面店长也是海归,这跟我们惯有的刻板印象不同。

其实从事实层面也能看出来,高空设备租赁行业出现了一批能管理万台,甚至还跑出来管理10万台设备这种企业。

在国内几十年设备租赁行业发展史上,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家公司能管理这种量级的设备,门店网点数量用百来计算,服务客户数量用万来计算。没有一定程度的智力资源密度、公司的格局与视野、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运营效率,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很多人对这个子行业感兴趣的地方,这种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出来之后能不能顺势拓展到整体租赁行业,最后变成一种酒店管理集团类似的资产管理体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个人的理解和观察,建发和华铁、众能都在往这个方向走,但是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商业逻辑是否成立,经营链条能否做到环环相扣,价值量有多大,潜在风险有哪些。

这是目前很难看清的事情,如果参照海外设备租赁业这几十年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的趋势来看,大概率的答案会是:

这件事情大概率可行,但是哪家企业能跑出来,哪种方式可行,是不是文中提及的三家企业,是不是他们现有的运营方式与商业模式,反而是一件无从判断的事情,短时间内看不清。

全部讨论

2023-05-16 15:22

轻资产看年报就知道了,21年转租设备近5000台,创收1.2亿,22年轻资产设备1万台,创收1.82亿,这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如果你一直跟这只票的话,会发现,尤其进入2022年,华铁应急的很多动作,都强调数字化,跟蚂蚁链的合作也好、开发擎天系统也好、精细化管理也好,最终的目的可能都是为了渠道建设,做产业互联的思路,就为了做平台化和轻资产化,可以联合产业内更多上下游企业,管理好设备、算好账、分好钱,所以轻资产还是掷地有声的。
原po说的地下维修维护会萎缩,这个有点扯了,本来TRD工法就是替代三轴搅拌桩法的,是新技术,市场还很大,而且现在水利工程把TRD的应用进一步打开,鄱阳湖、洞庭湖够做好几年的了,保不齐以后更多的应用场景还会出现。建筑支护应用比较传统,有些老的技术可能会萎缩,但是有些新技术比如铝模(参考志特靠这个业务就能上市就知道了)、盘扣可以续上,我估计这一块就是稳定的状态,萎缩到0也不至于。
另外一个规模经济问题我也发现了,我手上也没有中小租赁商的财务数据,但猜测和你一样,应该还是因为市场比较分散,现在国内前三加一块才2%份额都没有。如果看报表数字的话,华铁应急的费用率其实有在逐渐下降,如果还没跑出来的话,那就只能是规模还是不够大了。

2023-05-17 10:32

这几年公司还是不错的

06-03 13:52

学习了

2023-10-09 19:44

传统行业,没有前途啊,庄家没有实力,忽悠人,明天开始连续暴跌

2023-07-22 03:24

2023-05-11 01:51

有说法提到公司的租赁负债占比高,因此合资是假性合资,我有时间再仔细挖一下这个方面

2023-05-11 01:50

感谢月色兄!我对行业的了解非常之浅薄,只是刚刚踏在投研入行门槛上的新手,题承蒙前辈解答错漏颇多的问题,不胜感激。

2023-05-10 21:56

大佬说的非常中肯,随着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设备租赁行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外的发展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了。

2023-05-10 21:32

港股宏信建发快上市了,估值肯定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