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投资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72回复:326喜欢:263

去年,在一个深夜,我在手机上,写下了人到中年为什么要投资。第二天醒来,没想到竟然得到了五百万的点击,以及几百页的留言。内心除了深深的震动,还有忐忑和惶恐。因为我深知,我的修为感悟都远远不够,不足以配得上大家的勉励和厚爱。因此接下来,一年里除了一些讨论,我都没有发表标题长文,每当我提起笔来,总是觉得不够成熟,不够清醒,不够营养。总是写下了又擦去。

这大半年以来,我躲在一个小县城里,沉静,听书,走路,思考,思考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路在何方。如今,一切尘埃基本落定,年底就要离开二十多年的舒适区,走一条自己的路,为此刻,我已经在实践,理论中准备了十年,心里建设准备了五年,心中仍然莫名感慨。尽管在全国专业大赛排名中,我多年排名全国前列、多次排名公司第一,但是依旧对于未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如何下定决心,走一条职业投资之路,相信是很多同龄人的心声。因为不想随波逐流任岁月老去,因为厌倦了领导的压迫和讨厌的公司文化,因为不想再充当金融业的打手去坑害朋友客户的利益,也因为身心俱疲身不由己,当然也因为储备了一定时期的过冬的粮食营养和对于投资第一性原理的认知。

我经常思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去活,特别是当岁月已经抹去了一半的生命,剩下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是继续为了工资待遇留在所谓的体制内,做着一天都不想做的事,看着那些恶心的人,恶心的事,还是利用剩余的时间做一件能够做到底的喜欢热爱的事。想来想去,我得出一个基本答案,无非就是用十来年的工资去买一个十来年的自由,甚至是一个永续的自由,孰轻孰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义。当这种自由甚至尊严已经被践踏了多年,且未来也见不得光,不如就放了她,放弃她,扔了她。

很多朋友无法放下,都是处于对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因此对于生活的担心,为此,多年之前,我问了很多上年纪的长辈,甚至在火车上也会问邻座的大爷大妈,我经常会问,叔叔阿姨,你们觉得有多少钱,可以养老,可以不上班了,两三百万够不够啊,老人们都是笑着问我,你有房子吗,将来有退休金吗,我说那都有啊。老人们问你一天花多少钱呢,我说平均也就是几十块,老人说那你怕啥?几年过去了,想想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很愚蠢的。面对那些可能很少积蓄却到处旅游的老人,自己明显是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如今,慢慢理解了老人们的话,有钱没钱不是决定因素,如何看待生命看待生活才是决定因素。当然一定的储备还是必要条件,是不能回避的。

那么职业投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是一种热爱,就是读两百页的年报,也会读出笑声来的热爱。就是觉得一辈子做一件事,一定能够做点东西出来的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这种兴趣让你对所有技术路线,生意模式都充满探究欲望。

建立起自己对投资的真认知,是职业投资者的必要条件,这种真认知,是实践的和时间的积累,是对价值投资的自我总结。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践的产物,那么中国的价值投资则是巴菲特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变异和同化。一切脱离国情的认知,都不是真认知,投资世界更是如此,正如伟大的投资家说过假如巴菲特出生在伊拉克,叙利亚,这世界就不存在巴菲特,而脱离了中国国情的价值投资,也绝不会取得成功。如果说中国的投资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在中国职业投资的核心条件,那一定是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基因之上,穿透了这个文化基因对价值投资中国式的理解,比如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投资机会来自于银行地产水泥钢铁基建防水等地产上下游;而国家战略说房住不炒,战略转向碳中和,一夜之间,银地宝樯橹灰飞烟灭,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光伏,上下游揭竿而起,挥斥方遒。很多人都说看不明白,为什么市盈率十倍的一直跌,市盈率百倍的一直涨,是不是和价值投资背离,其实完全不是,只不过价值投资,价值成长,在中国被演绎的更加淋漓尽致,又快又好被赋予了价值投资的皇冠,而失去增长则被深埋,对于这些讨论将会有一万种版本,但不服不行。

对于职业投资的深度思考,其实就是一个人生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在日常生活里,你的行为方式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已经有了定论,比如巴菲特说过,假如我知道哪里会死,那我永远不会去。在我理解,无论在金融领域还是日常生活,永远不做不合规不合法的事,无论别人是一辈子没事,你必须当做一次就有事的敬畏,这也是我为何最终走向职业投资的动因。比如巴菲特说不做空,不借钱,我在日常投资中,永远不融资融券,不加杠杆,永远不借钱投资。比如巴菲特不参与打赌,哪怕对方的赌注是一套房子,自己的赌注只有十美元,但是他只是不参与。对我而言,永远不参与任何博彩性质,甚至不参与彩票麻将等游戏……你永远不要小看这种行为,这才是职业投资乃至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董事长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他说投资的成功最终是人品和人性。当时二三十岁的我们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如今每当想到董事长,都会想到他年轻英俊一代天骄的模样。

最终,假如职业投资的理论有一万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懂不做,坚守能力圈,也就是说,如果你无法做对,只要不乱来,不主动出错,就能够回避百分之九十的风险。段永平先生也经常引用,做正确的事,然后把事做对。

人生须臾,未来不可知,面对所谓的职业投资,无非就是修心修行,假如幸而有果,起因就是果。愿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21年十一月末





全部讨论

2021-11-29 15:57

同是中年人,深有感悟

成为职业股民的条件
——13年职业股民系列文章
我在村里院子里种的茑萝花。
我进入股市20年,职业炒股13年。我的2个盟兄弟都是职业股民。
职业炒股的好处:
可以做到三自由:人身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
少数几个不依靠外力就能成功的职业。不拼爹、不靠关系、不怕猪队友妨碍,管好自己就能成功。
不用看老板脸色。
在村里在城里在大城市哪里也可以工作。
没开工厂管人那么多烦恼事。
不用象实体那样要账难。
比当头的赚钱心里踏实。
比实体扩大规模容易。
有成熟技术之后赚钱轻松。
注意成为职业股民的难度是五千分之一,5000个股民才能有一个做好职业炒股。
成为职业股民需要的条件:
1、从内心热爱股市,对研究股票非常感兴趣。有志于在股市长期发展。
2、5年做股票是盈利的。最近的熊市是赚钱的。
3、有自己成熟完整的股票交易系统。分析、心态、理念、执行、风险控制各方面都到位。
4、有每年花销5倍的本金。
5、爱好学习、勤于思考、经常反省。
6、不要在4500点以上有开始职业炒股的想法。

链接:网页链接

对于职业投资,始终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去做职业投资,最后的结局就是找死。

2021-11-30 03:02

蛋扯的太远了,对投资一旦热爱,基本就算铁定入坑了。看什么巴菲特,看的越多,脑子越不正常的。不是同一个频道,思维两个空间,鸡同鸭讲。。

2021-11-30 11:37

投资投的成功最终是人品和人性,也印证了李大霄所说的:''做好人、买好股、得好报'’的话。身为中年,也面临你所遇到的种种困惑,那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恰恰是制约你的东西。站在生活现实的层面,我们不得不去忍常人所不忍,做常人所不做。站在生命的高度上去看生活,无非生老病死,谁都无法改变什么。人生过半,也领教过现实生活的诸般手段,站在结局的高度上去思考开始,也就没有那么多困惑。余生做个好人,买支好股票,让冬梅、夏荷、春柳、秋菊还有书本里的淡淡墨香的陪伴,朝迎日出,晚送夕阳,静待捂股丰登。

我是一直都不明白,投资为什么要做成职业呢?除非是基金经理,管自己的钱,那需要全职去做呢?选好、等待、买了,然后是好几年甚至十年都不操作了。更何况辞职的人往往最缺的就是现金流,既然没有太多的现金流,那就更少操作了。又不是太多钱源源不断的进来,需要不断的去投资

2021-11-30 06:49

别没事给自己灌鸡汤。职业不职业没关系。投资如有十年以上,就看自己的第一个从十万到百万用了多长时间?有了这个自信,无论职不职都无所谓。否则,在亏损阶段,会整天生活在焦虑中,…

2021-11-29 22:09

对大部分人而言必须参与投资,这是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的自我赋能,是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规划建设好自己的退路、是自己的另一番天地。至于是否要职业化,视个人情况而定

2021-11-30 08:23

又臭又长的文章,不太相信笔者的投资水平!

2021-11-30 00:12

有时候, 人都是给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