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激增800%!这类芯片爆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6/17周一

4858字浏览4分钟

芯闻头条

1、SK海力士大幅扩产第5代1b DRAM,以应对HBM及DDR5需求增加

The Elec 6月17日讯,据业内人士透露,SK海力士正在扩产其第5代1b DRAM,以应对HBM及DDR5 DRAM需求增加。SK海力士已向多家设备公司下订单。通过这项投资,SK海力士的1b DRAM产能预计将从第一季度的每月1万片晶圆增加到年底的每月9万片,增幅达800%,且这一目标较去年年末给出的7万片目标高出近三成。SK海力士还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将1b DRAM产量增加到14万至15万片,是今年一季度产能的14-15倍,最高较今年年末产能目标增超65%

“如果SK海力士的销量要求100%,生产或投资部门只接受70-80%”,业内人士表示,“我们非常谨慎。”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设备订单数量的增长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除此之外,SK海力士之前在4月决定,将忠清北道清水市M15X厂作为下一代DRAM生产基地,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明年11月左右竣工,预计SK海力士将于明年初开始订购所需装备。

2、消息称台积电计划涨价:3nm或涨超5%,先进封装涨10%-20%

台湾工商时报6月17日讯,据悉,台积电计划涨价。3nm代工价涨幅或在5%以上,先进封装明年年度报价也约有10%-20%涨幅。台积电3nm获苹果英伟达等七大客户产能全包,供不应求,预期订单满至2026年。 还有分析师称,包含3nm、5nm在内的台积电先进制程节点,价格都将调整,3nm订单强劲稼动率满载,5nm在AI需求推动下也将出现类似情形。

此外,据6月13日供应链消息称,高通骁龙8 Gen 4以台积电N3E打造,较上一代报价激增25%,不排除引发后续涨价趋势。但业内也指出,涨价幅度合理,因为相较5nm,3nm每片晶圆成本价格大约就贵了25%,且这一涨幅还未考虑整体投片数量、设计架构等因素。Wccftech同日则指出,涨价的不止高通英伟达苹果AMD也计划提高热门AI硬件的价格

Fabless/IDM

3、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预计到年底将交付4000万片酷睿Ultra处理器

第一财经6月16日消息,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自发布以来,已有800万台设备搭载了酷睿 Ultra 处理器,到2024年底英特尔将交付4000万片酷睿Ultra处理器,其中包括了下一代旗舰处理器Lunar Lake。预计到2028年,AI PC将占PC市场份额的80%。

智能汽车方面,王锐透露,在早先计划进军汽车领域时,英特尔最先将目光聚焦在了欧洲,因为欧洲是老牌的汽车工业发源地。但是随着中国EV厂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客户找到英特尔。她补充道:“在很多方面中国EV厂商的创新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都要快。未来汽车需要的算力越来越强了,以前的解决方案不够了,英特尔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创新的想法。”

4、消息称铠侠结束NAND闪存减产,现有工厂开工率均已恢复至100%

日经亚洲6月17日报道,铠侠已于本月将其位于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和岩手县北上市的两座现有NAND闪存工厂的生产线开工率提升至100%。这也意味着,铠侠结束了从2022年10月开始连续20个月的减产,其NAND闪存生产实现正常化。不过铠侠仍未启动北上市新晶圆厂运营,该新晶圆厂原定于2023年投产。

铠侠此次结束减产的背景是NAND闪存行业已逐渐从此前的低谷中走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这主要源自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和生成式 AI 引起的数据中心需求快速增长,行业整体的转好带动铠侠在连续6个季度的亏损后于上季度重新实现103亿日元(约4.75亿元人民币)盈利。

铠侠财务情况的改善也使得由三家银行组成的贷款银团同意对铠侠即将到期的5400亿日元(约249.25亿元人民币)贷款进行再融资,并提供2100亿日元(约96.93亿元人民币)的新信贷额度。铠侠获得的资金将用于设备更新换代和新晶圆厂建设,提升218层BiCS8 NAND闪存产能。

制造/封测

5、英特尔遭集体诉讼:涉嫌隐瞒晶圆代工部门巨额亏损

IT之家6月16日消息,芯片巨头英特尔正面临一项集体诉讼,原告指控其在今年1月份报告2023年业绩时,没有正确披露其制造部门的亏损情况。诉状指控英特尔夸大了其“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门的增长和利润,该部门在2023年实际上遭受了巨额亏损,产品利润也出现下降,这使得公司及其代工战略的正面表态具有误导性。

据悉,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英特尔采用了其所谓的“内部代工(internal foundry)”模式,旗下产品部门和外部客户可以从英特尔内部独立的“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部门购买制造和封装服务。在此之前,英特尔并未单独报告其制造部门的业绩,只公布了向外部客户销售制造服务的“英特尔代工服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部门的业绩。

2024年4月2日,英特尔全面披露了其部门划分计划后,不得不重新计算了过去几年“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业绩。结果显示,该部门在2023年亏损了约70亿美元,导致英特尔股价暴跌。此外,英特尔还将大约30%的产能外包给台积电等代工芯片制造商,这进一步激怒了投资者。英特尔在2024年第一季度公布其制造部门的业绩,显示“英特尔代工”部门 2024 年第一季度的亏损额为25亿美元,营收为44亿美元。

6、消息称群创与存储龙头厂接触 旗下面板厂或将投入AI封装应用

台湾经济日报6月17日讯,消息人士透露,面板厂群创正与全球三大存储龙头之一(全球三大存储龙头为三星、SK海力士、美光) 接触,拟将旗下台南四厂(5.5代LCD面板厂)投入AI相关的半导体领域,锁定后段封装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群创正通过面板级扇出型封装进军玻璃基板封装业务。

行业动向

7、韩国5月ICT出口同比增31.8%

韩联社6月16日电,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5月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出口额达190.5亿美元,同比增加31.8%。ICT出口额增幅已连续两个月超过30%。得益于人工智能(AI)市场增长和信息技术(IT)设备市场复苏,半导体出口额连续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期,ICT进口额为114.8亿美元,同比增加2.4%。由此,5月ICT贸易收支实现75.7亿美元顺差,规模已超过去年同期(32.4亿美元)的两倍。

8、理想汽车向195名员工授出近260万股受限制股份,平均每人约91.8万元

凤凰科技6月17日消息,理想汽车6月16日公告,根据2019年计划向195名雇员授出合共2,595,05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受限制股份单位授出),代表相同数量的 A 类普通股,占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2%(按一股一票基准)。按照授出日期的A类普通股市价每股73.75港币(约69元人民币),理想汽车向195名雇员授出价值约1.79亿元人民币的受限制股份,平均每人约91.8万元人民币。

图源: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2024 年一季度营收256亿元,市场预期255.8亿元,上年同期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滑38.6%。理想汽车该季度净利润5.911亿元,同比下滑36.7%,环比下滑89.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滑9.7%,环比下滑72.2%。

9、小米2名地区总经理涉贪腐被辞退,其中1人被启动刑事维权

潇湘晨报6月16日讯,近日,小米内部通报的违规违纪案件显示,两名国际业务部地区总经理涉嫌贪腐被辞退,小米已对其中一名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通报信息显示,原国际业务部西欧地区部总经理欧文,虚构外包业务,涉案金额巨大,作辞退处理,公司对其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原国际业务部拉美地区部总经理陈丙旭,向合作商索要巨额贿赂、收受名贵财物、接受奢侈招待等,涉案金额巨大,作辞退处理,没收期权,赔偿公司损失。

据了解,被通报的两位高管曾经是小米海外业务的中坚力量。2019年9月,小米在架构调整过程中,任命欧文为西欧地区部总经理,陈丙旭被任命为东欧区总经理,后来陈丙旭调任拉美地区部总经理。其所负责的欧洲、拉美也是小米海外业务的重要市场。根据小米2024年一季报显示,小米中国大陆境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5.4%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50.2%,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印度及欧洲。

10、日本增长最快独角兽即将诞生:人工智能公司Sakana AI成立一年后估值1800亿日元

朝日新闻6月17日报道,日本生成式 AI 初创公司Sakana AI即将获得一笔新的重大投资,这将使该公司估值达到约1800亿日元(约83亿元人民币)。在全球AI投资大潮的推动下,这意味着日本将诞生一家新的“独角兽”企业。

报道称,去年7月,谷歌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东京成立了Sakana AI公司,该公司对生成文本和图像的AI基本模型进行了研究,其具有将现有模型相互交叉的“开创性”技术,从而创建出高性能的AI模型。Sakana AI的主要投资者包括曾对OpenAI等公司进行了初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将协调在本月底之前向Sakana AI投资约200亿日元(约9.23亿元人民币)。据报道,Sakana AI将成为日本增长最快的“独角兽”企业。

11、传塔塔集团洽谈收购Vivo印度子公司多数股权

Moneycontrol 6月16日消息,在印度政府的持续打压之下,vivo印度子公司正在与塔塔集团(Tata)洽谈收购多数股份事宜,以满足印度政府的运营本土化要求。有消息人士表示,洽谈已进入后期阶段,vivo印度公司希望塔塔集团提高收购价格。报道称,由于印度手机市场已被中国手机品牌支配,印度政府希望新的举措可增加印度企业在印度手机市场的影响力。因此印度政府要求塔塔集团持有vivo印度公司至少51%的股份,同时要求收购后的合资公司由当地企业主导,经销网也要本土化。

自2022年以来,vivo、小米、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业务受到《外汇管理法》、《防止洗钱法》等法律的严格审查。vivo也曾因涉嫌违反相关规定,其在印度的多个银行账户和资产被冻结,尽管后来账户冻结被解除,但vivo不得不向印度政府支付高额担保金。

印度政府的这一系列行动被视为扶持本土企业、推动"Made in India"战略的一部分,然而,对于vivo等中国品牌来说,这无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交易达成,vivo India将成为塔塔集团在电子制造业领域扩张的一部分,这将对vivo在印度乃至全球市场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股市芯情

12、中美半导体股市概况

海通半导体(BI801081)指数

海通半导体(BI801081)指数今日(6月17日)收盘指数为4529.58,涨幅为1.71%,总成交额达618.35亿。其中上涨122家,平盘1家,下跌33家。

图片来源:海通e海通财

半导体最大涨幅TOP5

半导体最大跌幅TOP5

图片来源:海通e海通财

美股半导体指数ETF(SOXX.US)

腾讯自选股数据显示,6月14日美股半导体指数ETF(SOXX.US)收盘价格为252.04美元,跌幅为0.36%,总成交量达256.76万股。

图片来源:腾讯自选股

资料来源于经济日报、韩联社、财联社、彭博社、每日经济新闻、路透社、网易科技、新浪科技、搜狐网、BusinessKorea、东方财富网、海通e海通财、腾讯自选股等,由《今日芯闻》汇总整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编辑|Valencia

责编|Cleo

-END-

今日芯闻

服务内容

广告投放 | 政府招商 | 产业报告

投融资 | 专家咨询 | 人才服务 | 论坛策划

推荐阅读

安徽这个城市,要批量“制造”半导体IPO

黄仁勋带飞“英链”

千家电子企业,竞相涌向上海!

芯片巨头将裁员1000人!

这类芯片,迎来供需失衡“超级周期”

美国人拆了辆比亚迪电车后,彻底破防了

推荐关注

你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当成喜欢