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政策驱动与业绩改善的交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机构视角下,寻找政策驱动与业绩改善的交集

上周前四个交易日市场震荡回落,周五在地产政策超预期下收复失地,结构上看行业轮动加快、政策交易升温。我们总结以下几点观察:1)4月经济数据结构延续分化,工业/出口与消费剪刀差走阔,大众消费韧性强于高端消费;2)地产政策力度超预期、成效待验,政策底至销售底地产/保险占优,但本轮与过往地产行情区别或在于,更新周期和外需拉动部分后周期品种景气率先回升;3)宏微观视角均指引出口链景气有一定持续性,且筹码尚不拥挤,但短期超涨品种或有回调压力。配置上,适当降低红利仓位,增配政策驱动与业绩改善交集的轻工/化纤/化学原料/保险/港股大众消费。$创业板ETF博时(SZ159908)$ $创业板指(SZ399006)$ #玻璃基板概念延续强势,沃格光电2连板#

核心观点

经济数据:工业/出口与消费剪刀差走阔,大众消费韧性强于高端消费

4月国内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仍处于波浪式复苏进程中,结构上延续分化:1)工业/出口与消费剪刀差走阔,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升至+6.7%(vs 3月+4.5%),而4月社零同比回落至2.3%(vs 3月+3.1%),除季节性错位因素外,4月美元计价出口额同比回正(+1.5%),外需亦对生产形成较强拉动;2)大众消费韧性强于高端消费,网上零售额同比逆势上升至+9.6%(vs 3月+6.8%),药品/饮料/日用品等大众消费品增速回升,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高端消费增速回落。4月房地产投资、销售同比降幅均走阔,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地产销售领先指标贝壳KMI指数仍未趋势性回升。

地产链:政策底至销售底地产/保险占优,更新周期和外需拉动后周期品种

4月下旬以来地产供需两端支持政策密集落地,5月17日新“三支箭”力度超预期,且重心从供给端向需求端倾斜,能否撬动地产销售回升有待观察。复盘08-10年、14-16年两轮地产大周期修复行情和11-12年地产小周期修复行情:1)政策底至销售底,地产/保险超额收益弹性大、胜率高;2)销售底出现后开工端、竣工端、后周期开始跑出超额收益,次序为开工端→竣工端→后周期;3)投资底至政策顶,地产链行情由业绩修复主导,超额收益达到本轮地产周期顶峰,建材、家电、家居、水泥板块有α机会。本轮行情不同或在于,更新周期和外需拉动下,部分后周期品种景气度已率先回升。

出口链:景气持续性和筹码指引行情尚未结束,沿交易拥挤度做高低切换

我们自2024.2.8《外需制造驱动中观景气边际企稳》持续提示出口链的配置机会,针对当前市场对其持续性的分歧,我们认为:1)宏微观视角均指引出口链景气有一定持续性:宏观视角,我们以能灵敏反映全球经济的一揽子高频指标构建的“金丝雀”指数领先国内出口额同比5个月左右,指引出口增速或仍上行1-2个季度;微观视角,补库三要件指引产能过剩压力不大的出口链主动补库或仍至少持续1-2个季度;2)截至1Q24,出口链公募配置系数仍低于2010年以来中枢,仅航海装备配置系数及分位数较高。综上,出口链行情难言结束,但经过前期定价后或需沿交易拥挤度做高低切换。

增配政策驱动与业绩改善交集的轻工/化纤/化学原料/保险/港股大众消费

2月初底部至今A股风险溢价已回落至滚动1年均值附近,波动或加大,当前主要上行风险来自地产政策超预期和美国通胀降温下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钟摆回归”,机构视角下,参与政策博弈的难度较大,需兼顾赔率与胜率,配置上:1)内外多重利好或提振短期风险偏好,适当降低红利仓位,结合交易拥挤度和AH溢价继续做高低切、AH切;2)增配政策驱动与业绩改善交集品种,结合交易拥挤度负向剔除后,包括①政策+出口驱动的轻工;②政策驱动+产能减压的化纤、化学原料;③受益于资产端和负债端改善的保险;④顺周期属性较强且景气度趋势回升的港股大众消费。

风险提示

1)政策成效不及预期;2)海外需求不及预期。

来源:华泰证券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